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艳
-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1
-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盐酸右美托咪定在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麻醉中的临床效果
- 2024年
- 探究缺血性脑卒中接入治疗麻醉中运用盐酸右美托咪定的效用。方法 选取2022年6月到2023年7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人,随机分为人数相等的两个小组,分别接受常规全麻和盐酸右美托咪定麻醉。治疗一段时间后,对两组的临床相关指标(APACHE Ⅱ评分、Steward苏醒评分、GCS评分)、生命体征相关指标(心率、平均动脉压)、手术相关指标(麻醉清醒用时、手术用时、拔管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和麻醉效果优良率进行对比。结果 接受盐酸右美托咪定麻醉小组的临床相关指标均优于常规组,盐酸组手术开始和结束时的生命体征相关指标均低于常规组,盐酸组麻醉苏醒用时、手术用时和拔管时间也比常规组要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远远低于常规组14.0%;麻醉效果优良率为96.0%,高于接受常规组的82.0%。结论 对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过程中应用盐酸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可以让患者在麻醉过程中的生命体征更加平稳,而且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获得更加理想的麻醉效果,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普及。
- 夏艳陈燕
-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麻醉盐酸右美托咪定
- 地塞米松对氯胺酮麻醉后幼鼠认知功能及海马Caveolin-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对氯胺酮麻醉致幼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取30只SD幼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氯胺酮组、氯胺酮+地塞米松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两组采用腹腔注射氯胺酮(50 mg·kg^-1)麻醉并行剖腹探查术,术前和术后氯胺酮+地塞米松组腹腔注射给药地塞米松(2.0 mg·kg^-1),1次/d,连续3 d,正常对照组和氯胺酮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各组幼鼠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HE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病理变化,Western blotting实验、免疫组化实验、Realtime PCR实验检测脑部海马组织中小窝蛋白-1(Caveolin-1)蛋白及基因表达水平。结果:定位巡航阶段第1天,氯胺酮组、氯胺酮+地塞米松组幼鼠逃避潜伏期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氯胺酮组与氯胺酮+地塞米松组幼鼠逃避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第2天开始,氯胺酮组幼鼠逃避潜伏期显著高于氯胺酮+地塞米松组与正常对照组(P<0.05)。与氯胺酮组比较,氯胺酮+地塞米松组幼鼠首次穿过平台所在象限需要的时间显著缩短,穿台次数显著增多(P<0.05);幼鼠海马组织Caveolin-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氯胺酮+地塞米松组幼鼠大脑组织海马区神经元细胞形态明显改善。结论:地塞米松提高幼鼠脑组织Caveolin-1的表达改善氯胺酮麻醉手术后对学习记忆影响。
- 武婕夏艳柯雪茹
- 关键词:地塞米松氯胺酮幼鼠小窝蛋白-1
- 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罗哌卡因浓度对麻醉效果的影响
- 2023年
- 观察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罗哌卡因浓度对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 从我院2022.1-2023.1月中选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罗哌卡因浓度为0.300%,观察组罗哌卡因浓度为0.375%,对比两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运动功能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镇痛维持时间高于对照组;麻醉效果高于对照组;给药后患者cTnI、CK-MB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对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 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罗哌卡因浓度进行研究中,发现当浓度调整为0.375%,能够有效发挥麻醉效果,能够有效满足手术的麻醉需求,尽可能降低对心肌的影响,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运用安全性。 。
- 夏艳陈燕王坤光
- 关键词:超声引导罗哌卡因麻醉效果
- 一种雾化麻醉器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雾化麻醉器,包括储液瓶,所述储液瓶外壳体设有刻度线,所述储液瓶外壳体顶部套接有加液管,所述储液瓶上方设有缓冲腔,且缓冲腔上方通过加固套环与加压套管连接,所述加压套管通过抽液管与套头连接,所述加压套管内...
- 宋峰李龙夏艳杜晓宣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