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杰
- 作品数:6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333工程”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前列腺穿刺活检前预测Gleason评分≥7风险模型的建立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建立模型于前列腺穿刺活检前预测Gleason评分(GC)≥7的风险。方法:第一阶段,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9月—2013年1月981例经直肠B超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患者的资料,统计分析潜在变量: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游离PSA(free PSA,f PSA),游离/总PSA值(f/t),前列腺体积(prostate volume,PV),PSA密度(PSA density,PSAD),直肠指检(digital rectal examination,DRE)质地及有无结节、B超有无低回声结节或微钙化。用多元Logistic回归后退法建立筛选变量、建立模型。第二阶段,2013年1月—2015年3月,应用所建模型预测410例患者,比较两阶段患者穿刺结果。结果:模型最终引入PSA、DRE质地及有无结节、B超有无低回声结节作为变量,使用该模型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为0.831,明显高于单独使用PSA、f PSA及PSAD(0.803、0.770及0.780)。随后在曲线上寻找最佳截点值为0.87,此时敏感性为90%,特异性为45.8%。当敏感性同为90%时,PSA、f PSA及PSAD特异性分别为37.7%、24.6%和35.2%。模型预测值≥0.87为GS≥7高风险组,反之为低风险组,第一阶段中高风险组GS≥7检出率显著高于低风险组(80.3%vs.35.0%,P<0.001)。第二阶段应用模型辅助后,331例患者最终接受穿刺,GS≥7的检出率与第一阶段相比从71.0%(697/981)提高至79.2%(267/337)(P=0.003)。结论:GS≥7的风险预测模型预测结果较好,能显著提高GS≥7的检出率,并一定程度上减少不必要的前列腺穿刺。
- 郑雨潇徐浩翔李潇黄源吴杰张成成功华立新王增军
- 关键词: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前列腺穿刺活检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直肠超声
- 经直肠前列腺活检的单中心16年回顾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分析前列腺活检技术变化对阳性率的影响,探讨活检阳性患者的流行病学变化,尤其PSA应用后对前列腺癌诊断及危险度分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1999年3月至2015年3月3762例前列腺活检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22-93岁,平均69岁。所有患者均接受经直肠前列腺活检。分析PSA各区间的活检阳性率和并发症,比较手指引导下6针、8针活检法与经直肠超声( TRUS)引导下12+1针活检法的阳性率,总结历年活检阳性患者的PSA、年龄及Gleason评分变化趋势。结果本中心共行前列腺活检3762例,总体阳性率为39.3%。手指引导下6针活检1006例,阳性率为31.0%;8针活检398例,阳性率为36.2%;TRUS引导下12+1针活检2258例,阳性率43.9%,高于手指引导(43.9% vs.32.4%,P<0.001)。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异常组(PSA>4 ng/ml)的阳性率低于直肠指检(DRE)异常组(37.8% vs.57.6%,P<0.001),tPSA异常组的Gleason评分均值也低于DRE异常组(6.88 vs.7.14,P<0.001)。前列腺外周6针的阳性率高于内侧6针(37.5%vs.31.4%,P<0.001),第13针的阳性率高于前12针平均阳性率(70.7% vs.56.6%,P<0.001)。术后发生轻微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1312例(34.9%),肉眼血尿56例(1.5%),直肠出血72例(1.9%),发热63例(1.7%),肝肾功能衰竭及死亡各1例(0.03%,0.03%)。自1999年始,前列腺活检的阳性率逐渐上升。随着tPSA的升高,阳性患者的Gleason评分逐渐升高。近10年低危患者比例从6.5%逐渐上升到15.7%。2009年后因tPSA升高就诊行前列腺活检的患者较2009年以前显著增加(46.7%vs.34.1%, P<0.001)。因tPSA升高就诊行前列腺活检患者的阳性率较以下尿路症状(LUTS)为主诉的患者无明显差异(45.2% vs.43.2%,P�
- 潘永昇成功汪骏李潇张成吴杰郑雨潇黄源秦超王增军华立新
- 关键词:前列腺癌活检前列腺特异抗原流行病学
- 瑞典金宝AK95(S)型血透机电导度的校准
- 血透机电导度探测器的长期使用会使其测量精度降低,其基准值发生严重漂移,再加上反渗机软化水质的优异程度不同引起电导度偏差,透析机每天的消毒、脱钙不彻底,电导度损坏、故障修复后都要对电导度进行校准,否则在病人透析过程中会出现...
