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周边剂量相同时不同活度^(125)I粒子植入后不同时间点肿瘤吸收剂量的差异。方法利用计算机三维治疗计划系统(3D-TPS)勾画出边长3.5 cm正方体模拟肿瘤,分别载入^(125)I粒子0.8 m Ci(A组)、0.3 m Ci(B组)并周边分布,处方剂量145 Gy,得出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及100%靶体积吸收剂量(D_(100))、90%靶体积吸收剂量(D_(90))、150%处方剂量覆盖的体积占靶体积百分比(V_(150))、90%处方剂量覆盖的体积占靶体积百分比(V_(90))、最高剂量点等指标。根据^(125)I粒子衰变规律公式,分别计算A、B组粒子植入后1、2、3、4、5、6个月时粒子活度,计算两组粒子植入后各时间点肿瘤实际吸收剂量,比较两组各时间点肿瘤实际吸收剂量、D_(100)、D_(90)、V_(150)、V_(90)、最高剂量点等指标。结果A组、B组粒子植入后1、2、3、4、5、6个月时肿瘤实际吸收剂量均值相同,均为(81.43±46.20)Gy;D_(100)分别为(49.14±34.65)Gy、(38.86±27.43)G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D_(90)均为(64.57±46.20)Gy;V_(150)分别为(7.96±8.62)%、(7.58±10.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8);V_(90)分别为(25.83±35.76)%、(26.16±35.9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66);最高剂量点分别为(798.29±568.07)Gy、(359.29±256.36)G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结论周边剂量相同时^(125)I粒子植入后不同时间点肿瘤吸收剂量相同,粒子活度对肿瘤吸收剂量速率无影响,高活度组粒子靶区内最高剂量点明显高于低活度组,高剂量区持续时间较长于低活度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