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韩
- 作品数:17 被引量:94H指数:7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厅创新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7
- 2016年
-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Pro-GRP、CYFRA21-1、SCCA、NSE、CEA、CA19-9和AFP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本院诊治的经细胞学或病理确证肺癌441例,肺部良性病变者325例及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106例。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所有对象血清中7项肿瘤标志物的含量。结果肺癌组Pro-GRP、CYFRA21-1、SCCA、NSE、CEA、CA19-9和AFP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肺部良性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小细胞肺癌组、腺癌组和鳞癌组血清Pro-GRP、CYFRA21-1、SCCA、NSE、CEA和AF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ro-GRP和NSE联合检验在小细胞肺癌中的灵敏度高达98.4%,CEA、CYFRA21-1和NSE联合检验在腺癌中的灵敏度达86.3%,CYFRA21-1、SCCA、NSE和CEA联合检验在鳞癌中的灵敏度达92.5%。结论 7项肿瘤标志物对于肺癌的早期筛查和临床分型具有重要意义,合理的肿瘤标志物联合检验可提高检出率,为肺癌的鉴别诊断提供更加准确的理论依据。
- 陈韩陈思思许伍铭余方友
- 关键词:肺癌胃泌素释放肽前体鳞状细胞癌抗原糖链抗原199
- 中心重症监护病房、呼吸重症监护病房、脑外科重症监护病房与急诊重症监护病房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药敏变化,并比较中心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脑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SICU)与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4个病区之间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为临床科学合理的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6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4个重症监护病房送检标本中所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共506株,其中ICU分离211株,RICU分离108株,NSICU分离127株,EICU分离60株。分析4个病区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在11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中,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高(50.99%),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最低(12.45%)。NSICU耐药情况最严重,RICU、ICU次之,EICU耐药情况较轻。ICU、RICU、NSICU和EICU多重耐药菌株的分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SICU和RICU分离菌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相对于ICU和EICU的分离株耐药情况更严重。
- 郑周陈韩夏虹余方友
-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呼吸重症监护病房急诊重症监护病房
- 2013年-2016年1500株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1
- 2017年
-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性的变迁,分析并比较血液分离菌株与痰液分离菌株的耐药率,为控制医院内感染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6月-2016年5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患者血液与痰液中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共1 500株,分析其耐药率;并分析比较3年来痰液分离菌株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是否有显著变化。结果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感染无明显季节性,发病人群以中老年患者为主,主要分离自重症监护室。痰液分离菌株对所有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都明显高于血液分离菌株,痰液分离菌株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逐年上升。结论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离率高,耐药情况严重,应加强细菌耐药监测。
- 郑周詹玲玲陈韩夏虹余方友
-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耐药率
- 血清抗缪勒氏管激素联合促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和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在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22年
- 目的探讨抗缪勒氏管激素(AMH)、促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LH/FSH)和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诊断意义。方法收集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PCOS患者463例以及同期健康体检者268例,于月经周期第3天~5天或闭经状态下检测2组血清相关内分泌及生化指标。结果PCOS组患者血清除E2、PRL及TC外,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PCOS组AMH与T、LH、HDL-C和LH/FSH之间呈弱相关关系,当AMH取6.18 ng/ml时,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8%和81.1%;AMH联合LH/FSH和HOMA-IR诊断PCOS时,AUC为0.930,其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0%和88.0%。结论PCOS患者血清AMH异常升高与内分泌激素水平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对PCOS的诊疗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 陈韩周星星张美娟黄海霞郑周
-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
- 肾移植与骨髓移植后感染的病原学研究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肾移植与骨髓移植患者感染的特征,为临床抗菌药物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6年12月因感染入住我院的79例肾移植与66例骨髓移植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并比较肾移植与骨髓移植患者的病原菌类型及对相应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肾移植患者的病原菌(下称肾移植组)以大肠埃希菌、真菌、解脲支原体为主,骨髓移植患者的病原菌(下称骨髓移植组)以大肠埃希菌、屎肠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为主。肾移植与骨髓移植患者标本中分离的真菌与解脲支原体对相应的抗菌药物耐药率较低,分离的细菌菌株对相应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骨髓移植组的革兰阳性菌对氨苄西林与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显著高于肾移植组的革兰阳性菌(P<0.05),对其余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骨髓移植组的革兰阴性菌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显著高于肾移植组的革兰阴性菌(P<0.05),对其余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肾移植患者与骨髓移植患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有所不同,两组病原菌的耐药情况相似。
