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5日
星期六
|
欢迎来到营口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红
作品数:
5
被引量:19
H指数:2
供职机构:
青岛医学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牛膺筠
青岛医学院
孙为荣
青岛医学院
纪建中
青岛医学院
赵桂秋
青岛医学院
程丹富
青岛医学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5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5篇
医药卫生
主题
3篇
肿瘤
2篇
体内注射
2篇
内注射
2篇
注射
2篇
网膜
2篇
误诊
2篇
先锋霉素
2篇
脉络膜
2篇
脉络膜肿瘤
2篇
黑色素
2篇
黑色素瘤
2篇
玻璃体
2篇
玻璃体内
2篇
玻璃体内注射
1篇
眼内
1篇
眼内炎
1篇
眼肿
1篇
眼肿瘤
1篇
视网膜
1篇
视网膜脱离
机构
5篇
青岛医学院
作者
5篇
牛膺筠
5篇
林红
3篇
纪建中
3篇
孙为荣
2篇
周占宇
2篇
程丹富
2篇
赵桂秋
1篇
徐洪春
1篇
赵洁
传媒
2篇
中华眼科杂志
1篇
临床眼科杂志
1篇
中华眼底病杂...
1篇
青岛医学院学...
年份
3篇
1997
2篇
1996
共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脉络膜转移癌四例
被引量:2
1997年
脉络膜转移癌四例牛膺筠纪建中林红孙为荣脉络膜转移癌临床上比较少见,我院眼科病理研究室自1982~1992年共收治4例,现分析报告如下。例1男,67岁。左眼红、痛,伴头痛、恶心10天,于1984年5月11日就诊。体检未见异常。眼部检查:右眼未见异常。左...
牛膺筠
纪建中
林红
孙为荣
关键词:
眼肿瘤
脉络膜肿瘤
病理学
视网膜脱离误诊为脉络膜黑色素瘤病例分析
被引量:1
1996年
对临床诊断为脉络膜黑色素瘤经组织病理学检查为视网膜脱离的7例病例进行分析,其中伴视网膜下出血并机化组织形成者3例,伴脉络膜脱离、脉络膜上腔出血2例,伴玻璃体积血4例,色素上皮下血肿形成1例,对7例误诊的原因做了分析,对如何诊断和鉴别诊断提出看法.
牛膺筠
赵桂秋
孙为荣
林红
徐洪春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
误诊
黑色素瘤
脉络膜肿瘤
玻璃体内注射先锋霉素Ⅵ视网膜酶组织化学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997年
目的:研究先锋霉素Ⅵ玻璃体腔内注射的安全剂量。方法:不同浓度的先锋霉素Ⅵ(100、200、250、300、400μg)注入不同组别的兔眼玻璃体腔内,以酶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注射后不同时间(1、3、7天)视网膜能量代谢酶琥珀酸脱氢酶(succinicdehydrogenase,SDH)和乳酸脱氢酶(lacticdehydrogenase,LDH)活性的变化并观察视网膜的组织结构及超微结构损害。结果:随用药剂量增大,视网膜内SDH、LDH活性均逐渐降低;各剂量组活性分别于术后3天和术后1天降至最低,然后开始恢复,至术后7天100、200μg组恢复至正常,其余剂量组仍低于正常。100、200μg剂量组视网膜内仅出现水肿,而250、300、400μg组均出现细胞变性坏死、杆锥体脱失等改变。结论:先锋霉素Ⅵ玻璃体腔内注射的安全剂量为200μg。
牛膺筠
周占宇
纪建中
林红
程丹富
杨文毅
关键词:
头孢拉定
酶学
玻璃体
组织化学
玻璃体内注射先锋霉素Ⅵ对视网膜酶组织化学影响
1997年
①目的探讨先锋霉素Ⅵ玻璃体腔内注射的安全剂量。②方法以不同浓度的先锋霉素Ⅵ(100,200,250,300,400μg)行兔眼玻璃体腔内注射,用酶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注射后不同时间(1,3,7d)视网膜琥珀酸脱氢酶(SDH)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的变化,并观察对视网膜组织结构及超微结构的影响。③结果随用药剂量增大,视网膜内SDH与LDH活性均逐渐降低;各剂量组视网膜内SDH与LDH活性分别于术后3d和1d降至最低,然后开始恢复,至手术7d后100和200μg组恢复至正常,其余剂量组仍低于正常。组织学检查显示100和200μg剂量组视网膜出现水肿,其余剂量组均出现细胞变性坏死、杆锥体脱失等改变。④结论先锋霉素Ⅵ玻璃体腔内注射的安全剂量为200μg.
牛膺筠
周占宇
纪建中
林红
程丹富
杨文意
关键词:
玻璃体
眼内炎
全文增补中
葡萄膜黑色素瘤误诊分析
被引量:12
1996年
目的研究葡萄膜黑色素瘤误诊的原因。方法对临床诊断的18例葡萄膜黑色素瘤进行临床及组织病理学误诊分析。结果临床误诊的主要原因是部分病例屈光间质混浊,致眼底无法检查;眼科医师临床经验不足和对病史的忽略。脉络膜上腔积血,视网膜下和色素上皮下出血、机化及瘢痕组织的形成是造成部分病例误诊的组织学基础。结论对有条件的病例采取术前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和肿瘤局部切除术非常必要。
牛膺筠
赵桂秋
孙为荣
林红
徐洪春
赵洁
关键词:
葡萄膜肿瘤
黑素瘤
误诊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