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海燕

作品数:66 被引量:136H指数:7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15篇专利
  • 8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5篇医药卫生
  • 3篇电气工程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文化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8篇输血
  • 7篇血型
  • 7篇基因
  • 5篇溶血
  • 5篇肝炎
  • 5篇病毒
  • 4篇电化学
  • 4篇新生儿
  • 4篇血清
  • 4篇血型系统
  • 4篇乙型
  • 4篇乙型肝炎
  • 4篇自体输血
  • 4篇纳米
  • 4篇核酸
  • 3篇蛋白
  • 3篇新生儿溶血
  • 3篇新生儿溶血病
  • 3篇血浆
  • 3篇血清学

机构

  • 64篇青岛大学
  • 4篇武汉市第一医...
  • 4篇中南大学湘雅...
  • 4篇怀化市第一人...
  • 4篇解放军总医院...
  • 3篇湖南省人民医...
  • 3篇深圳市人民医...
  • 3篇中南大学湘雅...
  • 3篇长沙市妇幼保...
  • 3篇浏阳市人民医...
  • 3篇厦门大学附属...
  • 3篇西南医科大学...
  • 3篇永州市中心医...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南京大学医学...
  • 2篇北京医院
  • 2篇青岛市市立医...
  • 2篇中南大学
  • 2篇重庆市中医院
  • 2篇湖南中医药大...

作者

  • 64篇王海燕
  • 7篇杨元铭
  • 7篇张少强
  • 5篇王宗花
  • 5篇张菲菲
  • 5篇赵真
  • 5篇邵长峰
  • 5篇孙波
  • 5篇程聪
  • 4篇冯智慧
  • 4篇刘姣
  • 4篇刘艳
  • 4篇王顺
  • 4篇葛东梅
  • 4篇王勇军
  • 3篇李萍
  • 3篇王蓉
  • 3篇周明
  • 3篇焦巍
  • 3篇李志波

传媒

  • 12篇中国输血杂志
  • 11篇临床输血与检...
  • 2篇青岛大学医学...
  • 2篇检验医学与临...
  • 2篇青岛大学学报...
  • 2篇临床医学进展
  • 1篇智慧健康
  • 1篇护理研究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广东经济
  • 1篇精准医学杂志
  • 1篇国际护理学杂...
  • 1篇国际遗传学杂...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年份

