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
- 作品数:6 被引量:8H指数:1
- 供职机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更多>>
- 发文基金:自治区科技支疆项目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乙肝血清标志物与HBV-DNA定量检测对诊治乙肝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
- 2015年
- 选取200例乙肝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病患血清中的HBV-DNA,乙肝血清标志物两对半的检测采用ELISA方法,观察分析检测结果的相关性。结果检测结果显示,大三阳组患者血清HBV-DNA检出率为97.4%,拷贝数1.8E+06/ml;小三阳组患者的血清HBV-DNA检出率为63.3%,拷贝数1.8E+03/ml;HBs Ag(+)HBc Ab(+)组血清HBV-DNA检出率为62.5%,平均拷贝数量7.9E+03ml。HBV-DNA水平和HBV M的表现模式存在关联,大三阳患者的标本HBV-DNA值较小三阳组与HBs Ag(+)HBc Ab(+)的标本更高,说明HBe Ag会影响到HBV-DNA的水平。乙肝血清标志物与HBV-DNA定量检测对于乙肝诊断具有推广价值。
- 王娟赵春磊
- 关键词:乙肝血清标志物乙肝
- 新疆博乐地区棉花无膜栽培初探被引量:1
- 2022年
- 新疆地膜植棉已有40多年的发展历史,其产生的地膜污染对新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为彻底解决残膜污染问题、推广应用无膜栽培技术,于2018年选择4个棉花材料(早熟品种新陆早82号、Y21和早中熟品系17-7、863)和1膜6行宽窄行种植、1膜3行种植模式进行无膜棉品种和种植模式筛选,2019年和2020年连续2年以筛选出的品种和种植模式开展了棉花无膜栽培示范。2018年结果表明,在博乐无膜栽培应采用1膜6行宽窄行种植模式,选用生育期120 d左右的早熟品种(新陆早82号),以利于正常吐絮。从2019年和2020年示范的棉花整个生育期看,无膜栽培成功的关键在于保苗和苗期的促早熟管理措施,无膜条件下通过浅埋滴灌带干播湿出,可使保苗率在85%以上,且后期应适时早停水促早熟。新陆早82号在无膜栽培下的2年平均籽棉产量达到4417.50 kg·hm^(-2),平均皮棉产量为1852.57 kg·hm^(-2);无膜栽培的黄萎病发病率高于有膜栽培,表明无膜栽培时要选择抗病性较好的棉花品种;棉花纤维品质高于有膜栽培。综上,在博乐无膜栽培棉花是可以正常吐絮、采收的,且能保证一定的产量;但是产量比有膜栽培相对减少,因此须进一步完善技术体系。无膜栽培为提高博州棉花品质提供了新的栽培模式。
- 严玉萍冯振秀方瑞杨芳芳曹阳张燕朱波王娟
- 关键词:棉花黄萎病
- 氟尿嘧啶联合奈达铂化疗在晚期食管癌治疗中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对晚期食管癌治疗中奈达铂(NDP)联合氟尿嘧啶(5-Fu)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有效性探讨。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1月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医院收治的初治、Ⅲ~Ⅳ期晚期食管癌、无手术指征、体能状态评分为0~2分、预计生存期≥3个月的病例中随机选取患者共46例,其中男24例,女2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患者23例。其中对照组采用顺铂(DDP)联合5-Fu治疗,实验组采用NDP联合5-Fu治疗。按照RECIST标准和WHO不良反应分级标准,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利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进行对比性分析。结果经过3个月时间的治疗,实验组患者的DCR为95.6%,而对照组患者的DCR为73.9%,实验组患者的RR为78.3%,对照组患者的RR为39.1%,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0%,而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6%,两组研究结果分析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奈达铂联合氟尿嘧啶治疗食管癌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极大程度上避免了剧烈血液学毒性及胃肠道反应的发生。
- 赵春磊王娟
- 关键词:晚期食管癌奈达铂氟尿嘧啶
- 反思性学习在低年资护士技能培训和人文关怀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 2021年
- 分析反思性学习在低年资护士技能培训和人文关怀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24例护士,以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观察组(12例,反思性学习)与对照组(12例,传统PBL教学)。结果:综合能力成绩对比(P<0.05);学生学习兴趣对比(P<0.05);关怀能力对比(P<0.05)。结论:反思性学习可有效提高学员综合能力成绩,提高学生对学习兴趣,加强学员教学后关怀能力,提高对学员反思教学效果,对提高学员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值得广泛推广。
- 盛艳红王娟
- 关键词:反思性学习低年资护士
- 小剂量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小剂量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丙型肝炎肝硬化疾病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保肝降酶方案治疗,治疗组采用小剂量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肝硬化症状消失时间、肝功能指标水平恢复正常时间、药物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组药物应用期间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小剂量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王娟赵春磊
- 关键词:利巴韦林小剂量干扰素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
- 浅析八年级学生两极分化的原因及措施
- <正>一、学生两极分化的原因1、社会影响。现在社会上的许多不良现象和一些所谓的'网红'直播,对中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已成为学校教育的对手,而在这种有极大悬殊力量的较量中,学校的教育力量显得很渺小,因为我们的八年级学生正处于...
- 王娟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