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2日
星期三
|
欢迎来到营口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云霞
作品数:
3
被引量:2
H指数:1
供职机构:
河南医科大学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张菊娥
河南医科大学
张翠英
郑州铁路局
崔景彬
河南医科大学
张国太
河南省武陟县社会保险医院
陈宗德
河南医科大学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3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3篇
医药卫生
主题
3篇
肺癌
3篇
肺癌患者
3篇
癌患者
2篇
血清
1篇
血淋巴
1篇
血淋巴细胞
1篇
血清SOD
1篇
血清超氧化物...
1篇
氧化物歧化酶
1篇
诱导性
1篇
脂质
1篇
同工酶
1篇
同功酶
1篇
歧化酶
1篇
肿瘤
1篇
细胞
1篇
淋巴
1篇
淋巴细胞
1篇
酶活
1篇
酶活力
机构
3篇
河南医科大学
1篇
郑州铁路局
作者
3篇
张翠英
3篇
张菊娥
3篇
范云霞
2篇
崔景彬
1篇
付润芳
1篇
陈宗德
1篇
张国太
传媒
1篇
中国卫生检验...
1篇
河南医科大学...
1篇
河南肿瘤学杂...
年份
1篇
1997
2篇
1996
共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肺癌患者血淋巴细胞多环芳烃羟化酶的诱导性
被引量:1
1996年
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29例肺癌患者和30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培养血淋巴细胞多环芳烃羟化酶(AHH)活性及诱导性。结果发现肺癌患者的血淋巴细胞AHH诱导性(3.78±0.99)与健康人的(2.36±0.79)和肺部良性疾病患者的(2.39±0.74)相比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将诱导性分为高、中、低三种类型,健康人的高、中、低诱导性分别为:9.68%,32.36%和58.06%;肺部良性疾患组分别为:10.00%,43.33%和46.67%,而肺癌组分别为:55.17%,34.48%和10.35%,结果表明肺癌组高、中诱导性的多,低诱导性的少,提示:肺癌的易感性可能与人血淋巴细胞AHH高诱导性有关;检测人血中AHH诱导性将有助于筛选肺癌的易感人群及肺癌的预防。
张菊娥
张翠英
陈宗德
付润芳
范云霞
关键词:
肺肿瘤
淋巴细胞
诱导性
肺癌患者血清SOD同功酶活力及LPO水平检测
被引量:2
1997年
张菊娥
张翠英
张国太
崔景彬
范云霞
关键词:
过氧化脂质
酶活力
肺癌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同工酶活力测定及其意义
1996年
对肺癌患者、肺部良性疾患者及健康人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总活性及其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和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同工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癌变发生,宿主血清总SOD活力逐渐下降,健康组(14.63±2.17Nu/ml)与肺部良性疾患组(14.37±2.23Nu/ml)相比,后者呈下降趋势,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二者与肺癌组(12.85±2.96Nu/ml)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健康组血清CuZn—SOD活性(7.42±1.7Nu/ml)与肺部良性组CuZn—SOD活性(7.09±1.43Nu/ml)相比,后者下降,但二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肺癌组CuZn—SOD活性(6.01±1.46Nu/ml)与健康组和肺部良性组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Mn—SOD活性在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检测人血清SOD及其同工酶活性,将有助于肺癌的诊断及治疗。
张菊娥
张翠英
崔景彬
范云霞
关键词:
超氧化物歧化酶
肺癌
肺部疾患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