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松

作品数:19 被引量:78H指数:5
供职机构: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手术
  • 9篇新生儿
  • 9篇先天
  • 9篇先天性
  • 6篇外科
  • 6篇闭锁
  • 4篇食管
  • 4篇食管闭锁
  • 4篇腹腔
  • 4篇腹腔镜
  • 3篇婴儿
  • 3篇诊治
  • 3篇腔镜手术
  • 3篇膈疝
  • 3篇外科手术
  • 3篇微创
  • 3篇先天性膈疝
  • 3篇结肠
  • 3篇并发
  • 3篇并发症

机构

  • 19篇广东省妇幼保...
  • 1篇广州市妇女儿...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19篇田松
  • 15篇朱小春
  • 12篇肖尚杰
  • 11篇葛午平
  • 9篇周佳亮
  • 8篇许露
  • 3篇杨文熠
  • 1篇梅世伟
  • 1篇黄育斌
  • 1篇冯鑫
  • 1篇阮景
  • 1篇张颖
  • 1篇陈丹
  • 1篇叶志球
  • 1篇刘芬
  • 1篇唐雪珍
  • 1篇沈永珍
  • 1篇宋涛

传媒

  • 7篇临床小儿外科...
  • 2篇国际医药卫生...
  • 2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中华围产医学...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现代医学与健...
  • 1篇中华新生儿科...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早产低体重儿胸、腹腔镜同期手术3例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早产低体重儿胸、腹腔镜同期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例早产低体重儿食管闭锁(Ⅲ型)合并腹腔消化道畸形同期行胸、腹腔镜手术的资料。出生孕周32^(+6)、36^(+5)、36^(+4),体重1640、2100、1500 g。先左侧卧位行胸腔镜食管气管瘘结扎+食管端端吻合术,再改仰卧位行腹腔镜手术,1例空肠隔膜闭锁行空肠隔膜切除纵切横缝术,2例十二指肠闭锁行十二指肠菱形吻合术。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无术中并发症。1例术后6周食管吻合口狭窄(2 mm)行球囊扩张。随访16、14、16个月,食管造影显示吻合口通畅,无吞咽困难,生长发育与同龄无差异。结论早产低体重儿胸、腹腔镜同期手术是可行的,但尚需大样本研究支持。
原丽科许露黄蓉田松肖尚杰朱小春
关键词:低体重儿腹腔镜食管闭锁十二指肠闭锁
一期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治疗先天性肛门闭锁伴直肠阴道瘘的可行性探讨
2024年
目的总结肛门闭锁伴直肠阴道瘘(rectovaginal fistula,RVF)的诊断、治疗经验,探讨一期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laparoscopy-assisted anorectoplasty,LAARP)治疗RVF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22年2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接受肛门成形术的9例RVF患儿的临床资料,9例RVF患儿接受肛门成形术的中位年龄为107 d,范围在4~223 d;手术时患儿的中位体重为5.6 kg,范围在2.8~7.9 kg。9例患儿中6例接受分期手术,肛门成形时2例行后矢状入路肛门成形术(posterior sagittal anorectoplasty,PSARP),4例行LAARP。另3例接受一期手术,1例行PSARP时无法找到瘘管中转LAARP,2例直接行LAARP。总结患儿的术后短期并发症,随访至患儿3岁时,使用Krickenbeck评分系统评估患儿的排便功能。结果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2例分期PSARP患儿术后出现切口黏膜脱垂并行切除术治疗,疗效满意;1例行一期LAARP治疗的患儿术后出现尿潴留,短期留置导尿后症状消失;其余患儿均未出现伤口感染、裂开、回缩和脱垂等并发症。1例患儿随访时未满3岁未行排便功能评估;其余8例随访至3岁时,只有1例无法自主控制排便,且存在污粪情况;自主排便能力正常的7例患儿中2例存在便秘(用大便软化剂症状可缓解),2例存在污粪(偶尔出现)。结论RVF是肛门直肠畸形的一种罕见亚型,需通过仔细的体格检查和多种影像学检查并最终手术探查准确诊断。一期LAARP治疗RVF安全可行,术后无重大并发症发生,短期疗效好。
周佳亮黄蓉方元龙田松汪青园朱小春葛午平
关键词:直肠阴道瘘腹腔镜手术肛门直肠畸形
一种便携式肠液回输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肠液回输装置,属于肠液回收装置领域,便携式肠液回输装置包括用于容纳肠液的计量桶、进液管道、以及出液管道,进液管道用于计量桶与肠近端连接,与计量桶的顶端连通,出液管道用于计量桶与肠远端连接,与计量...
曾茵娟周佳亮朱小春阮景原丽科黄蓉田松
文献传递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诊治现状及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的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疾病,其特征为肠黏膜坏死甚至为肠深层的坏死,可直接威胁新生儿的生命安全。根据不完全统计发现,NEC的患病率在20%~30%,超过50%的幸存者存在远期并发症等问题,如果能够尽早确诊及治疗等,则对于新生儿预后质量、临床结局等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鉴于此,现就新生儿NEC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症状、辅助检查、临床治疗,以及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新生儿NEC的现状及效果等方面进行综述,为临床诊治新生儿NEC提供参考。
