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卫美

作品数:13 被引量:47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脂肪
  • 5篇脂肪性
  • 5篇酒精
  • 5篇酒精性
  • 5篇非酒精性
  • 5篇非酒精性脂肪
  • 5篇非酒精性脂肪...
  • 5篇非酒精性脂肪...
  • 3篇脂肪性肝病
  • 3篇酒精性脂肪性...
  • 3篇非酒精性脂肪...
  • 3篇肝病
  • 3篇SREBP-...
  • 2篇幽门螺
  • 2篇幽门螺杆菌
  • 2篇脂肪性肝炎
  • 2篇纤维化
  • 2篇螺杆菌
  • 2篇耐药
  • 2篇耐药情况

机构

  • 10篇湖州市中心医...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13篇何卫美
  • 5篇刘江
  • 4篇吴巍
  • 4篇朱伟华
  • 3篇董权
  • 3篇李伟平
  • 2篇方芳
  • 2篇刘春燕
  • 2篇顾掌生
  • 2篇宋育林
  • 2篇许建明
  • 2篇蒋凤琴
  • 2篇左飞
  • 2篇张军
  • 1篇顾栋桦
  • 1篇李丽琴
  • 1篇施杰民
  • 1篇邹伟华
  • 1篇李静
  • 1篇蒋海根

