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清
- 作品数:133 被引量:359H指数:9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科技技术预先研究基金航天支撑技术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理学更多>>
- 被动测距系统的数字图像生成模块设计被引量:1
- 2007年
- 为了检验和优化被动测距系统的设计,利用傅里叶光学理论设计并实现了一种数字图像生成模块,在给定光学系统参数条件下,模拟得到了系统的光学传递函数、点扩散函数等重要特性,在两种不同的光电被动测距方案下对该系统进行了系统仿真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模块设计的合理性。
- 李杨陈海清吴鹏向东
- 关键词:被动测距波前编码数字图像
- 智能化红外导引头测试仪的设计与研究
- 2003年
- 介绍了采用光、机、电、算一体化技术的智能化红外导引头测试仪的工作原理,叙述了它的光学和机械设计方法。经测试表明,该仪器重复性好,可靠性高,测试精度高。
- 陈波陈海清廖兆曙严国兴
- 关键词:红外导引头智能化CAD误差分析
- 便携式激光扫描广告仪的研制
- 2001年
- 阐述了便携式激光扫描广告仪的结构原理与系统设计 ,并对其硬件电路系统和软件结构的设计作了详细的论述 ,并对图像失真的问题进行了定性分析 .
- 陈卓陈海清
- 关键词:半导体激光器
- 分布式电极连续面型微变形反射镜力电耦合特性分析
- 2006年
- 针对基于MEMS技术制造的连续面型薄膜微变形反射镜,从薄膜理论出发对其力电耦合变形特性进行理论分析,导出了镜面变形表达式。利用该式及响应频率表达式,定量分析了镜面相关尺寸参数对变形量的关系,为变形镜的结构设计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当镜面厚度为1μm且与驱动电极间距20μm时,对控制电压不超过120V,响应频率大于50kHz的应用场合,变形镜镜面半径应在2.1~13.8mm之间进行选择。仿真结果显示,驱动电压较小时,镜面变形与驱动电压平方近似成线性关系。
- 刘彦陈海清余洪斌吴鹏向晓燕杨国元
- 关键词:力电耦合自适应光学静电驱动
- 偏振探测技术在空间目标识别中的应用被引量:13
- 2007年
- 介绍了目前偏振探测技术识别目标的几种方法,分析了国内外偏振探测技术的研究概况、水平和发展趋势,并指出目前国内外偏振探测技术的研究方向。
- 谭佐军李俊陈海清
- 关键词:偏振目标识别
- 四象限红外探测器光电参数测试技术研究被引量:7
- 2007年
- 针对四象限红外探测器的特点,设计了基于双光路替换法的光学系统。该系统可测试探测器的脉冲响应灵敏度、光电响应均匀度以及相邻象元之间的串扰并可以有效地避免光源输出功率波动和光学分光器件分光比的测量不确定度等因素带来的误差,在相同的硬件条件下可实现更高的测量精度。实验结果证明:该测量系统具有较低的测量误差(≤5%),并且结构简单紧凑,可适用于对光源要求较高的检测系统进行实时检测。
- 徐小垚陈海清齐哲明
- 关键词:串扰
- 一种基于CCD的实时测量光栅常数的方法被引量:7
- 2005年
- 光栅常数是检验光栅质量的重要参数之一。该文介绍了一种实时检测光栅参数的方法 ,即利用面阵CCD采集光栅衍射图像信息 ,通过计算衍射± 1级光斑与主极大光斑的能量比得出光栅常数。这种方法具有检测速度快、系统简单、精度高等特点 。
- 付赛陈海清
- 关键词:光栅常数面阵CCD实时检测
- 射频激励CO/_2激光器电源的研究
- 在中小功率激光器加工领域,射频激励CO/_2激光器由于其卓越的性能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文本首先介绍了射频激励CO/_2激光器二十多年的发展及历史研究现状,以及射频激励CO/_2激光器在加工中的应用。接着重点对中小功率射频...
- 陈海清
- 关键词:射频激励激光加工射频电源
- 文献传递
- 光纤电压传感器光学头的设计和性能测试被引量:5
- 2006年
- 介绍了电压传感头的工作原理,探讨了横向电光调制和纵向电光调制各自的特点;设计了光纤电压传感器中光学传感头的系统结构,从BG0晶体和相应的装调工艺等方面分析了影响光学传感头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并在0~1.6kV电压范围对所设计的光纤电压传感头的输入输出特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光纤电压传感头的电压测量精度达到2%,温度稳定性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 张学明江源江军黄鹰陈海清
- 关键词:光纤电压传感器稳定性
- 用于激光二极管抽运固体激光器热畸变补偿的MEMS微变形镜设计被引量:4
- 2009年
- 以MEMS微变形镜驱动方式的选取为出发点,从光学特性和力学特性两方面对MEMS微变形镜进行分析,从中得出相关结构参数对微变形镜性能的影响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补偿激光二极管抽运固体激光器(DPL)热畸变的使用要求设计了一种新型MEMS连续面型微变形镜,并采用设计的MEMS变形镜搭建了一个闭环自适应光学实验系统,补偿了激光光束的热畸变。实验结果显示该MEMS连续面型微变形镜可对腔内畸变进行有效补偿,同时提高了激光器的输出功率及光束质量。
- 谭佐军陈海清康竟然张坤
- 关键词:自适应光学微变形镜光束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