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喜荣

作品数:51 被引量:209H指数:9
供职机构:陕西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理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42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艺术
  • 1篇理学

主题

  • 18篇成像
  • 10篇肿瘤
  • 9篇胰腺
  • 8篇动脉
  • 8篇灌注
  • 8篇灌注成像
  • 6篇磁共振
  • 5篇医学影像
  • 5篇正常胰腺
  • 5篇体层摄影
  • 5篇体层摄影术
  • 5篇磁共振成像
  • 4篇图像
  • 4篇主动脉
  • 4篇腺癌
  • 4篇肺癌
  • 4篇X线
  • 4篇X线计算
  • 4篇X线计算机
  • 4篇MRI

机构

  • 34篇陕西中医药大...
  • 30篇陕西中医药大...
  • 9篇川北医学院附...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安徽省淮南市...
  • 1篇北京推想科技...

作者

  • 46篇张喜荣
  • 19篇贺太平
  • 10篇董国礼
  • 10篇于勇
  • 10篇于楠
  • 9篇郭长义
  • 8篇黄小华
  • 6篇郭静
  • 6篇敬宗林
  • 6篇段海峰
  • 6篇贾永军
  • 5篇杨创勃
  • 5篇张小明
  • 5篇钟晖
  • 4篇贾永军
  • 2篇吕蕊花
  • 2篇张兆国
  • 2篇于勇
  • 2篇马光明
  • 2篇史琳娜