莫力唐珮瑜田松
关键词: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血必净乌司他丁
先天性食管闭锁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先天性食管闭锁(congenital esophageal atresia,CEA)的临床特征以及预后影响因素,为CEA的临床诊断、治疗决策以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外科收治的285例CEA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176例,女109例;早产64例;出生体重(2740±506)g;195例伴发畸形。按Gross分型:Ⅰ型13例、Ⅱ型2例、Ⅲ型264例、Ⅳ型2例、Ⅴ型4例。总结分析患儿一般资料、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34例因早产、低出生体重或伴发畸形而放弃治疗。251例行手术治疗,其中241例(96.02%)存活(存活组),10例(3.98%)死亡(死亡组)。死亡组与存活组在性别分布及伴发畸形情况(先天性心脏病、直肠肛门畸形、其他消化道畸形、消化道穿孔)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早产、极低出生体重(<1500 g)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并发症包括吻合口漏40例(40/251)、吻合口狭窄62例(62/251)、食管气管瘘8例(8/251)。230例Ⅲ型CEA中,123例行胸腔镜手术,107例行开胸手术,两种手术吻合口漏(χ^(2)=0.413,P=0.520)、吻合口狭窄(χ^(2)=0.302,P=0.583)、食管气管瘘复发(χ^(2)=3.016,P=0.082)的发生率、治愈率(χ^(2)=0.431,P=0.51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EA伴发先天性心脏病、直肠肛门畸形、其他消化道畸形及消化道穿孔与CEA预后不良无关,早产、极低出生体重与CEA预后不良相关。Ⅲ型CEA行胸腔镜手术不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但仍需远期随访及多中心研究进一步验证。
原丽科肖尚杰许露田松黄蓉朱小春葛午平周佳亮
关键词:食管闭锁手术后并发症外科手术预后
新生儿骶尾部畸胎瘤的产前诊断与多学科协作模式治疗
2022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骶尾部畸胎瘤(sacrococcygeal teratoma,SCT)的产前诊断与多学科协作治疗(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MDT)方案。方法以2015年4月至2021年1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外科接受MDT模式治疗的34例新生儿骶尾部畸胎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本研究中MDT团队由新生儿外科医生、产前诊断科医生、超声科医生、产科医生、新生儿科医生、病理科医生组成。按照肿瘤长径大小将34例患儿分为巨大畸胎瘤组(肿瘤长径>10 cm,13例),普通畸胎瘤组(肿瘤长径≤10 cm,21例),比较两组性别、孕周、分娩方式、出生体重、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及肿瘤性质方面的差异。结果本组34例中,33例于孕中晚期行产前超声检查,提示骶尾部肿物,经MDT团队诊断为骶尾部畸胎瘤,并讨论制定多学科协作诊治方案;另有1例于产后诊断为骶尾部畸胎瘤。34例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后病理结果提示成熟型畸胎瘤29例(85.3%,29/34),未成熟畸胎瘤5例(14.7%,5/34)。巨大畸胎瘤组和普通畸胎瘤组患儿孕周、分娩方式、出生体重、伤口愈合情况、平均住院天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主要为:伤口感染3例、伤口裂开5例。34例均治愈出院,随访6个月至3年,无一例复发及明显直肠功能障碍。结论孕中晚期行产前超声检查可以及时、有效地发现胎儿骶尾部畸胎瘤,MDT有利于改善SCT患儿的预后。
田松朱小春肖尚杰李艳原丽科葛午平
关键词:产前诊断跨学科研究
肠液回输治疗新生儿肠造瘘术后短肠综合征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总结利用肠液回输治疗新生儿肠造瘘术后功能性短肠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与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行肠液回输治疗的新生儿肠造瘘术后患儿临床资料,分析其一般资料、手术情况、肠液回输情况以及治疗恢复情况。结果共14例新生儿肠造瘘术后患儿接受肠液回输治疗,平均出生胎龄为(33.4±2.8)周,出生体重为(2 129±501)g。近端造口与Treitz韧带之间平均距离为(39.6±10.3)cm,远端造口与回盲部之间平均距离为(45.0±18.1)cm,平均造瘘液量为(65.4±9.2)m L·kg^(-1)·d^(-1),肠液回输治疗平均时间为(29.1±9.2)d,回输期间平均体重增长(26.6±6.4)g/d,肠造瘘术后(47.0±14.6)d关瘘。通过肠液回输,全组患儿静脉营养减少或完全由肠内营养代替,未出现与回输肠液直接相关的并发症。结论肠液回输操作安全可行,可减少肠造瘘术后功能性短肠综合征患儿肠外营养,改善患儿关瘘前营养状态。
周佳亮葛午平田松方元龙朱小春肖尚杰原丽科许露
关键词:肠液回输短肠综合征
微创手术与术后早期喂养在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加速康复中的应用被引量:15
2019年
