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江南

作品数:4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脂肪
  • 3篇酒精
  • 3篇酒精性
  • 3篇非酒精性
  • 3篇非酒精性脂肪
  • 2篇脂肪肝
  • 2篇酒精性脂肪肝
  • 2篇非酒精性脂肪...
  • 1篇血清
  • 1篇血清生化
  • 1篇血清生化指标
  • 1篇易激综合征
  • 1篇皂苷
  • 1篇脂肪性
  • 1篇脂肪性肝病
  • 1篇肾气
  • 1篇肾气丸
  • 1篇综合征
  • 1篇微生态
  • 1篇疗效

机构

  • 4篇中山大学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4篇任江南
  • 2篇伍玉甜

传媒

  • 2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转化医学杂志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血清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法测定90例NAFLD患者血清L-FABP的变化,同时计算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γ-GT));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浆葡萄糖(FBG)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与健康对照组(n=80)进行比较。结果 NAFLD组的血清L-FABP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与NAFLD严重程度有关;NAFLD组BMI、WHR、FBG、HOMA-IR、AST、γ-GT、TG、LDL-C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血清HDLC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L-FABP与BMI(r=0.7365)、WHR(r=0.6713)、FBG(r=0.6368)、HOMA-IR(r=0.6539)、AST(r=0.6640)、γ-GT(r=0.6768)、TG(r=0.7012)、LDL-C(r=0.6034)呈正相关(P<0.01),与HDL-C(r=-0.6839)呈负相关(P<0.01)。结论 L-FABP可能参与NAFLD发病机制的发生与发展过程,随着对L-FABP研究和认识的深入,血清L-FABP可能成为NAFLD的临床病情观察的新指标,并为药物靶向治疗提供新思路。
任哲任江南
金匮肾气丸联合归脾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金匮肾气丸联合归脾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临床疗效。方法174例NAFL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中成药组和西药组,每组87例。中成药组给予金匮肾气丸联合归脾丸治疗,西药组给予阿托伐他汀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血清脂联素、血清瘦素、游离脂肪酸及肝素后血浆中肝脂酶(HL)和血清脂蛋白脂酶(LPL)活性;比较治疗前后肝脏超声学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TC、TG、LDL-C、FFA、ALT和AST含量升高血清HDL-C、瘦素、脂联素以及LPL活性和HL活性降低。治疗后检测结果比较显示,中成药组和西药组均能降低患者血清TC、TG、LDL-C、FFA、ALT和AST,升高血清HDL-C、瘦素、脂联素以及LPL活性和HL活性,减轻肝脏细胞脂肪化程度。与阿托伐他汀片比较,金匮肾气丸联合归脾丸降低ALT和AST、升高LPL活性有显著性差异(t=12.656,P=0.029;t=11.909,P=0.037;t=13.089,P=0.036)。阿托伐他汀片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高于中成药组(t=10.827,P=0.041)。结论金匮肾气丸联合归脾丸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有较好疗效,安全性较高。
任哲任江南伍玉甜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金匮肾气丸归脾丸
绞股蓝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和酒精性脂肪肝血清生化指标的疗效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比较分析绞股蓝皂苷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与酒精性脂肪肝(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AFLD)的疗效。方法对69例NAFLD患者和55例AFLD患者均给与绞股蓝总甙片60 mg 3/d,口服,疗程均为9个月;分别检测各组治疗前后血脂和血清酶指标。结果绞股蓝皂苷均能显著降低NAFLD组及AFLD组的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rol,TC)、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rol,HD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及γ-谷氨酰转肽酶(γ-glutamyl transferase,GGT)的影响不大,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绞股蓝皂苷对NAFLD组的疗效显著优于AFLD组(P<0.05)。结论绞股蓝皂苷只对两类患者的血脂异常有效,对肝功能试验的改善不明显,需要结合调节饮食和增加运动来和配合其他保肝护肝药物使用解决。
任哲任江南
关键词:绞股蓝皂苷非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脂肪肝
参苓白术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 IBS 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中成药组和西药组,每组45例。中成药组给予参苓白术丸治疗,西药组给予蒙脱石散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评分、肠道微生物和血清炎性因子变化,采用问卷调查评价临床症状,用培养法测定粪便中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肠杆菌和酵母菌,血酶标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 IL-10、IL-18和TNF-α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粪便中厌氧菌减少、需氧菌增多,患者血清 IL-18和 TNF-α含量升高, IL-10含量降低。中成药组干预8周后患者肠道厌氧菌[(B/E 值1.07±0.49)]和血清 IL-10[(43.65±9.52)mg/L]含量上升,需氧菌[(B/E 值1.07±0.49)]、IL-18[(82.06±21.07)mg/L]和 TNF-α[(28.44±10.20)mg/L]含量下降,其中 IL-18下降最明显,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9.926,P <0.01)。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参苓白术丸能改善肠道微环境,促进益生菌生长和重塑肠道生物屏障功能,降低促炎性因子水平和提升抑炎因子水平,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任哲任江南伍玉甜
关键词:参苓白术丸肠易激综合征肠道微生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