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欢 作品数:7 被引量:14 H指数:2 供职机构: 榆林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榆林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更多>>
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疫苗网络化管理平台 本发明属于互联网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疫苗网络化管理平台,包括以下步骤:(1)系统登录/退出登录:用户使用分配的用户名及密码登录系统,登录之后可以按照权限进行系统查看及操作;(2)修改密码:用户登录系统之后... 刘健鹏 张小静 刘浩 薛海龙 王利荣 张宝山 韩斌 白永平 薛丽红 白艳艳 张曦 曹元贵 马杰 马飞 王峰 方正 刘鹏 刘欢 王雅媛 薛琳珏 张红梅 崔珊 曹文琴 白崇生 高艳 刘万华 郝玉清 朱宝 马鹏革 董平 孙进军 周平 石祯 陈浪 贾艳琴 张晓燕 张宝军文献传递 2016年陕北白绒山羊主要疾病流行情况调查 被引量:2 2018年 为摸清陕北白绒山羊主要疾病流行和发生情况,笔者结合现代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在榆林市12个县区范围内随机抽样选择273个养殖场(户),采取发放调查问卷、采样检测和现场诊断等方法,对榆林市2016年陕北白绒山羊疾病的流行病学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陕北白绒山羊以圈养为主,总体发病率和病死率分别为12. 49%、28. 86%。兽医技术人员疾病诊断规范化程度较差,疾病诊断水平仍然落后。以初诊结论来评价:2016年榆林市陕北白绒山羊疾病发生超过20种,其中危害较为严重的病种为魏氏梭菌病、布氏杆菌病、疑似小反刍兽疫、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羊痘、羊口疮、寄生虫病和尿结石。说明全市养殖场(户)疫病控制水平低,疫病免疫意识薄弱。 白崇生 刘欢 董平 刘健鹏 张曦 薛海龙 马飞 张红梅 高娴关键词:陕北白绒山羊 魏氏梭菌病 布氏杆菌病 小反刍兽疫 调查问卷 浅谈羊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被引量:3 2017年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畜牧养殖行业也在不断发展,羊养殖业作为我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养殖业的整体发展有着很强的推动作用。羊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一方面带动了地方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整个畜牧业在整体养殖产业链中的发展。但是正是由于羊养殖的数量不断增加,在养殖过程中显现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羊疾病的发生率也不断上升,并且一旦一批羊感染疾病,会导致地方很多羊群发生疾病,对于畜牧业的发展有着极强的阻碍作用,因此促进羊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对于提高羊饲养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就羊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展开了一系列的阐述,首先分析羊疾病的几种主要类型,然后分析了羊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的具体策略。 刘欢 王雅媛 安利波 薛丽红关键词:羊疾病 畜牧业 猪瘟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1 2019年 肉猪养殖过程中,猪瘟属于常见疾病之一,较强的传染性是该病症的主要特点,且在猪瘟发生后会给肉猪养殖户产生较为严重的损失。为此,积极实施猪瘟的防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本文中就主要结合猪瘟防治中存在的问题,有效总结了相关改善策略。 刘欢关键词:猪瘟防治 基于风险因素分析的布鲁氏菌病渐进式控制实践 被引量:5 2017年 动物疫病渐进式控制路径(Progressive control pathway,PCP)是国际组织推荐的疫病净化和无疫认证风险测量与管理技术。本研究利用PCP策略,基于布鲁氏菌病主要传播风险因素分析与控制,在陕西省榆林市开展了陕北白绒山羊市场价值链研究和风险管理经济学评估。结果表明:在相关假定风险因素中,外购混养饲养模式、随意丢弃流产物、产羔地不严格消毒、近1年内有羊只引进、生产区与生活区不分离、2011年以后新建养殖场等因素是该地布鲁氏菌病传播的主要风险因素(P≤0.05);该市羊只交易频繁,大批量引进以从辽宁营口、内蒙古乌审旗、陕西横山为主;榆林市的府谷、佳县、清涧、靖边、定边等县引进羊只较为频繁;该市羊只以本地销售为主,部分销往陕西西安,以及内蒙古、宁夏、山西等地;榆阳区、绥德县、神木县、子洲县形成的规模化羊只集散市场是榆林市羊只流通的重要环节,成为疫病传播风险控制的关键节点。针对上述主要风险因素,通过PCP策略中的风险管理实施,该市饲养羊只平均增加生产效益18.75元/只;按照全市年饲养量1 000万只羊估算,每年可增加经济收入1.875亿元。该研究为切实提高布鲁氏菌病防控技术水平,探索有效防控模式提供了参考。 白崇生 刘健鹏 谢印乾 韩斌 白艳艳 姬阳 刘欢 刘万华关键词:布鲁氏菌病 市场价值链 经济学评估 猪瘟的防治 被引量:2 2015年 尽管我们畜牧兽医部门每年都在预防注射猪瘟疫苗,但是在我们地区猪瘟还是养猪业的最大杀手,严重威胁着养猪业发展,也给农民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猪瘟:俗称"烂肠病",是一种由猪瘟滤过性细小病毒引起的,在临床发病过程中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 高媛媛 刘欢关键词:滤过性 细小病毒 黄病毒科 畜牧兽医部门 临床发病 败血性 非洲猪瘟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18年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高热、皮肤发绀、淋巴结和内脏器官严重出血为主要特征,不同品种、日龄和性别的家猪、野猪均易感.在我国,非洲猪瘟属于外来疫病,近期发生的非洲猪瘟疫情给我国生猪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就非洲猪瘟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综合防控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高娴 张娜娜 刘欢 边益庆关键词:非洲猪瘟病毒 接触性传染病 生猪养殖业 内脏器官 病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