  • 3篇2024
  • 3篇2023
  • 5篇2022
  • 13篇2021
  • 15篇2020
  • 6篇2019
  • 8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TEL基因微卫星不稳定性和杂合性缺失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12号染色体TEL基因微卫星不稳定性和杂合性缺失,以探讨其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发生、发展的关系以及检测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53例初发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lymphoblasticleuk...
王海燕
关键词: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微卫星不稳定性杂合性缺失
文献传递
妊娠晚期孕妇自体全血保存期间血液质量变化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 研究妊娠晚期孕妇自体全血保存期间血液质量变化规律,以期为临床孕妇储存式自身输血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选择于我院行自体血储存的妊娠晚期孕妇全血28例,随机分为常规抗凝组(组1)及增大抗凝剂比例组(组2)各14例,同时选择20例常规抗凝的同期女性无偿献血者全血作为对照,监测全血在不同保存期的凝血功能、血粘度、乳酸、血钾及血液外观等相关指标的变化,同时统计产科组自体储存全血的利用率。结果 血液采集后1 h,组1的PT、APTT值明显低于无偿献血组(P<0.05),FIB浓度明显高于无偿献血组 (P<0.01);随着血液保存时间延长,与无偿献血组相比,组1的APTT值、PT值逐渐延长 (P<0.05),EAI值、血钾及乳酸浓度逐渐升高 (P<0.05),FIB浓度逐渐下降 (P<0.05),而组2的上述指标与无偿献血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1全血于第3天出现细小颗粒凝集,至保存期末,组1、组2和对照组分别有18袋、11袋和10袋血液可以看到颗粒凝集现象;产科组储存全血利用率为3.6%(1/28)。结论 妊娠晚期孕妇自体储存全血处于高凝状态,常规抗凝的全血在保存期内凝血功能逐渐改变、乳酸产生增加、血钾浓度增高、血液黏度增加,且在第3天时已经出现微小凝集,储存时增大抗凝剂的比例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孙小媛徐文莹王海燕
关键词:妊娠晚期储存式自体输血凝血功能
深度自体血采集在主动脉夹层术中的应用
2020年
目的分析评价深度自体血采集与回输在主动脉夹层术中应用的意义。方法将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15—2017年主动脉夹层患者分为深度自体血采集组(n=46例)和非深度自体血采集组(n=76例),对两组患者的手术前后各项指标进行统计描述,并通过t检验比较其差异。结果深度自体血采集组与非深度自体血采集组比较:术前血小板与血红蛋白数值无明显差异;术后1d、术后3d、术后7d的血小板与血红蛋白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无明显差异,而术中红细胞、血浆、血小板、冷沉淀等血液成分输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临床指标比较:住院天数、死亡率和手术血制品花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度自体血采集有利于降低主动脉夹层患者术中异体用血量,有利于术后恢复,对减少住院天数、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刘艳袁莉孙波高凯旋王海燕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
一种引发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的A变异型血型的SNP位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检测ABO血型系统A型变异型引发的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的SNP位点,为新的A型变异型基因编码区域由起始密码子起第467和第689位碱基。本发明提供了A型变异型基因的新的用途,从而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对...
王海燕冯智慧李延年孙波
文献传递
术前/输血前患者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核酸检测多中心研究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探讨在术前/输血前患者中开展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核酸检测的意义。方法收集2019年10月~2020年6月间23家临床医疗机构术前/输血前HBV、HCV、HIV血清学检测血液样本进行HBV DNA、HCV RNA、HIV-1/2 RNA检测,比较分析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共10173例样本纳入本研究,HBV DNA阳性1142例(11.23%)、HCV RNA阳性34例(0.33%)、HIV-1/2 RNA阳性9例(0.09%)、乙肝表面抗原(HBsAg)反应性987例(9.70%)、HCV抗体(Anti-HCV)反应性77例(0.76%)、HIV抗原抗体(HIV Ag/Ab)反应性14例(0.14%),其中HBV及HCV阳性样本比例在两种检测方法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三种病毒血清学检测与核酸检测结果比较,一致性结果共9754例(95.88%),不一致的结果共有419例(4.12%);不一致结果中,血清学无反应性、核酸阳性263例(HBV 254例、HCV 7例、HIV 2例),血清学反应性、核酸阴性156例(HBV 99例、HCV 50例、HIV 7例);HBV血清学和核酸检测一致性很好(kappa=0.815)、HIV较好(kappa=0.608)、HCV一般(kappa=0.484),化学发光法在三种病毒的检测中与核酸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均较酶免法好。结论核酸检测技术有助于提高手术前/输血前患者HBV、HCV、HIV检出率和增加检测的准确性。
