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晴 作品数:68 被引量:417 H指数:11 供职机构: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广东省医院药学研究基金 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医疗卫生类)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一般工业技术 化学工程 更多>>
子宫颈锥形切除术病理结果分析 被引量:14 2005年 目的:对照子宫颈锥形切除术与活检的病理结果,探讨重度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的临床处理方法。方法:分析在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为CIN-Ⅲ,行子宫颈锥形切除术的患者153例,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对比子宫颈锥形切除术后的病理结果。结果:子宫颈锥形切除术与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相符者95例,占62.09%:不相符者58例,占37.91%:其中诊断升高为子宫颈浸润癌16例,占10.46%;诊断降低者42例,占27.45%,最终诊断以病理诊断级别高者为准。结论:子宫颈锥形切除术与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仍有一定的差异,重度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的病例,建议行子宫颈锥形切除术进行最终诊断与治疗。 李晴 李卫红 黄美娥 黄犁 刘植华关键词:子宫颈锥形切除术 子宫颈电环切除术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 B超指引经阴道卵巢激光治疗PCOS排卵障碍 朱文杰 李雪梅 陈秀敏 付志红 张黎 王晨虹 李晴 林战 该项目属临床妇产科生殖内分泌和女性不孕症技术领域。项目率先在国内外首次成功采用经阴道卵巢间质激光方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患者排卵障碍,探索出了一种较常规腹腔镜下卵巢激光打孔术更为简便有效的卵巢激光治疗方法。项...关键词: 关键词:激光 多囊卵巢综合征 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相关危险因素的调查 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 探讨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 (CIN) 和宫颈癌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调查 2002年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宫颈门诊病人中组织病理学诊断为CIN和宫颈癌的病例资料, 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宫颈HPV感染是发生CIN及宫颈癌的最强危险因素 (0R=94 60), 其余依次为性伴的多性伴 (OR=9 .24)、5年内曾患STD病史 (OR=5 .10)、性伴数 (OR=2. 89); 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宫颈HPV感染、性伴的多性伴及 5年内STD病史进入方程, 显示交互作用提高了患CIN及宫颈癌的危险性。结论: 深圳市女性CIN和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与宫颈HPV感染, 性伴的性行为因素以及各种下生殖道感染等因素相关。因此应加强对宫颈HPV感染的认识与管理,加强人群的卫生宣教, 预防性传播疾病。 李晴 赵光临 刘植华关键词:CIN 宫颈癌 宫颈结核2例 2006年 李晴 李小玲关键词:宫颈结核 阴道流液 结核杆菌培养 宫颈上皮 阴道镜检查 干酪样坏死 对ASC-US病例进行HPV-DNA检测的分层筛查的临床价值 2012年 [目的]探讨对宫颈细胞ASC-US进行HPV-DNA检测的分层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7年5月至2010年1月宫颈细胞学描述为ASC-US,经HPV-DNA检测、阴道镜检查和宫颈组织病理诊断,随访半年以上的资料相对完整的486例病例进行分析。[结果]ASC-US病例中306例为宫颈的一般性感染和湿疣样病变,占62.96%;180例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Ⅲ),占37.04%。486例ASC-US中HPV阳性300例。HPV阳性组300例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56例,占61.73%,HPV阴性组186例中CIN24例,占12.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经过6~9个月的追踪观察,HPV阳性组再发CIN4例,HPV阴性组未出现新CIN病例。[结论]ASC-US与下生殖道HPV感染有关,HPV感染的ASC-US病例有较高的风险伴有CIN。ASC-US病例可根据HPV-DNA检测结果选择临床治疗及处理方法。 王红 李晴 金玲 汪艳珠关键词:ASC-US CIN HPV CIN治疗后评估手段及随访时间的临床研究 2015年 目的:研究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治疗后随访的手段和方法,包括随访时间、间隔时间和评估手段。方法:2011~2012年在我院进行CIN手术治疗并规律随访的患者685例,随访18~42个月,采用间隔4~6个月进行HPV检测、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和阴道镜检查等评估手段,将其结果与设定的3个临床结局[痊愈、HPV持续感染、CIN残留(复发)]比较,分析其相关性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6月,HPV检测的阴性预测值为97.9%,阳性预测值为42.6%;HPV(-)+TCT(-)的阴性预测值为98.2%,阳性预测值为73.1%;HPV(-)+Colp.(-)的阴性预测值为98.4%,阳性预测值为54.5%。3者检测结果的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预测值以HPV+TCT方法更准确。术后12月复诊患者中,HPV、HPV+TCT和HPV+Colp.检测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9.7%,77.8%,77.8%,均高于术后6个月;而阴性预测值者低于术后6个月。结论:HPV检测是CIN手术治疗后随访和评估较好的手段;6个月内HPV检测阴性对CIN临床预后的阴性预测更准确;HPV阳性预测值与临床结局的关系,HPV与TCT联合检查最准确;12个月的随访阳性结果比术后6个月的结果对残留/复发病例的预测更准确。 