目的总结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经腹腔镜微创手术与术后早期胃肠内营养的经验,分析其在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加速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外科单个诊疗组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41例接受腹腔镜十二指肠吻合术的新生儿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病例,根据术后开始胃肠内营养时间分为早期喂养组和常规喂养组。比较两组术后静脉营养持续时间、开始喂养时间、足量喂养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早期喂养组18例,常规喂养组23例,术前胎龄、体重、手术年龄、手术方式、手术时间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喂养组术后静脉营养持续时间平均为(6.6±1.29)d,常规喂养组为(11.96±4.33)d,差异有统计学差异(t=-5.608,P=0.001);早期喂养组术后开始喂养时间和足量喂养时间分别为(1.17±0.38)d和(6.83±1.25)d,常规喂养组分别为(7.74±3.22)d和(12.61±4.36)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喂养组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分别为(13.39±5.88)d和(31052.33±9097.48)元,常规喂养组分别为(16.65±4.27)d和(34904.06±10693.14)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见吻合口瘘、吻合口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具有微创、恢复快的优点,术后早期胃肠内营养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缩短静脉营养使用时间及住院天数,减少住院费用,且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
肖尚杰杨文熠许露原丽科陈燕芬朱小春田松黄蓉
关键词:加速康复外科手术期间
新生儿巨结肠一期根治术时机的探讨被引量:19
2016年
目的前瞻性分析先天性巨结肠于出生3个月内行一期根治手术的疗效,探讨新生儿巨结肠一期根治术的时机。方法2013年3月至2015年9月间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35例常见型先天性巨结肠新生儿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3个月内治疗组(18例,于3个月龄内行巨结肠根治术)和3个月后治疗组(17例,先保守治疗一段时间后于3个月龄后再行巨结肠根治术)。两组均采用腹腔镜辅助下经肛门改良Soave巨结肠根治术(LATEP)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围手术期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临床肛门功能(Wingspread评分法)及钡灌肠检查情况。结果两组基线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儿均成功完成一期LATEP术,无中转开腹。与3个月后治疗组比较,3个月内治疗组患者的术前肠道准备时间和手术时间缩短[分别为(6.2±3.3)d比(9.3±4.1)d,P=0.042;(95±15)min比(121±23)min。P=0.029],术中出血量减少[(13±3)ml比(22±5)ml,P=0.036],切除肠管较短[(16.±5)cm比(23±8)cm,P=0.033],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静脉营养时间及住院时间缩短[分别为(2.3±0.5)d比(2.9±0.6)d,P=0.046;(5.1±2.1)d比(5.9±2.3)d,P=0.048;(12.9±3.3)d比(15.8±4.3)d,P=0.049]。两组均无吻合口瘘、夹层感染及腹腔感染等近期并发症的发生。随访2~24月,远期并发症中,仅肛周皮炎3个月内治疗组多于3个月后治疗组[50.0%(9/18)比23.5%(4/17),P=0.045]。术后6月和12月临床肛门功能评分显示,3个月内治疗组优良率分别为81.3%(13/16)和92.9%(13/14),3个月后治疗组分别为85.7%(12/14)和92.3%(12/13),两组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儿术后6月和12月钡灌肠检查�
肖尚杰杨文熠原丽科张颖宋涛许露田松葛午平周佳亮朱小春
关键词:先天性巨结肠手术年龄新生儿巨结肠根治术
透视下球囊扩张术在食管闭锁术后吻合口狭窄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究透视下球囊扩张术应用于先天性食管闭锁术后吻合口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8年12月51例因先天性食管闭锁术后吻合口狭窄入院的患儿,比较球囊扩张治疗前后吻合口管径及吻合口狭窄指数,并探究影响治疗效果及治疗次数的相关因素。结果透视下球囊扩张治疗前吻合口中位管径、吻合口中位SI分别为3.30(2.4,4.2)mm、0.66(0.53,0.75),末次FBD治疗后吻合口中位管径、吻合口中位SI分别为6.70(5.1,9.3)mm、0.42(0.30,0.53),治疗前后吻合口管径、吻合口S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所有患儿接受FBD后造影均未发现吻合口撕裂,其中43例患儿经过FBD治疗后吻合口管径较治疗前增大,同时SI较治疗前减小,认定治疗有效,有效率为84.3%;首次FBD治疗月龄与扩张后吻合口管径及SI不存在相关关系(P=0.37、0.25,r=-0.13、-0.16);首次FBD治疗月龄与治疗次数存在正相关关系(P=0.02,r=0.32);治疗次数与治疗前食管吻合口管径、SI不存在相关关系(P=0.08、0.31,r=-0.25、-0.15)。结论对于先天性食管闭锁术后吻合口狭窄的患儿,透视下球囊扩张术是一种疗效确切、过程安全的治疗手段。
黄育斌李鸿恩叶志球梅世伟田松唐雪珍
关键词:球囊食管闭锁吻合口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