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书文

作品数:19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政治法律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社会保险
  • 4篇社会整合
  • 4篇保险
  • 3篇社会保险法
  • 3篇社会法
  • 3篇宪法
  • 3篇宪法解释
  • 3篇公民
  • 3篇法解释
  • 3篇保险法
  • 2篇单位制
  • 2篇意志
  • 2篇社会
  • 2篇社会保障
  • 2篇社会整合功能
  • 2篇司法
  • 2篇司法化
  • 2篇权力
  • 2篇宪法司法
  • 2篇宪法司法化

机构

  • 13篇西北师范大学
  • 8篇西南政法大学

作者

  • 19篇赵书文

传媒

  • 2篇甘肃理论学刊
  • 2篇社会中的法理
  • 1篇山西师大学报...
  • 1篇云南大学学报...
  • 1篇河北法学
  • 1篇甘肃政法学院...
  • 1篇湖北民族学院...
  • 1篇淮南师范学院...
  • 1篇南京航空航天...
  • 1篇西北成人教育...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沈阳工程学院...
  • 1篇河南工程学院...
  • 1篇西部法学评论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4
  • 1篇2013
  • 7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7
  • 2篇2005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公民身份与养老保障的平等——以单位制变迁为视角
单位制是社会主义中国在计划经济时期一种独特的社会资源再分配制度,在单位制时期,社会成员的身份基本被划分为干部、工人和农民。在这三类不同身份群体之间形成了身份区隔,他们的养老保障因身份不同而呈现出明显的不平等,干部和工人作...
赵书文
关键词:公民身份养老保障社会保险法
文献传递
国家意志下的中国社会法
2011年
一、问题的缘起市场经济作为当下中国社会最主要的利益调整机制,使得原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社会阶层分化加剧,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许多社会成员并未从改革发展中受益,相反却被边缘化了,生活质量不断下降,有些甚至连最基本的生存都无法保障,这些都会在他们内心产生一种挫败感,被剥夺感。在一定时期内,社会财富的总量是一定的,对社会财富的分配绝对是一个'零和游戏',当这些社会成员未能从改革发展中获益时,便自然产生一种不满,这种对社会的不满情绪已经引发了许多社会冲突和矛盾,影响了社会的稳定.
赵书文
关键词:财富社会
社会法之社会整合路线图——以中国语境中的社会法为视角
2011年
中国和西方国家不同语境下对社会法的解读是不同的,西方国家的现代化过程是自发的、内生的,经历了200多年的发展,其当下国内、国际的环境和中国已经大不相同,并且由于"自由主义"思想和"税收政府"等文化传统、价值观的影响,所以对西方国家社会法的解读是一种"没有国家观"的法律解读,国家意图通过用保障民生的社会法来实现社会整合的"国家意志"是不存在的,这一点恰恰和中国相反。在中国语境下,对涉及民生的社会法的解读应当读出隐含于其背后的国家整合社会的"国家意志",社会法的社会整合路线图有其存在的逻辑和事实基础,而西方国家却不存在。所以,对中国社会法的解读不能仅仅停留于公民权利的谱系分析,否则,对社会法的理解就存在偏颇和肤浅。
赵书文
关键词:社会法社会整合国家意志
制度崇拜论之批判中的人与制度被引量:2
2010年
当下,人们不断地强调制度的重要性,于是"制度崇拜论"便应运而生了,然而"制度崇拜论"却走向了极端,其忽略了制度中人的因素,由此造成了一些危害。虽然制度本身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我们在现代化过程中客观地看待正式制度的作用的同时,也应该重视制度对于人的依赖,只有同时对人与制度并重才能真正体现制度的价值。
赵书文
“一带一路”视角下的中国经济宪制相关问题研究
2019年
文中所使用的“宪制”的含义,是一个国家/民族/政治实体为了应对生存和竞争压力而形成的状态和秩序。而经济宪制,就是上述主体在应对压力时形成的经济系统方面的状态和秩序。“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背景和面对的问题,是经济全球化的扩张及其带来的冲击。因此应对全球化冲击带来的压力就是“一带一路”倡议所承载的最根本的宪制任务。就我国而言,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社会的“新主要矛盾”,借助“一带一路”倡议实现缩小中国区域间的发展差异,改善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结构,使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国家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就是该战略的宪制目标。而其中的关键,就是使中国西北地区发挥出连接中国和亚欧大陆枢纽的作用。该战略对于国际社会的宪制任务,关键就在于构建一套由文化、经济、政治三个子系统组成,随着环境和时代的变迁,三个子系统可以自发调节自身的同时还可以相互调节的国际间“超稳定结构”。只有国内、国际的宪制目标都完成,“一带一路”倡议才能真正实现其应对全球化冲击的宪制任务。
赵书文张振波
关键词:宪制枢纽
宪法司法化话语范式的转变——宏大话语到宪法解释
本文是对宪法司法化话语范式的反思,在讨论宪法司法化的过程中,   “宏大话语范式”忽略了宪法本身在这场讨论中应有的话语主导权,而仅仅是以党的政策和西方国家的经典理论为依据进行论证。笔者在本文中并不反对运用党的政策和西方...
赵书文
关键词:宪法司法化
文献传递
权力祭坛上被释放的身体——评当代中国刑罚制度
2007年
本文以身体———权力为主线,以历史比较的方法叙述了身体在人类历史上的受难和它在当代中国的处境及其与权力之间的关系。人类社会从身份走向契约,身体从权力的祭坛之上被释放,其自身的尊严得到了维护。刑罚的惩罚虽然对身体依然附着了苦痛,但这毕竟不是其所追求的目标。这是身体的喜剧,是人的尊严的回归。
赵书文
关键词:身体权力刑罚惩罚
民族—国家的叙述结构——评《甘肃省村务公开条例》
2007年
文章以民族-国家为叙述背景,并以前民族-国家时期的乡村社会为参照,对《甘肃省村务公开条例》进行评价。以现代国际政治格局中民族共同体的生存诉求为核心思想对《甘肃省村务公开条例》进行解读,并以外在视角分析了《甘肃省村务公开条例》中所体现的民族国家的政治诉求。
赵书文
关键词:民族-国家公民村务公开乡村村民
单位制变迁中社会保障的均等化研究——以公民身份为视角
2013年
公民身份的核心是公民的权利,社会保障领域中公民身份的构建不仅意味着要实现人人拥有社会保障,而且还应当是人人平等地拥有社会保障。在单位制变迁过程中,公民身份一直关涉着社会保障的平等性,国家有责任使得全体公民平等的享有社会保障。在单位制和后单位制时期,公民身份构建一度因为功利因素的考量而停滞,社会保险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公民身份的构建,然而,在公民身份的构建方面,这部法律依然有先天的不足和局限。
赵书文
关键词:单位制公民身份社会保障社会保险
宪法权威的生成之道:宪法解释
2012年
在中国,宪法更多的是从政治意义上被阐释的,许多与宪法相关的问题往往要从宪法之外去寻找宏大的理论话语。然而,这种方式会销蚀宪法的至上权威。因此,欲建立宪法的至上权威,就必须从宪法解释入手,通过以宪法文本为根据的宪法解释解决宪法的相关问题,这才是宪法权威的真正生成之道。
赵书文
关键词:宪法文本宪法权威宪法解释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