传媒

  • 5篇临床医学研究...
  • 4篇现代医药卫生
  • 4篇放射学实践
  • 4篇中国中西医结...
  • 3篇中国医学影像...
  • 3篇现代医用影像...
  • 2篇中国医学计算...
  • 2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川北医学院学...
  • 2篇影像诊断与介...
  • 1篇中国民间疗法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医疗卫生装备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CT和M...
  • 1篇中医学报
  • 1篇磁共振成像
  • 1篇影像研究与医...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7篇2021
  • 8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本科生导师制联合PBL教学提升医学影像学生综合能力的应用效果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讨本科生导师制和PBL教学提升医学影像学生综合能力的价值。方法将陕西中医药大学医学影像专业大二至大四的144名学生纳入本研究,将加入本科导师制并采用PBL教学方式的学生纳入研究组,将未加入本科生导师制且未采用PBL教学方式的学生纳入对照组,每组72名。比较两组学生的理论课学习成绩、动手实践、科研能力、临床影像观察、专业课理论知识考核和阅片能力。结果研究组大学生创新创业、互联网+项目申报的选中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学生的理论课学习成绩、文献阅读成绩、临床影像观察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工作能力、科研能力评分及问卷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学生的理论考核成绩、阅片能力及综合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科生导师制联合PBL教学可以提升医学影像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值得推广使用。
任占丽于楠张兆国张兆国于勇贺太平张喜荣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PBL教学
益气养阴方联合TP化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气阴两虚证被引量:13
2021年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方联合TP化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气阴两虚证临床疗效。方法:8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TP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益气养阴方。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疗效、细胞免疫功能、肿瘤标记物表达、无疾病进展时间及总生存时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白细胞计数减少和血红蛋白减少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D_(4)^(+)、CD_(4)^(+)/CD_(8)^(+)及自然杀伤细胞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CD_(8)^(+)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细胞角蛋白19片段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中位数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生存时间中位数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养阴方联合TP化疗方案在减轻化疗不良反应、提高控制率、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肿瘤标志物表达、延长无进展生存时间与总生存时间方面均优于单纯TP化疗方案。
千维娜李治李仁廷司海龙司海龙韩冬张喜荣常春峰
关键词:益气养阴方非小细胞肺癌肿瘤标记物免疫功能
磁共振超短回波时间序列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22年
磁共振成像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同时不存在电离辐射,被广泛地应用于人体多个部位的检查,但人体存在一些T2值超短的物质,如骨皮质、肌腱、韧带、肺组织等,使用常规磁共振成像序列无法对这类组织进行成像。随着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发展,磁共振超短回波时间(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ultrashort echo time,MRI-UTE)序列的应用使短T2组织成像成为可能,本文就近年来MRI-UTE序列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张旭阳于楠张喜荣张喜荣任革任占丽贺太平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胰腺CT灌注成像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0年
胰腺是一个血供较丰富的器官,多种病变均可产生不同的血供改变。CT灌注成像能够定量反映组织器官的血流状态及其病理变化,从而达到形态诊断与功能诊断的有机结合,对胰腺各种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对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预测预后、观察治疗效果均起到了重要作用。
张喜荣董国礼黄小华
关键词:胰腺CT灌注成像
能谱CT最佳单能量肠系膜上动脉成像的价值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能谱CT最佳单能量技术在肠系膜上动脉成像中降低对比剂用量和提升图像质量的可行性。方法收集我院肠系膜上动脉CTA受检者40例并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能谱CT成像模式,对比剂用量450 mg I/kg,扫描后重组最佳单能量、40%ASIR图像;B组行常规120 kVp增强扫描,对比剂用量600 mg I/kg,扫描后重组40%ASIR图像。分别测量两组肠系膜上动脉及同层面右侧竖脊肌CT值及SD值,并计算肠系膜上动脉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对两组图像分别进行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和曲面重组(CPR),由两名有经验医师采用5分法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记录两组碘摄入量、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并计算有效辐射剂量(ED)。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一般资料和辐射剂量中CTDIvol、DLP、ED间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A组对比剂碘摄入量[(25.47±3.43)g]较B组[(35.80±6.18)g]减少了约26.6%(P<0.05)。A组图像最佳单能量水平约65 keV。A组肠系膜上动脉的CT值、SNR、CNR均显著高于B组(P<0.05);A组、B组肠系膜上动脉SD值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但A组肠系膜上动脉SD值低于B组。两名医师主观评分一致性极好(Kappa值>0.80,P<0.05),A组图像主观评分(4.65±0.59)高于B组(3.86±0.57)(P<0.05)。结论在相似辐射剂量条件下,能谱CT最佳单能量(65 keV)成像可以显著降低肠系膜上动脉成像对比剂碘摄入量(约26.6%),且可获得优于常规120 kVp肠系膜上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