- 郑周陈韩吴小乐余方友
- 关键词:肾移植骨髓移植耐药性
- 综合性医院ICU、NSICU、CCU和RICU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布和耐药谱分析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调查分析医院ICU、RICR、NSICU和CCU患者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分布与药敏变化,分析不同重症监护室间耐药性差异及原因,为临床抗生素使用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2月温州某医院中心各重症监护室患者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563株,进行菌种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比较分析其分布及药敏变化。结果 ICU、NSICU、CCU和RICU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均以痰液为主,分离率依次为82%、97%、72%和74%,4个科室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耐药率最低的科室为CCU。结论不同重症监护室的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离率及耐药性不同,临床用药时应有针对性地选用敏感性高的抗菌药物,有效减缓细菌耐药性的发生。
- 詹玲玲陈约慧陈舒影林纯婵陈韩余方友
-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肺炎克雷伯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
- 973份脑脊液标本病原菌的检测与耐药性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调查本院973份脑脊液标本病原菌的检出率及耐药谱,为临床诊断和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VITEK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973份脑脊液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153株,阳性率为15.7%,前5位分离菌种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肠球菌属、新型隐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占32.7%、15.0%、11.1%、10.5%和9.8%。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的耐药率达100.0%,对红霉素、苯唑西林和克林霉素的耐药率高达80.0%。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红霉素、苯唑西林的耐药率达70.0%以上。屎肠球菌对莫西沙星、红霉素、左旋氧氟沙星等耐药率高达70.0%以上。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厄他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54.5%和100.0%。肺炎克雷伯菌对环丙沙星、头孢曲松、氨苄西林/舒巴坦等的耐药率达60.0%以上。结论脑脊液标本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多见,鲍曼不动杆菌在革兰阴性菌中占首位,新型隐球菌占一定比例。本研究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预防和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提供可靠的数据资料。
- 陈韩陈思思张雪青詹玲玲余方友
- 关键词:脑脊液病原菌耐药
-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分布及其药敏分析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了解本地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分布及药敏特点,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2016年温州地区各家医院临床各类标本中分离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900株进行分析,了解其标本来源的分布,采用K-B纸片扩散法测试抗菌药物(米诺环素、复方新诺明、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情况。结果 900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在痰液标本中检出率最高,有713株,占79.22%;其次为创面渗液47株(5.22%)、血液30株(3.33%)、导管16株(1.78%)、引流液16株(1.78%)、尿液16株(1.78%)、脓液15株(1.67%)。在痰液标本中,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米诺环素、复方新诺明、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啶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率分别为95.87%、94.31%、87.48%、56.76%、45.66%。结论米诺环素、复方新诺明和左氧氟沙星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仍保持非常强的体外抗菌活性,适合作为一线用药;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对该菌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临床治疗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 陈思思陈韩陈静超吴海鸥王欣欣余方友
- 关键词: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抗菌药物
- 血流感染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分析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对血流感染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进行筛查并检测相关的耐药基因,为合理用药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血液中首次分离的216株大肠埃希菌,采用VITEK-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药敏试验;采用双纸片扩散法进行ESBLs表型检测;采用PCR方法筛选ESBLs基因,并测序确定其基因型。结果 216株大肠埃希菌对氨基糖苷类(除庆大霉素外)、头霉素类、呋喃妥因和碳青霉烯类等药物具有较好的敏感性,但对青霉素类、喹诺酮类和磺胺类药物耐药率较高;检出产ESBLs菌株56.94%(123/216);在130株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株中,22株bla_(TEM)基因检测阳性,59株bla_(CTX-M)基因检测阳性,经测序比对显示:29株携带bla_(CTX-M-14)基因,23株携带bla_(CTX-M-15)基因。结论引起血流感染的大肠埃希菌多为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的产ESBLs菌株,携带的耐药基因主要为bla_(CTX-M)和bla_(TEM)。
- 陈韩郑周陈思思黄海霞余方友
- 关键词:血流感染大肠埃希菌ESBLS耐药基因CTX-MTEM
- 温州地区767例腹泻患儿A群轮状病毒感染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分析浙江温州地区腹泻患儿A群轮状病毒感染情况。方法收集2013年9月~2014年9月门诊及住院767例腹泻患儿粪便标本,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检测结果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67例腹泻患儿中,有156例检出轮状病毒阳性,阳性率为20.3%。其中,0~6个月、6个月~1岁、1~2岁、2~3岁、〉3岁患儿RV阳性率分别为11.1%、22.3%、35.4%、42.9%、5.6%,而1~2岁、2~3岁这两个年龄段的腹泻患儿RV感染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患儿与女性患儿间的阳性率分别为18.6%和2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56,P〉0.05);秋冬季10月、11月、12月以及次年的1月是RV感染高峰,其阳性率分别为39.2%、43.3%、43.1%、32.1%,不同月份之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439,P〈0.01)。结论 1~3岁儿童是A群轮状病毒感染高发年龄段群体,每年秋冬季节高发。
- 陈韩李小龙王薇薇郑文静王金果余方友
- 关键词:胶体金免疫层析法腹泻粪便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