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琨 作品数:34 被引量:46 H指数:3 供职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理学 一般工业技术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一种大口径粘稠液体吸取枪头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口径粘稠液体吸取枪头,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主管,所述主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头,主管底端两侧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一端开设有卡槽,所述主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挡环,所述主底端设有吸嘴,所述吸... 杨操 廖志伟 李帅 吴星火 王琨 冯晓波一种兔腰椎注射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兔腰椎注射装置,包括注射架,注射架内设有调整圆盘,调整圆盘可在注射架内滑移,调整圆盘上穿设有注射器,注射架前端设有绑定机构,注射架后端设有安置机构,注射架上安置机构所在的一侧开设有观察槽,观察槽的侧壁上... 杨操 罗荣锦 宋雨 王琨 李帅 赵康成 殷会朋 詹胜锋 向乾雌激素受体α蛋白与BRAF^(V600E)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分析雌激素受体α(EKa)蛋白和BRAF^(V600E)甶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的表达及其与PTC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的方法检测ERα蛋白和BRAF^(V600E)在1105例PTC组织中的表达,分析ERα和BRAF^(V600E)表达与PTC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以及ERα与BRAF^(V600E)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ERα蛋白阳性表达与男性(χ^(2)=6.087,P=0.001)、年龄<45岁(χ^(2)=5.197,P=0.023)及多灶性肿瘤(χ^(2)=4.446,P=0.035)均有关;BRAF^(V600E)蛋白阳性表达与ERα蛋白阳性(χ^(2)=6.209,P=0.013)、非桥本甲状腺炎(χ^(2)=29.388,P<0.001)、无侧方淋巴结转移(χ^(2)=6.849,P=0.009)及多灶性肿瘤(χ^(2)=9.596,P=0.035)均有关。结论男性、年龄<45岁、多灶性肿瘤及BRAF^(V600E)蛋ERα阳性的PTC患者更容易出现ERα阳性表达;BRAF^(V600E)蛋白可能抑制桥本甲状腺炎、肿瘤生长及侧方淋巴结转移的发生,促进多灶性肿瘤的发生。 刘世阳 赵璐 王琨 田瑶 刘宸光 桂正威 张林关键词:甲状腺肿瘤 雌激素受体Α 顶椎楔形截骨矫治重度僵硬型脊柱侧后凸畸形 目的:探讨顶椎楔形截骨矫治重度僵硬型脊柱侧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7月-2015年4月,对26例重度僵硬型脊柱侧后凸畸形进行经后路顶椎楔形截骨术.其中男10例,女16例;年龄12~49岁,平均28.6岁.其中... 华文彬 杨操 郜勇 张宇坤 吴星火 李帅 王琨 刘伟 宋雨 邵增务 杨述华关键词:楔形截骨 矫形外科手术 顶椎楔形截骨矫治僵硬型脊柱侧后凸畸形 目的:探讨顶椎楔形截骨矫治重度僵硬型脊柱侧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2年7月-2015年2月,对21例重度僵硬型脊柱侧后凸畸形进行经后路顶椎楔形截骨术.21例男8例,女13例,年龄12~49岁,平均27.3岁. 杨操 杨述华 郜勇 张宇坤 雷鸣 李帅 王琨关键词:截骨 显微镜下MIS-TLIF与开放TILIF治疗腰椎滑脱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显微镜下经通道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与传统开放TLIF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2010年10月-2014年10月,对53例腰椎滑脱患者分别采用显微镜下经通道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微创组)与传统开... 杨操 杨述华 郜勇 张宇坤 吴星火 王琨 宋雨关键词:TLIF 显微镜 腰椎滑脱 16例游离第二趾跖侧皮瓣修复指端缺损 目的:应用游离第二趾跖侧皮瓣修复各类指端缺损以充分恢复指端的感觉及外形。方法:2010年3月至2014年5月,共开展16例游离第二趾跖侧皮瓣修复指端缺损,术中进行趾-指动脉以及趾-指神经吻合,修复14例患者16指指端缺损... 陈江海 陈振兵 翁雨雄 王琨关键词:游离皮瓣 指端缺损 压力调控RAS/MEK/ERK/ATG7介导自噬参与人髓核细胞退变的机制研究 目的 观察压力下RAS/MEK/ERK/ATG7通路活性变化,探讨压力条件下该通路介导髓核细胞自噬,参与椎间盘退变的机制。方法 收集正常及脊柱侧弯患者髓核组织,培养人髓核细胞,1Mpa压力下培养12h、24h、48h、6... 李帅 杨操 郜勇 王琨 刘伟 宋雨 涂计 吴星火 张宇坤 刘勇 郑东 韩艳久 熊蠡茗 邵增务 杨述华关键词:自噬 RAS 椎间盘退变 全麻下可视化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探讨全麻下可视化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1月本科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4例,均采用椎间孔镜技术进行治疗。其中,常规组30例,采用局麻、常规定位和椎间孔镜操作;可视化组64例,采用全麻,可视化定位与操作技术。评估患者的术中疼痛、手术时间、透视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均未出现脊髓及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两组在手术时间、伤口大小、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常规组患者多数术中有不同程度的疼痛,而可视化组患者因全麻术中无疼痛,常规组术中射线曝露时间明显长于可视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12±3.24) s vs (1.06±0.18) s,P<0.05]。两组患者平均随访6~12个月,末次随访时,两组的VAS和ODI均显著减少,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末次随访时,两组间VAS和ODI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下可视化椎间孔镜技术可显著减轻患者术中疼痛,减少术中X线透视量,提高患者围手术期舒适度。 吴星火 杨操 郜勇 张宇坤 华文斌 王琨 宋雨 涂计 邵增务 杨述华关键词:可视化 腰椎间盘突出症 顶椎楔形截骨矫治重度僵硬型脊柱侧后凸畸形 目的:探讨顶椎楔形截骨矫治重度僵硬型脊柱侧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7月-2015年4月,对26例重度僵硬型脊柱侧后凸畸形进行经后路顶椎楔形截骨术.其中男10例,女16例;年龄12~49岁,平均28.6岁. 杨操 华文彬 张宇坤 吴星火 郜勇 李帅 王琨 宋雨 涂计 邵增务 杨述华关键词:脊柱后凸 截骨矫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