传媒

  • 2篇浙江医学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中国中医药科...
  • 1篇药物流行病学...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中国医刊
  • 1篇安徽医药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溃疡汤联合三联疗法治疗Hp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38例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十二指肠溃疡是一种常见消化性疾病,近年来,受人们生活方式及饮食等因素影响,患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变化趋势[1]。该病以慢性、周期性、节律性的腹痛、腹胀、易引发消化道出血以及穿孔等严重并发症为特点,对患者身心健康产生极大的威胁与影响。研究显示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是该病的主要病因[2]。目前三联疗法仍是西医治疗Hp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治疗方案,但是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当中,细菌的耐药性也随之而增强,Hp的根除率也逐渐降低,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不断提高[3]。中医药在治疗消化性溃疡及抗Hp方面均有一定的作用。本文主要选择Hp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证属寒热错杂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观察自拟溃疡汤联合西医三联疗法的临床疗效及其对Hp根除率、复发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何卫美
关键词:消化性疾病寒热错杂型三联疗法HP根除率溃疡汤
MEK抑制剂PD98059和黄芪提取液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SREBP-1、SOCS-3表达影响的研究
目的:   (1)观察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固醇调控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表达的变化。   (2)观察MEK抑制剂PD98059和...
何卫美
关键词:黄芪提取液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
文献传递
浙江湖州地区2013-2014年幽门螺杆菌耐药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浙江省湖州地区幽门螺杆菌(HP)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谱。方法收集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湖州市中心医院住院及门诊6356例胃镜检查患者的胃黏膜标本,进行HP分离培养,采用平板掺入法检测分离株对甲硝唑、克拉霉素...
刘江张军董权何卫美左飞朱伟华董梁
文献传递
苦参联合拉米夫定对乙肝感染大鼠模型肝组织中CYP1A1和CYP2E1表达影响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苦参联合拉米夫定对乙肝感染大鼠模型肝组织中CYP1A1和CYP2E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8只、模型组8只、拉米夫定组12只、苦参联合拉米夫定组12只。向模型组大鼠、拉米夫定组大鼠、苦参联合拉米夫定组大鼠腹腔中注射乙肝病毒4周,造模成功后给予苦参10 mg/kg、拉米夫定10 mg/kg灌胃,每天一次,连续3天。对照组给予相同体积生理盐水腹腔注射或者灌胃,模型组给予相同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在造模及灌胃处理后采血,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检测指标[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CYP1A1 mRNA和CYP2E1 mRNA表达;通过蛋白免疫印迹(WB)检测细胞色素P4501A1(CYP1A1)、细胞色素P4502E1(CYP2E1)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拉米夫定组及苦参联合拉米夫定组中HBV应答率、HBV-YMDD变异率降低(P<0.01),HBV-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增加(P<0.05),肝功能指标AST、ALT、TBIL表达水平下调(P<0.05),CYP1A1 mRNA和CYP2E1 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1),苦参联合拉米夫定联合处理后HBV应答率和HBV-YMDD变异率降低,HBV-DNA转阴率和HBeAg转阴率增加,肝功能指标降低趋势更显著(P<0.05),CYP1A1 mRNA和CYP2E1 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水平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苦参联合拉米夫定可以降低乙肝感染引起的肝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CYP1A1、CYP2E1表达有关。
何卫美蒋凤琴李静谢骁徐丽琴
关键词:苦参拉米夫定CYP1A1CYP2E1
升血小板胶囊致缺血性结肠炎2例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1病例资料1.1案例1患者,女,71岁,2021年8月24日因“下腹隐痛伴腹泻半月,加重半天”入院。半日前患者感腹痛加重,以左下腹为著,不可耐受,伴腹泻次数增加,出现便血,来我院急诊就诊,考虑结肠炎,予奥美拉唑抑酸护胃、左氧氟沙星抗感染及补液支持治疗,后为进一步诊治入院。患者既往体质可,有“哮喘”病史,长期按需使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雾剂治疗;2021年8月9日因体检发现血小板减少,开始服用升血小板胶囊(陕西郝其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规格:0.45 g/粒,批号:2104044)1.8 g tid。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史。
蒋凤琴何卫美汪荣华
关键词:升血小板胶囊缺血性结肠炎血小板减少
MEK/ERK通路在高脂饮食诱导NAFLD大鼠SREBP-1表达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MEK/ERK通路在高脂饮食诱导NAFLD大鼠固醇调控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表达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高脂饮食复制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模型。32只雄性Wiste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N组)、PD98059+普通饲料组(P组)、高脂模型组(M组)和PD98059+高脂组(PM组),每组8只。于分组喂养的第4、6、8周末分别给予P组和PM组大鼠鼠尾静脉注射MEK抑制剂PD98059干预。第10周末结束实验,检测血清丙氨酸转移酶(ALT)、门冬氨酸转移酶(AS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肝组织TG、TC;光镜观察大鼠肝脏的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肝脏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p-ERK1/2)和SREBP-1表达。结果与N组比较,M组所有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范围均超过30%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润和坏死,p-ERK1/2和SREBP-1表达增强,ALT、AST、TC、TG、肝组织TG、TC显著升高(P<0.01或0.05)。与M组比较,PM组p-ERK1/2和SREBP-1表达减少(P<0.01),ALT、TC、TG、肝组织TG、TC显著降低(P<0.01或0.05),同时大鼠的肝脏病理学得到了改善。结论 MEK/ERK通路在高脂饮食诱导NAFLD大鼠固醇调控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表达中起重要作用。
何卫美宋育林方芳许建明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低氧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动物模型的构建
2014年
目的构建低氧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动物模型。方法 50只大鼠分为正常组、低氧组、高脂组、低氧高脂组4组,分别给予正常饮食、腹腔内注射亚硝酸钠、高脂饮食、腹腔内注射亚硝酸钠+高脂饮食。检测4组大鼠生化指标(ALT、AST、AKP、TG)、透明质酸(HA)、动脉高铁血红蛋白及氧分压,并行肝组织HE与Masson染色及NASH评分。结果低氧高脂组大鼠的ALT、AST、AKP、TG、HA明显升高,NASH评分明显增加,肝组织可见明显的脂肪变性、炎症细胞浸润及纤维化。结论高脂饮食大鼠诱导单纯脂肪肝基础上给予腹腔注射亚硝酸钠能够建立低氧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动物模型。
刘江吴巍何卫美朱伟华刘春燕董权邹伟华李伟平
关键词:低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动物模型
合并缺氧NASH动物模型的制备及其内质网应激变化
刘江吴巍李伟平顾掌生陈晓平顾栋桦李丽琴杨红霞董权何卫美朱伟华董梁
项目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优化制备了合并缺氧的NASH大鼠动物模型,从肝组织学、生化指标、缺氧相关指标验证了该模型。并以这个模型研究了合并缺氧的肝纤维化进展的机制。 结果表明,新生血管生成促进了该模型的肝脏纤维化进程,内质网...
关键词:
关键词:肝纤维化新生血管生成
黄芪提取物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SREBP-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观察黄芪提取物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及其固醇调控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的影响。方法应用高脂饮食复制大鼠NAFLD模型。雄性Wiste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低、中、高剂量黄芪干预组,每组各8只。药物干预组大鼠在进行高脂饮食同时每日给予不同剂量黄芪提取物灌胃。药物干预10周末结束实验,检测血清丙氨酸转移酶(ALT)、门冬氨酸转移酶(AS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肝组织TG、TC,并观察肝脏的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肝脏SREBP-1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病理显示脂肪变性、炎症或炎症坏死并伴有血清ALT、AST、TG、TC及肝组织TG、TC明显升高。药物干预组大鼠血清ALT、AST、TG、TC和肝组织TG、TC降低,且肝脏脂肪变性和炎症坏死程度减轻(P<0.01,P<0.05)。模型组SREBP-1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药物干预组SREBP-1的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黄芪提取物对大鼠高脂饮食诱导的NAFLD有防治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脂质代谢、抑制SREBP-1表达有关。
何卫美宋育林方芳许建明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诊疗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究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诊断治疗的特点。方法选取300例老年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200例非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对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归纳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诊疗特征。结果老年组患者无诱因发病比例与非老年组患者相似,老年组患者主要诱因为非甾体类抗炎药及其并发症,高于非老年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饮酒、饮食不当、劳累等诱因所占比例均明显低于非老年组患者;老年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原因主要有胃溃疡、球部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胃癌及食管癌,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患者;两组患者最低血红蛋白水平、最低红细胞数及血小板计数相似,老年组患者血尿素氮水平明显高于非老年组患者。结论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诱因、病因、实验室指标、死亡率等均有特征,临床上应给予更多的重视,采取合理的诊疗措施。
何卫美
关键词:老年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诊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