任占丽雷雨欣张敏陈晓侠张喜荣张喜荣于楠于勇于楠
关键词:能谱CT肠系膜上动脉
一种医学影像读片装置
本实用新型属于读片装置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医学影像读片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方设置有夹板,所述夹板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夹板卡合连接在一起,两个所述夹板之间卡接有医学影片,所述底板上方靠近所述夹板的位置处卡合连接有...
张喜荣郭长义陈静
文献传递
CT能谱成像减少对比剂用量在肝脏增强扫描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能谱CT降低对比剂用量在腹部增强扫描中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50例行腹部增强扫描的患者,排除肝癌、肝硬化等,随机分为2组。A组(25例):行CT能谱增强扫描(个性化选择能谱扫描协议),对比剂用量350 mgI/kg体质量,重建60 keV 40%(ASIR)图像。B组(25例):传统120 kV扫描协议(根据NI 10~5 mm自动选择),对比剂用量500 mgI/kg体质量。2组注射流率依据对比剂总量和总注射时间25 s而定。分别记录2组CT剂量容积指数(CTDIvol)。在120 kV和60 keV图像上分别测量动脉期腹主动脉、门静脉期门脉主干、正常肝实质、竖脊肌的CT值及SD值,并计算相应的对比噪声比(CNR)。测量结果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2组体质量指数无明显差异(P> 0.05)。A组腹主动脉CT值及CNR值和门静脉主干CT值及CNR值均高于B组(均P<0.05)。2组肝实质CT值及C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2组竖脊肌S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CTDIvo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组对比剂碘摄入量较B组约减少22%(P<0.05)。结论:能谱CT在不增加辐射剂量和不影响图像质量的同时可显著减少对比剂碘摄入量。
雷雨欣贺太平张喜荣任占丽马春玲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造影剂
能谱CT最佳单能量成像优化腹腔干动脉图像质量的临床价值
2023年
目的探讨能谱计算机断层扫描(CT)最佳单能量成像优化腹腔干动脉图像质量的临床价值。方法将60例行腹腔干动脉计算机断层血管成像(CTA)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行常规120 kVp扫描,对比剂用量600 mgI/kg,扫描后重建40%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图像;B组行能谱CT扫描,对比剂用量450 mgI/kg,扫描后重建最佳单能量、40%ASIR图像。比较两组患者的辐射剂量和对比剂碘摄入量;比较两组患者的腹腔干动脉CT、标准差(SD)、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值和影像医生主观评分。结果B组的剂量长度乘积、有效辐射剂量、对比剂碘摄入量低于A组(P<0.05);B组的有效辐射剂量和对比剂碘摄入量较A组分别减少约20.29%和28.64%。B组的腹腔干动脉最佳单能量约(65.78±3.15)keV。B组的腹腔干动脉CT、SNR、CNR值及影像医生主观评分高于A组,腹腔干动脉SD值低于A组(P<0.05)。2名影像医生对腹腔干血管主观评分具有很好一致性(Kappa>0.90,P<0.05)。结论与常规120 kVp腹腔干动脉成像相比,能谱CT最佳单能量成像不仅可以降低辐射剂量和对比剂碘摄入量,还可以显著提升图像质量。
任占丽于楠于楠贾永军张喜荣杨创勃于勇贺太平
MR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对肺部良、恶性占位的鉴别诊断价值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探讨MR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对肺部良、恶性占位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40例肺部占位患者(经病理证实良性者14例,恶性者26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行胸部常规序列(T_1WI,T_2WI)及IVIM-DWI检查。并用后处理软件进行后处理,得到良、恶性病变的ADC值、D(扩散系数)、D*(灌注相关扩散系数)、f(灌注分数)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良、恶性占位各参数的差异。结果:肺良性占位ADC值:(1242.22±261.16)×10^(-6) mm^2/s;D值:(1178.0±462.6)×10^(-6) mm^2/s;f值:(0.45192±0.17260);肺恶性占位ADC值:(820.62±238.69)×10^(-6) mm^2/s,D值:(854.6±302.6)×10^(-6) mm2/s,f值:(0.28397±0.14539);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良性占位D*值:(26860±40505)×10^(-6)mm^2/s,肺恶性占位D*值:(22810±37930)×10^(-6) mm^2/s,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部良性病变与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中,IVIM、DWI的参数ADC值、D值及f值有一定临床意义。
师卫华党珊燕洋洋贺太平张喜荣张喜荣段海峰
基于CT图像特征预测肺腺癌Ki-67表达水平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 :探讨基于CT图像特征预测肺腺癌Ki-67表达水平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经病理证实为肺腺癌且行免疫组化Ki-67表达水平检测的患者60例,分为Ki-67低表达组(33例)和Ki-67高表达组(27例)。采用Discovery750HD CT设备进行图像采集,测量2组患者的病灶大小、CT值,并观察肺腺癌的病变位置、发生类型及CT征象。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预测Ki-67表达水平的影响因子,同时绘制ROC曲线联合多指标评价CT图像特征预测Ki-67表达水平的诊断效能。数据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Ki-67低表达组的表达水平为(26.21±10.83)%,Ki-67高表达组的表达水平为(66.67±9.20)%,2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CT图像特征中毛刺征、淋巴结肿大、血管集束征与肺腺癌Ki-67高表达有关(P<0.05),支气管充气征与肺腺癌Ki-67低表达有关(P<0.05),静脉期CT值在2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单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毛刺征、支气管充气征、淋巴结肿大、血管集束征及静脉期CT值是Ki-67表达水平的影响因子。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支气管充气征是Ki-67表达水平的独立保护因子,毛刺征和淋巴结肿大是独立危险因子。ROC曲线联合毛刺征、支气管充气征、淋巴结肿大、血管集束征等征象和静脉期CT值预测Ki-67表达水平的AUC为0.851。结论:CT图像特征中毛刺征、支气管充气征、淋巴结肿大、血管集束征和静脉期CT值可以作为评价肺腺癌Ki-67表达水平的指标,为临床评价肺腺癌增殖活性和生物学行为提供影像学诊断依据。
任占丽张喜荣张喜荣韩冬贺太平
关键词:CT图像特征肺腺癌免疫组化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