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康健 作品数:12 被引量:25 H指数:3 供职机构: 昆明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云南省科技厅-昆明医学院应用基础研究联合专项资金项目 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RNA干扰维生素D受体基因表达对HK-2细胞中钠/二羧酸协同转运蛋白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细胞水平上检测干扰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基因表达对钠/二羧酸协同转运蛋白1(Na(+)-dicarboxylate cotransporter,NaDC)在HK-2细胞中的表达的影响,探讨VDR与NaDC1在尿枸橼酸调控中的关系。方法设计6条VDR基因的siRNA,用脂质体法转染人肾近曲小管上皮HK-2细胞株,通过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HK-2细胞VDR m 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筛选有效的siRNA,用以转染HK-2细胞株,通过qPCR和WB检测细胞株中NaDC1 m 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siRNA-2、siRNA-3和siRNA-4能够显著降低VDR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P<0.05),用以后续实验发现siRNA-2、siRNA-3和siRNA-4组NaDC1的m 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HK-2细胞中,在一定表达水平范围内,VDR调控NaDC1的表达,两者表达水平呈正相关。由于VDR的表达上调引起了NaDC1的表达也相应上调,从而使NaDC1的转运活性增加,尿枸橼酸在肾近曲小管的重吸收也增加,表现为低枸橼酸尿症。 郭东群 李颢 李康健 申吉泓 张白羽 柯坤彬 罗钰辉关键词:RNA干扰 VDR和GLi1在前列腺癌细胞PC-3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初步探讨慢病毒携带sh RNA-VDR载体干扰前列腺癌PC-3细胞中VDR基因对GLi1的影响。方法依照PC-3细胞的培养条件培养细胞;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和免疫细胞化学SP法检测PC-3细胞中VDR、GLi1两个基因表达情况;对PC-3细胞病毒侵染进行效率评价;运用RT-PCR法检测PC-3细胞VDR基因干扰效果及Gli1转录水平改变情况。结果细胞培养:拍照记录细胞状态:PC-3细胞生长状态良好,以4 d为1周期进行传代;荧光定量PCR法和免疫细胞化学SP法显示VDR、GLi1均在PC-3细胞中表达;慢病毒侵染效率显示为按照1∶10的比例向PC-3细胞加入LV3-NC慢病毒时,细胞侵染效率最好,约为95%左右;RT-PCR显示:VDR-sh RNA慢病毒成功干扰VDR表达,在VDR-sh RNA慢病毒转染72 h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VDR基因转录水平下降85%(P<0.05),同时实验组GLi1基因转录水平与对照组相比上升9%(P<0.05);而当转染96 h后实验组VDR基因转录水平与对照组相比下降99%(沉默),同时实验组GLi1基因转录水平与对照组相比上升248%(P<0.05)。结论所培养的PC-3细胞状态较好;VDR和GLi1基因在PC-3细胞中均表达;慢病毒按照1∶10的比例侵染PC-3效率最高;当VDR被干扰后GLi1表达增高,因而在前列腺癌细胞中维生素D可抑制Hh信号通路可致GLi1表达下调。 张远东 赵晖 申吉泓 刘孝东 李康健 官润云关键词:PC-3细胞 GLI1蛋白 基因干扰 靶向沉默维生素D受体基因对前列腺癌细胞迁移及侵袭性的影响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小干扰RNA靶向沉默维生素D受体(VDR)对前列腺癌PC-3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构建VDR-shRNA慢病毒载体,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法分别检测VDR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通过细胞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小室检测VDR被沉默后的PC-3细胞迁移能力和侵袭性的变化。结果:VDR-shRNA质粒显著干扰VDR表达,并成功筛选VDR-shRNA干扰稳定的细胞株;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划痕愈合率VDR干扰组为59%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73.6%和LV3阴性对照组的77.8%,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空白对照组和LV3阴性对照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Transwell小室实验显示VDR干扰组透膜细胞数量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和LV3阴性对照组约为50%,细胞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空白对照组和LV3阴性对照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VDR干扰组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细胞。