- 吴杰秦航
- 关键词:血液透析机
-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经腹途径与经腹膜外途径的比较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比较经腹途径与经腹膜外途径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围手术期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6月—2016年9月53例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经腹途径41例,年龄56~80岁,平均70岁;经腹膜外途径12例,年龄59~78岁,平均68岁。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结果:53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者。比较经腹和经腹膜外两组年龄[(70.4±6.0)岁vs.(68.3±6.8)岁]、BMI[(23.7±2.5)kg/m^2vs.(24.1±3.2)kg/m^2]、术前PSA[(22.2±21.6)ng/mL vs.(14.9±9.0)ng/mL]、Gleason评分[(7.5±0.7)分vs.(7.3±0.7)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腹组和经腹膜外组的总手术时间[(223.4±26.8)min vs.(186.5±16.6)min]、装机时间[(23.6±4.9)min vs.(27.9±5.5)min]、术后肠道恢复排气时间[(2.4±0.6)d vs.(1.9±0.6)d]、术后肠道恢复排便时间[(3.6±0.5)d vs.(3.2±0.6)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双侧盆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经腹途径比较,经腹膜外途径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手术时间短,术后肠道恢复时间快,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双侧盆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等方面无明显差异。
- 吴杰成功曹强张成郑雨潇徐浩翔华立新
- 关键词:机器人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前列腺癌
- 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12+1针穿刺活检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9
- 2017年
-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transrectal ultrasound,TRUS)引导前列腺系统12+1针穿刺活检与外周带6针穿刺活检前列腺癌检出率(prostate cancer detection rate,PCDR)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7月至2012年6月我院2 707例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54~92岁,平均69岁。PSA0.02~158.56 ng/ml,平均16.97 ng/ml,其中0~4.00、4.01~10.00、10.01~20.00、20.01~30.00、〉30.00 ng/ml组的患者例数分别为161、826、827、312、581例。前列腺体积14.1~82.6 cm3,平均47.9 cm3。2009年7月前的1 603例为手指引导下6针穿刺活检,此后的1 104例行TRUS引导12+1针穿刺活检。2012年3月后有60例穿刺前行前列腺MRI检查。12+1针穿刺针分布为中央区和外周带各6针,第13针定位于TRUS检查低回声区或MRI检查异常信号区。以PSA统计数据四分位数30 ng/ml和前列腺体积统计数据四分位数46 cm3为界限,计算患者中央区6针、外周带6针、系统12针和12+1针的PCDR,以及第13针与前12针PCDR的差异。比较阳性组与阴性组的临床特点差异。结果本研究2 707例中,穿刺阳性组979例(36.2%),阴性组1 728例(63.8%)。阳性组与阴性组在年龄[(71.7±7.1)岁与(68.3±8.1)岁,P=0.008]、前列腺体积[(41.3±22.9)cm3与(52.3±29.3)cm3,P〈0.001]、PSA[(42.34±28.57)ng/ml与(11.45±16.28)ng/ml,P〈0.001]、fPSA[(8.5±36.4)ng/ml与(2.3±3.4)ng/ml,P〈0.001]、f/t值[(0.12±0.07)与(0.17±0.10),P〈0.001]、PSA密度[(2.04±9.36)与(0.32±0.42),P〈0.001]、直肠指检阳性率[72.0%(522/725)与23.1%(457/1 982), P〈0.001]、B超检查回声不均比率[41.1%(695/1 693)与28.0%(284/1 014), P〈0.001]、存在低回声区域比率[64.3%(695/1 081 )与17.5%(284/1 626), P〈0.001]、存在微钙化灶比率[56.8%( 586/1 032)与23.5%(393/1 675), P〈0.001]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1针穿刺的PCDR显�
- 郑雨潇张成吴杰黄源成功华立新
- 关键词:前列腺活检经直肠超声核磁共振成像
- 长链非编码RNA PCAT4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前列腺癌相关转录因子4(prostate cancer associated transcript 4,PCAT4)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real-time PCR(RT-PCR)分别检测48例前列腺癌组织及其对应癌旁组织、人前列腺癌细胞PC3、22RV1和前列腺正常肌成纤维基质细胞WPMY-1中PCAT4的相对表达量;分析前列腺组织PCAT4的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RNA干扰技术、CCK-8法和迁移实验检测PCAT4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前列腺癌组织与癌旁组织PCAT4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6.15±1.58和1.77±0.65,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前列腺癌PC3、22RV1细胞PCAT4的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前列腺正常肌成纤维基质细胞WPMY-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组织中PCAT4高表达30例,低表达18例。前列腺癌组织PCAT4表达水平与患者Gleason评分、T分期相关(P均<0.05),与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和多发病灶等均无相关性(P均>0.05)。前列腺癌22RV1细胞转染PCAT4小干扰si RNA后,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明显减弱(P均<0.05)。结论:PCAT4在前列腺癌中呈相对高表达,可能通过影响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促进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可作为潜在的前列腺癌诊断新指标和治疗新靶点。
- 张成秦超吴杰成功华立新
- 关键词:前列腺癌长链非编码R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