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晨曦

作品数:6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北京市科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稳定性分析
  • 1篇地面沉降
  • 1篇地下水
  • 1篇地下水开采
  • 1篇地质
  • 1篇地质灾害
  • 1篇地质灾害防治
  • 1篇岩带
  • 1篇影响因素
  • 1篇灾害防治
  • 1篇三维激光扫描
  • 1篇施工质量控制...
  • 1篇土洞
  • 1篇浅层地温能
  • 1篇斜坡
  • 1篇滑坡
  • 1篇环境影响
  • 1篇监理
  • 1篇防护网
  • 1篇负影响

机构

  • 6篇北京市水文地...

作者

  • 6篇刘明坤
  • 6篇赵晨曦
  • 5篇刘建凯
  • 4篇陈柘舟
  • 4篇杨艳锋
  • 1篇寇文杰
  • 1篇王荣
  • 1篇田芳
  • 1篇罗勇

传媒

  • 5篇城市地质
  • 1篇测绘通报

年份

  • 3篇2018
  • 3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主动柔性防护网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及监理措施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主动柔性防护网系统具有布置灵活、防护强度高、施工便捷环保、后期养护费低等优点,在崩塌隐患和危岩治理中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支挡工程,成为一种主要的防治措施,现行的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实施办法中,对主动防护网施工没有明确的质量检查方法与验收标准。在介绍主动防护网的基本构成与防护模式的基础上,根据其防护特点结合相关规范,从工程监理角度分析了主动柔性防护网构件质量控制要点与施工安装质量控制要点及监理措施,并结合工程实例说明了监理措施的有效性。
陈柘舟刘明坤赵晨曦柴利杰刘建凯杨艳锋常思源
关键词:防护网地质灾害防治监理
三维激光扫描在滑坡灾害变形中的监测应用被引量:9
2016年
针对滑坡灾害变形,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采用非接触测量方式对效应靶形变量进行测量,以监测滑坡体的位移量。结果表明,三维激光扫描仪可以对滑坡体变形进行有效监测,滑坡体在强降雨下土层饱和后的变形量精度达到毫米级。
刘明坤段奇三赵晨曦杨艳锋
关键词:滑坡三维激光扫描
房山贾峪口土洞崩塌危岩带特征及稳定性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贾峪口土洞崩塌灾害隐患点位于房山区佛子庄乡贾峪口村北侧,坡顶处存在两条近东西走向的危岩带,坡顶及坡面处植被发育较好,坡顶处未发现明显后缘裂缝,整体稳定性较好,但危岩带内大面积基岩裸露,受雨水冲刷及差异风化等作用影响,表面较为破碎,呈块状、碎裂状,岩腔、裂隙发育。通过勘查掌握了该危岩带及危岩体的基本特征,分析了其主要破坏方式及危岩的运动特征,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结果表明,危岩带及危岩体在暴雨、地震等工况条件下处于不稳定状态,具有发生崩塌灾害的隐患。针对危岩带的特点,提出危岩清削+主动防护网+被动防护网的治理措施,较为有效地解除了该区域的安全隐患。
赵晨曦刘明坤柴利杰陈柘舟杨艳锋刘建凯常思源
关键词:土洞崩塌稳定性分析
房山典型不稳定斜坡影响因素及稳定性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本文在现场调查、综合地质测绘的基础上,对不稳定斜坡的形成因素进行了分析。不稳定斜坡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地形条件、工程地质条件、降水条件、地震活动及人类工程活动等。采用区域类比法对不稳定斜坡稳定性进行了定性分析,运用理正软件对稳定性进行定量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不稳定斜坡在天然工况下处于稳定状态,暴雨工况下处于基本稳定—不稳定状态,地震+暴雨工况下处于基本稳定—不稳定状态。
柴利杰刘明坤赵晨曦陈柘舟刘建凯杨艳峰常思源
关键词:不稳定斜坡影响因素稳定性分析
北京市地面沉降与地下水开采关系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北京市地面沉降日趋严重,主要是由长期超量开采地下水引起,目前北京市地下水供水量已占北京市总供水量的2/3以上。本文对地面沉降与地下水资源进行了时间演变分析、空间对比分析、线性回归相关性分析,发现北京地下水开采历史的阶段性变化与地面沉降的形成、发展、扩展和快速发展吻合极好,地面沉降范围、沉降速率与地下水开采强度和储变量及地下水位的变化相关。从区域上建立了地面沉降与地下水位以及地下水储量变化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发现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并计算出在目前条件下(一定环境下的线性区间内),地下水位每下降1m,对应的地面沉降将达到10.12mm。
刘明坤寇文杰罗勇王荣田芳赵晨曦刘建凯
关键词:地面沉降地下水
浅层地温能利用中的环境影响初探被引量:2
2016年
浅层地温能属于环境友好型能源,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缓解环境压力。然而,其可能产生的环境负影响常常被人们忽略。本文以地下水地源热泵(GWHP)系统和地埋管地源热泵(GSHP)系统为重点,系统梳理了浅层地温能在不合理利用时,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分析了热泵系统对地下动力场、温度场、化学场及微生物环境等的影响。为抑制热泵系统运行中产生的环境负影响,迫切需要对相关限制性指标及法律法规进行完善。本文总结了国外与环境有关的限制性指标(技术性指标和生态学指标),对比了国内不同地区的标准,提出我国在浅层地温能利用上,尚存在指标建立标准相对单一、法律约束力较弱、区域差异性不明显等不足之处,需加强配套监测系统建设,控制并减少环境负效应的产生。
赵晨曦刘明坤刘建凯杨艳锋陈柘舟
关键词:浅层地温能负影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