结论:VDR基因表达水平能影响前列腺癌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能力,VDR低表达可致前列腺癌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下降。 张远东 赵晖 李康健 官润云关键词:PC-3细胞 维生素D受体 基因干扰 凝血因子Ⅶ与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腹主动脉旁副神经节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2019年 目的探讨先天性凝血因子Ⅶ缺乏合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腹主动脉旁副神经节瘤诊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此病的病例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先天性凝血因子Ⅶ缺乏合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腹主动脉旁副神经节瘤病人的围手术期管理很关键,甚至比手术本身更重要,需予以足够时长的扩容,并予以适当的凝血因子替代治疗,且避免氧化性药物的使用。此例病人围术期管理良好,术后效果极佳。结论此类疾病罕见,手术为首选的治疗方式,需要完善全面的围术期准备,才能降低风险,成功手术。 罗韬 桂绍涛 赵晖 官润云 顾鹏 李康健 卿亮亮关键词:G6PD缺乏 嗜铬细胞瘤 副神经节瘤 云南省彝族人群SRD5A2基因多态性与前列腺癌的相关性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云南省彝族人群中睾酮5-α还原酶Ⅱ(SRD5A2)基因rs523349(V89L)、rs9282858(A49T)和TA重复序列多态性与前列腺癌的相关性。方法通过Sanger测序法对122例云南彝族前列腺患者和135例云南彝族非前列腺癌健康男性SRD5A2基因rs523349(V89L)、rs9282858(A49T)和TA重复序列多态性进行检测,并分析其与前列腺癌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云南彝族前列腺癌组和对照组中均未发现SRD5A2基因rs9282858位点的AA基因型。两组间SRD5A2基因rs523349和rs9282858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TA重复序列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前列腺癌组中含有(TA)9等位基因的基因型[(TA)0(TA)9+(TA)9(TA)9]较对照组多见(P=0.033)。与携带(TA)0等位基因者相比,携带(TA)9等位基因者患前列腺癌的风险明显增高(OR=2.181,95%CI:1.111~4.281,P=0.021)。结论云南彝族人群中SRD5A2基因TA重复序列多态性与前列腺癌发病危险相关,可作为前列腺癌的基因危险因素,来确定高危人群。 罗钰辉 李康健 官润云 申吉泓 刘孝东 李颢关键词:前列腺癌 多态性 云南彝族 云南白族人群特发性低枸橼酸尿症与维生素D受体基因rs2228570和rs1544410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关系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 探讨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rs2228570和rs1544410与云南白族人群特发性低枸橼酸尿症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筛选云南白族160例特发性低枸橼酸尿症患者和96例尿枸橼酸含量正常者为对照组,通过Sanger测序法检测VDR基因SNP位点rs2228570和rs1544410,并分析其与云南白族特发性低枸橼酸尿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60例云南白族含钙肾结石特发性低枸橼酸尿症患者的尿枸橼酸含量平均为(239.48±39.66) mg/24 h,96例云南白族尿枸橼酸值正常者的尿枸橼酸含量平均为(591.75±128.33) mg/24 h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VDR基因SNP位点的基因型哈迪温伯格平衡检测中,两个位点的实际频数与预计频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云南白族特发性低枸橼酸尿症患者组与对照组之间,VDR基因SNP位点rs2228570各基因型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rs2228570的TT型较对照组多见.在两组受检者的24h尿枸橼酸含量中,rs2228570的TT者为(375.91±205.03)mg/24 h,明显低于rs2228570的CC、CT基因型者[(516.67 ±203.02)、(494.55±200.95) mg/24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云南白族特发性低枸橼酸尿症与VDR基因位点rs2228570的SNP间存在遗传相关性,VDR基因位点rs2228570的TT的基因型有望成为云南白族特发性低枸橼酸尿症的遗传标志基因. 