李晴 汪艳珠 黄卓敏 金平关键词: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 HPV检测 液基细胞学检查 阴道镜检查 多重核酸扩增荧光检测技术在宫颈癌筛查中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评价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多重核酸扩增(Multiplex PCR)荧光检测技术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作用。[方法]2007年10月至2008年6月,对深圳市30~59岁两社区人群(上梅林社区、紫薇社区)和两医院人群(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深圳市妇幼保健院)中合格妇女进行宫颈癌筛查。对每位妇女同时取3份宫颈脱落细胞标本,分别用于第二代杂交捕获试验(HC-Ⅱ)、高危型HPV Multiplex PCR荧光检测和细胞学检查。对两种HPV检测方法任一阳性或细胞学结果异常的妇女行阴道镜下直接活检。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评价Multiplex PCR荧光检测筛查宫颈癌及宫颈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CINⅡ/Ⅲ)的准确性,并与HC-Ⅱ结果进行一致性比较。[结果]在1988例有效样本中,CINⅡ/Ⅲ和宫颈癌占4.0%。Multiplex PCR荧光检测和HC-Ⅱ的HPV阳性率分别为19.8%和17.8%。Multiplex PCR荧光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Yonden指数、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3%、83.1%、75.4%、18.3%和99.6%,HC-Ⅱ的以上各指标分别为97.4%、85.5%、82.9%、21.5%和99.9%。两种方法的一致率为87.8%,Kappa值为0.60。两种检测方法测定的HPV病毒载量均随病变程度加重而增加(P<0.0001)。[结论]高危型HPV Multiplex PCR荧光检测技术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高,与HC-Ⅱ相比两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李晴 乌兰娜 胡尚英 吴瑞芳 刘植华 谢建生 李瑞珍 陈汶 赵方辉 乔友林关键词:宫颈肿瘤 人乳头状瘤病毒 第二代杂交捕获 评估细胞学、HR-HPV在阴道镜检查中发生宫颈癌前病变风险的分层研究 被引量:16 2021年 目的评估细胞学、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与阴道镜结果的不同组合发生宫颈上皮内瘤变≥2级(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grade 2 or worse,CIN2+)的风险。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深圳市妇幼保健院阴道镜门诊数据库中822例患者的临床数据资料,基于细胞学、HR-HPV和阴道镜结果,分析患者发生CIN2+的风险差异。结果若发现其中两种检查结果高度异常(细胞学高度上皮内瘤变及以上(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 or worse,HSIL+)、HPV16/18+、阴道镜高级别病变),则发生CIN2+的风险高于60%;若发现三种高度异常,则发生CIN2+的风险为97.1%。结论当发现细胞学、HR-HPV和阴道镜结果中至少2种异常情况,未来进展为CIN2+的风险较高,应予以重视,减少不必要的误诊和漏诊。 张一方 薛鹏 唐朝 李晴 江宇 乔友林关键词:细胞学检查 HR-HPV 阴道镜 宫颈癌 外阴尖锐湿疣与子宫颈病变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对外阴尖锐湿疣患者,同时感染高危型HPV和伴有子宫颈上皮病变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2002年5月至2004年4月,对外阴尖锐湿疣患者,进行外阴活检、阴道镜检查、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并同时在阴道镜下取材进行子宫颈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418例病理诊断外阴尖锐湿疣病例中,子宫颈高危型HPV-DNA阳性287例,占68.66%;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发生率20.56%;高危型HPV-DNA阴性131例,占31.34%,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发生率7.63%。组织病理检查:未出现子宫颈HPV感染167例,占39.95%;子宫颈HPV感染182例,占43.54%;CIN-Ⅰ51例,占12.20%;CIN-Ⅱ16例,占3.83%;CIN-Ⅲ2例,占0.48%;未检出宫颈癌,1例外阴尖锐湿疣合并VINII~III。结论:外阴尖锐湿疣患者,存在混合感染和出现多个部位病损的情况;外阴尖锐湿疣可以认为是一个有特征的临床症状,提示子宫颈高危型HPV感染并伴发CIN的可能性;妊娠期妇女具有更高风险感染HPV病毒。对有外阴尖锐湿疣病史的患者,应特别注意宫颈病变的情况。 李晴 李卫红 李欢梓 黄美娥 李小玲 刘植华关键词:尖锐湿疣 人乳头瘤病毒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 HPV 病毒 E2mRNA 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 HPV 病毒 E2mRNA 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582例 HR-HPV 阳性,TCT≤LSIL 的宫颈脱落细胞标本,应用 RT-PCR 检测 HPV 病毒 E2mRNA 的不同级别的宫颈病变表达并进行比较,评价其用于筛查宫颈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等。结果随着宫颈病变恶性程度的升高,HPV 病毒 E2 mRNA 的表达呈下降趋势(χ2=132.72,P <0.01)。细胞学结果正常/炎症组中,E2mRNA 筛查宫颈病变的灵敏度为77.2%、特异度为96.8%、阳性预测值为75.6%、阴性预测值为96.0%;ASCUS 组以上各值为:81.0%、91.7%、79.1%、92.6%;LSIL 组以上各值为:95.9%、93.4%、94.7%、95.0%。结论HPV 病毒 E2基因断裂、表达缺失在宫颈细胞癌变的早期起重要作用。在临床进行 HPV 病毒E2mRNA 检测对宫颈病变的早起筛查和预后评估有一定的价值。 王楚莹 张铨富 郁树亮 黄卓敏 李晴 姚秀华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