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电生理
  • 2篇电生理功能
  • 2篇血流
  • 2篇血流动力学
  • 2篇影像
  • 2篇影像学
  • 2篇神经元
  • 2篇生理功能
  • 2篇术后
  • 2篇术后认知
  • 2篇术后认知障碍
  • 2篇误诊
  • 2篇线粒体
  • 2篇急性
  • 2篇急性脊髓炎
  • 2篇脊髓
  • 2篇脊髓空洞
  • 2篇脊髓空洞症
  • 2篇脊髓炎
  • 2篇交通性

机构

  • 10篇哈励逊国际和...

作者

  • 10篇韩敬哲
  • 10篇纪叶
  • 5篇朱建国
  • 3篇王红梅
  • 2篇康志雷
  • 2篇甄娜
  • 1篇李锦
  • 1篇曹端华
  • 1篇张敬
  • 1篇王佳
  • 1篇闫海燕
  • 1篇司志华

传媒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7
  • 6篇2016
  • 1篇201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老年患者术后认知障碍的神经元电生理功能障碍机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从神经元电生理功能障碍探讨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机制。方法 40例因急性脑血管病住院的老年患者作为发病组,另选同期40例老年全身麻醉术后患者作为对照组。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前、治疗开始后2、7、14 d分别利用荧光探针经过JC-1荧光染色对白细胞内线粒体进行染色标记后进行流式细胞仪测定线粒体膜电位。记录发病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4 d及对照组相对应时间点的事件相关电位P300及N200。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发病组治疗前、治疗后2、7 d线粒体膜电位下降(P<0.05);治疗后14 d时两组比值基本相同(P>0.05)。发病组P300和N200潜伏期治疗前比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治疗后14 d发病组P300和N200的潜伏期比治疗前明显缩短(P<0.05);发病组P300和N200波幅在治疗前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14 d发病组P300和N200的波幅比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结论麻醉手术的强应激刺激导致神经元线粒体膜氧化应激可能导致神经元损害;事件相关电位P300、N200可作为早期反映POCD的神经电生理指标。
王红梅朱建国韩敬哲纪叶甄娜
关键词:电生理神经元线粒体认知功能障碍
前庭周围性眩晕患者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21年
背景目前,国内外关于前庭周围性眩晕患者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异常的研究报道少见。目的分析前庭周围性眩晕患者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2月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神经内一科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105例前庭周围性眩晕患者。比较本组患者急性期与恢复期双侧椎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平均血流速度(Vm)和血流量(fv)〕及有无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双侧椎动脉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值〔包括平均血流速度变化值(ΔVm)和血流量变化值(Δfv)〕。结果本组患者中继发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11例(10.48%)。本组患者急性期双侧椎动脉Vm、fv均小于恢复期(P<0.05)。有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左侧椎动脉ΔVm、Δfv及右侧椎动脉ΔVm大于无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P<0.05)。结论前庭周围性眩晕患者存在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改变,且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异常可能与患者继发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有关,这对前庭周围性眩晕的诊治及患者预后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韩敬哲纪叶曹端华王婷婷司志华
关键词: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血流动力学
2例脊髓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治体会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由动脉瘤、血管畸形等原因造成颅内血管破裂后血液直接进入蛛网膜下腔所引起一种临床综合征,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常见疾病,临床表现以颅高压和脑膜刺激征为主....
韩敬哲王红梅纪叶朱建国康志雷
关键词:脊髓蛛网膜下腔出血影像学
从神经元电生理功能障碍探讨老年患者术后认知障碍的机制
目的:从神经元电生理功能障碍探讨老年患者术后认知障碍的机制. 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40例因急性脑血管病住院患者作为发病组,另选同期40例老年全麻术后患者作为对照组.入院后给予常规治疗....
王红梅朱建国韩敬哲纪叶甄娜
关键词:神经电生理线粒体膜电位事件相关电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参数与平衡功能的相关性及评估病情程度价值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参数与平衡功能的相关性及对病情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117例BPPV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眩晕分级患者临床资料、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参数[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平均血流速度(MFV)、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平衡功能[前庭症状指数(VSI)、Berg平衡量表(BBS)、计时平衡时间],分析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参数与平衡功能的相关性及其对BPPV患者病情程度的评估价值。结果:随着BPPV患者眩晕分级加重,椎—基底动脉系统PSV、EDV、MFV、BBS评分、计时平衡时间下降,RI、PI及VSI指数升高(P<0.05)。BPPV患者椎—基底动脉系统PSV、EDV、MFV与VSI评分呈负相关关系,与BBS评分、计时平衡时间呈正相关关系,RI、PI与VSI评分呈正相关关系,与BBS评分、计时平衡时间呈负相关关系(P<0.05)。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参数评估BPPV患者病情程度AUC均>0.7。结论: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与BPPV患者平衡功能密切相关,监测上述参数变化情况可辅助临床判断病情程度,指导个性化治疗方案制定。
张敬李锦王佳纪叶韩敬哲
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血流动力学病情程度
一例脑膜癌病误诊分析
脑膜癌病(meningeal carcinomatosis, MC)是指原发病灶癌细胞在脑、脊髓蛛网膜下腔内弥漫性播散或浸润,并可经血管周围间隙侵入脑实质,但颅内却无肿块形成的,一种特殊的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癌的形式。对中老...
韩敬哲纪叶朱建国康志雷
关键词:脑膜癌病影像学检查细胞学检查
肯尼迪病一例被引量:1
2015年
患者 男,53岁,主因四肢无力10年,加重2年入院。入院前10年,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进行性四肢无力,活动后明显,伴肌肉酸胀,休息后稍缓解。入院前2年,患者自觉四肢无力较前加重,不能快走,上楼及下蹲后站起困难,尚可持物及平地行走,伴性功能障碍,无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及声音嘶哑,二便正常。既往体健,入院前20年出现双上肢姿势性震颤。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查体:心、肺、腹查体未见明显异常。神经系统查体:神志清楚,言语流利。双侧眼睑无下垂。
纪叶朱建国韩敬哲闫海燕
关键词:进行性四肢无力神经系统查体性功能障碍饮水呛咳声音嘶哑
桥本氏脑病2例报告
桥本氏脑病(Hash-imoto's encephalopathy, HE)是一种少见的伴有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和(或)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增高,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呈缓解一复发或逐步进展的以神经和精神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的...
韩敬哲纪叶朱建国康志雷
关键词:病理诊断甲状腺功能
交通性脊髓空洞症误诊为急性脊髓炎一例
交通性脊髓空洞属于脊髓空洞症的一种,由四脑室出口梗阻导致脑脊液循环障碍所造成的脊髓中央管扩大,并与第四脑室交通.脊髓MRI表现为脊髓内异常信号,和脊髓占位、脱髓鞘等疾病鉴别难度较大,现将我院一例进行报道.
韩敬哲纪叶康志雷朱建国
关键词:急性脊髓炎核磁共振
急性交通性脊髓空洞症误诊为急性脊髓炎1例报告被引量:2
2016年
交通性脊髓空洞属于脊髓空洞症的一种,由四脑室出口梗阻导致脑脊液循环障碍所造成的脊髓中央管扩大,并与第四脑室交通。脊髓MRI表现为脊髓内异常信号,急性交通性脊髓空洞和脊髓占位、脱髓鞘等疾病鉴别难度较大,现将1例报道如下。
韩敬哲纪叶康志雷朱建国
关键词:交通性脊髓空洞症急性脊髓炎脊髓中央管脑室系统脑脊液循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