李颢 李康健 罗钰辉 申吉泓 刘孝东 莫茵关键词:维生素D受体 单核苷酸多态性 VDR和NaDC1在HK-2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低枸橼酸尿症的意义 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和二羧酸转运蛋白1(sodium-dicarboxylate cotransporter protein 1,Na DC1)在人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HK-2 cells,HK-2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低枸橼酸尿症的意义.方法按照HK-2细胞培养的条件培养细胞,采用流式细胞学检测所培养的HK-2细胞的细胞凋亡,免疫细胞化学SP法检测VDR和Na DC1在HK-2细胞中的表达.结果细胞培养:拍照记录细胞状态;流式细胞学:1号至4号流式管HK-2细胞凋亡率分别为6.87%,6.80%,8.31%,4.274%;免疫细胞化学:Na DC1在HK-2细胞中表达,胞膜染色.Na DC1的阴性对照,胞膜未染色.Na DC1的阳性对照,在人胚肾293细胞(human embryonic kidney 293 cells,HEK293 cells)胞膜表达,胞膜染色.VDR在HK-2细胞中表达,核膜染色.VDR的阴性对照,核膜未染色.VDR的阳性对照,在人肺癌细胞系A549核膜表达,核膜染色.结论所培养的HK-2细胞的细胞凋亡率比较低,细胞状态较好.VDR和Na DC1分别在HK-2细胞核膜和胞膜表达.VDR和Na DC1都与低枸橼酸尿症的发生发展有关,推测VDR可能参与调控Na DC1活性或表达. 李康健 莫茵 申吉泓 罗钰辉 刘孝东 李颢关键词:HK-2细胞 维生素D受体 维生素D受体基因SNP位点rs7975232和rs731236与云南彝族人群特发性低枸橼酸尿症的关系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rs7975232和rs731236与云南彝族人群特发性低枸橼酸尿症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筛选云南彝族180例特发性低枸橼酸尿症患者和108例尿枸橼酸水平正常者为对照组,通过Sanger测序法检测VDR基因SNP位点rs7975232和rs731236,并分析其与云南彝族特发性低枸橼酸尿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云南彝族特发性低枸橼酸尿症患者组与对照组之间,VDR基因SNP位点rs7975232基因型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特发性低枸橼酸尿症患者组中rs7975232的AA型较对照组多见,VDR基因位点rs731236基因型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组受检者的24 h尿枸橼酸含量中,rs7975232的AA基因型为(372.92±195.03)mg/24 h,明显低于rs7975232的CC、CA基因型者[(515.47±195.02)、(494.85±191.95)mg/24 h,P<0.05]。结论云南彝族特发性低枸橼酸尿症与VDR基因位点rs7975232的SNP间存在遗传相关性,VDR基因位点rs7975232的AA的基因型有望成为云南彝族特发性低枸橼酸尿症的遗传标志基因。 李康健 莫茵 申吉泓 刘孝东 罗钰辉 李颢关键词:云南彝族 维生素D受体 小干扰RNA沉默HK-2细胞VDR及其对低枸橼酸尿症的意义 2017年 目的筛选有效沉默人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HK-2 cells,HK-2细胞)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基因的小干扰核糖核酸(small interfering ribonucleic acid,si RNA)及其对低枸橼酸尿症的意义.方法培养HK-2细胞,设计4条VDR-si RNA,利用包装的慢病毒侵染所培养的HK-2细胞,利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WB)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沉默VDR基因的HK-2细胞中VDR蛋白质和VDR-m 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si RNA 1(6120)能显著抑制HK-2细胞中VDR的表达,获得了VDR-si RNA 1(6120)稳定细胞株.结论 VDR-si RNA 1(6120)能有效沉默HK-2细胞中VDR的表达,可以进行下一步沉默VDR表达后检测Na(+)-二羧酸转运子[Na(+)-dicarboxylate cotransporter1,Na DC1]表达情况. 李康健 罗钰辉 莫茵 申吉泓 刘孝东 李颢关键词:HK-2细胞 小干扰核糖核酸 云南白族人群特发性低枸橼酸尿症与VDR基因SNP的关联研究及VDR和NaDC1在HK-2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云南白族人群特发性低枸橼酸尿症与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 VDR)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位点rs7975232、... 李康健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