程金凤焦巍周红霞周俊孟芹凌锋蔡丹黄远帅邓智华王顺陈亚军唐曙明谢小兵李志波黄丽芳王占科吕小英江小工谢华斌周明骆群王勇军桂嵘陈军浩王海燕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核酸检测
术前及输血前HCV血清学检测与核酸检测结果不一致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分析丙型肝炎病毒(HCV)血清学检测与核酸检测结果不一致原因,并探讨术前及输血前开展HCV核酸检测的意义。方法收集2019年10月~2020年6月间术前及输血前患者样本进行抗-HCV检测与HCV RNA检测,并对抗-HCV检测与HCV RNA检测不一致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0173例样本中共57例HCV血清学与核酸检测结果不一致,其中抗-HCV有反应性、HCV RNA阴性50例(抗病毒药物治疗10例、假阳性5例),抗-HCV无反应性、HCV RNA阳性7例。抗-HCV检测试剂共8种,其中5例假阳性样本均采用A试剂进行检测,其S/CO值明显较使用同品牌试剂的抗病毒治疗者低,而7例仅HCV RNA阳性样本的核酸检测Ct值明显高于27例抗-HCV有反应性、HCV RNA阳性样本(P<0.001)。结论术前及输血前患者采取核酸检测可提高HCV检测的准确性并缩短HCV检测的窗口期。
李红燕唐曙明李志波谢华斌王勇军桂嵘陈军浩王海燕凌锋王顺黄丽芳邓智华蔡丹程金凤焦巍周红霞骆群黄远帅周明吕小英孟芹江小工谢小兵王占科陈亚军
关键词:术前输血前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检测核酸检测
多中心HBV、HCV、HIV血清学检测弱反应性标本的核酸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分析核酸检测对血清学弱反应性血标本结果判断的指导性意义。方法收集2019年10月1日~2020年6月30日在全国5家医疗机构进行输血前/术前感染性疾病血清学筛查检测的标本,对血清学检测结果呈弱反应性的标本进行核酸检测。结果5782例标本中,53例血清学检测结果呈弱反应性,其中24例HBV结果有反应性,25例HCV结果有反应性,4例HIV结果有反应性。进一步核酸检测结果显示:24例HBV核酸检测,15例阳性,9例阴性;HCV核酸检测中25例均呈阴性;HIV核酸检测4例均呈阴性。结论化学发光法的高灵敏度,使标本呈弱反应性,造成假阳性结果。核酸检测可以在提高灵敏度的情况下,更加注重检测靶标的特异性,更大限度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董航黄雪原贺理黄丽芳邓中平王海燕王勇军王顺凌锋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血清学检测核酸检测
10 173例检测乙型肝炎标本的血清学与核酸结果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临床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无反应性标本中开展乙型肝炎病毒(HBV)核酸检测的意义。方法收集2019年10月~2020年6月期间,全国23家医院10 173例标本HBV血清学和核酸检测结果,首次纳入HBsAg无反应性标本,分析血清HBV DNA定性检测结果。从中再次纳入HBV DNA阳性,且进行了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e抗体(HBeAb)和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血清学标志物检测标本,进行Ct值区间总体分布和HBV血清学标志物模式分析。结果纳入的9186例HBsAg无反应性标本中,血清HBV DNA阳性例数为254例(2.77%)。再次纳入的HBV DNA阳性且进行HBV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的168例标本中有8种HBV血清学标志物模式。其中,166例(98.81%)可能是隐匿型乙型肝炎感染(Occult hepatitis B infection,OBI)患者。结论HBV核酸检测能从HBsAg无反应性标本检出一定比率的乙型肝炎患者,特别对OBI患者具有较好的检出效果。HBV核酸筛查对OBI检出以及防止HBsAg漏检具有重要的意义。
刘海艇邓智华蔡丹孟芹桂嵘王勇军凌锋王海燕陈军浩王顺谢华斌黄丽芳王占科李志波程金凤焦巍唐曙明谢小兵江小工陈亚军周红霞骆群黄远帅周明吕小英
关键词:HBSAGHBV血清学标志物
ABO新生儿溶血病患儿溶血三项试验和就诊日龄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7
2021年
目的探讨ABO新生儿溶血病患儿溶血三项试验和就诊日龄与血清总胆红素(total serum bilirubin,TSB)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20年4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411例ABO新生儿溶血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新生儿溶血三项试验、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同时回顾分析其就诊日龄等临床资料。结果411例患儿中,除新生儿胎龄和出生体重外,新生儿就诊日龄、直抗试验(DAT)阳性与否和溶血三项结果皆为阳性与否在TSB水平上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日龄≤1 d组、2~4 d组、≥5 d组,新生儿DAT阳性率分别为50%,46.6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除胎龄小于35周和出生体重小于2500 g的病例后,患儿TSB水平与日龄相关系数为0.42(P<0.001)。日龄≤1 d组、2~4 d组、≥5 d组的中位TSB水平分别为176.37μmol/L、220.20μmol/L和271.10μmol/L,经Bonferroni校正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即就诊时日龄越大,新生儿TSB水平越高,DAT阳性率越低。结论对疑有ABO新生儿溶血病的患儿及时进行溶血三项检测,早日诊断,及时干预,以减少不良后果的发生。
徐文莹任新雯井忠翠刘爱萍刘耿君王海燕
关键词:ABO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
一种磁吸式充电紫外消毒装置
一种磁吸式充电紫外消毒装置,包括第一底座、安装在第一底座底端的磁铁、呈透明状的灯筒、设置在第一底座内的充电电池及设置在灯筒内的紫外线消毒灯,第一底座至顶部向下开设有一安装腔,安装腔内设置有一限位块及一与充电电池连接的充电...
陈淑敏王蓉刘艳孙小媛王海燕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