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萍
- 作品数:13 被引量:42H指数:2
- 供职机构:长沙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高通量测序在1例剖宫产术后解鸟氨酸拉乌尔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 2023年
- 患者,女,31岁,2022年5月16日因“停经40周+1天,不规律下腹胀半天”入院。既往史:2021年因急性阑尾炎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患者入院后,于2022年5月17日临产,后因“前不均倾位”行中转剖宫产,手术过程顺利。术前半小时予以头孢米诺1g预防感染,术后继续予以头孢米诺1g q8h预防感染;5月19日患者开始出现寒战、发热,当日最高体温39.8℃。查体:全腹无明显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剖宫产手术的腹壁伤口未见红肿和渗液。当日检查结果为,血常规:白细胞(WBC)14.94×109/L,中性粒细胞(N)百分比81.6%;C反应蛋白(CRP)125.6mg/L;降钙素原(PCT)0.06ng/mL。改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5g q8h抗感染治疗,5月20~21日患者体温波动在37.8℃~38.6℃之间。每日查看腹壁伤口,未见红肿、渗液。
- 黄乐杨微涛倪萍周文娟
- 关键词:头孢米诺前不均倾位剖宫产术后
- 一种清宫刮匙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清宫刮匙,涉及妇科工具技术领域,包括:刮匙,包括有主体,后端固定连接金属杆,用于探入子宫内部,施行清宫术;所述金属杆末端外侧套装有可在金属杆外侧滑动的手柄,滑动手柄可以使主体增加操作时探入子宫的深度,...
- 黄利辉倪萍
- 2014年长沙地区已婚健康人群妇科体检结果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了解长沙市已婚育龄妇女妇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发病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在长沙市妇幼保健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9 267名已婚育龄妇女的体检资料,包括妇科检查、妇科彩超、白带常规、乳腺B超、宫颈液基超薄细胞学检查(thinprep cytology test,TCT)、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检查。结果影响我市妇女健康的主要妇科疾病包括:宫颈炎症相关疾病,乳腺疾病,子宫肌瘤,阴道炎,卵巢囊肿等。结论定期妇科体检可有效预防及尽早发现妇科疾病,早诊断早治疗,提高妇女生活质量。
- 倪萍陈卫蓉杨金金
- 关键词:妇科体检
- 宫腔镜联合甲氨蝶呤+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切口妊娠疗效观察被引量:26
- 2016年
-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切口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长沙市妇幼保健院妇科收治的52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14例),观察组采用MTX肌内注射同时口服米非司酮治疗,监测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β-HCG)下降后,再在B超引导下行宫腔镜电切术;对照组患者自愿选择MTX+米非司酮药物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β-HCG下降至正常所需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中36例顺利完成手术,1例因术中大出血止血困难,立即中转开腹行子宫切口修补术,1例术后因阴道流血多行宫腔球囊压迫治疗后阴道流血停止。对照组2例在保守治疗过程中大出血,立即行开腹子宫病灶清除术及子宫修复,3例因保守治疗后β-HCG下降不理想,在MTX治疗2个疗程后行宫腔镜手术。观察组β-HCG下降至正常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腔镜电切联合MTX+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切口妊娠安全有效,优于药物保守治疗。
- 倪萍龙玲范幸
- 关键词:宫腔镜甲氨蝶呤米非司酮子宫切口妊娠
- 经腹腔镜剔除子宫肌瘤75例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LM)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75例(腹腔镜组)与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44例(开腹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下床时间、术后病率、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术后复发率及妊娠率等情况。结果所有手术患者均顺利完成。相比开腹组,腹腔镜组术后排气快,术后下床活动早,发生术后病率低,术后住院时间短,但住院费用高(P〈0.05);2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16-28个月,平均22个月。2组肌瘤复发率及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安全有效、术后恢复快,熟练的手术操作技术以及合理的选择病例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倪萍龙玲段哲琳
- 关键词:子宫肌瘤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
- 宫腔镜联合甲氨蝶呤+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切口妊娠疗效观察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切口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长沙市妇幼保健院妇科收治的52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14例),观察组先应用MTX肌内注射同时口服米非司酮治疗,监测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β-HCG)下降后,再在B超引导下行宫腔镜电切术;对照组患者自愿选择MTX+米非司酮药物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β-HCG下降至正常所需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中36例顺利完成手术,1例因术中大出血止血困难,立即中转开腹行子宫切口修补术,1例术后因阴道流血多行宫腔球囊压迫治疗后阴道流血停止。对照组2例在保守治疗过程中大出血,立即行开腹子宫病灶清除术及子宫修复,3例因保守治疗后β-HCG下降不理想,在MTX治疗2个疗程后行宫腔镜手术。观察组β-HCG下降至正常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腔镜电切联合MTX+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切口妊娠安全有效,优于药物保守治疗。
- 倪萍龙玲范幸
- 关键词:宫腔镜甲氨蝶呤米非司酮子宫切口妊娠
- 射频消融减胎术治疗复杂性双胎的效果分析
- 2022年
- 目的评估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减胎治疗复杂性双胎的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行RFA治疗的9例复杂性双胎孕妇及同期32例无严重并发症的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孕妇临床资料,分析RFA手术效果及对分娩结局的影响。结果9例RFA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1例于手术当天发生死胎,1例术后2周胎膜早破流产,其余7例孕妇均已分娩活婴。RFA术后均未发生出血、感染、羊水渗漏及发热等副作用。两组新生儿平均出生体质量、分娩孕周、早产率、活产率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减胎组中3例剖宫产,剖宫产率低于未减胎组(7.1%,27/31)(P<0.05)。RFA术后新生儿随访至2021年3月,各项生长发育指标均在正常范围。结论RFA安全、微创、可有效改善母胎妊娠结局。
- 倪萍杨微涛李寒梅唐慧赵丽萍
- 关键词:射频消融术并发症
- 剖宫产术中应用B-lynch缝合止血失败的原因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中应用B-Lynch缝合止血失败的原因,从而进一步减少剖宫产产后出血。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1年1月在本院行剖宫产术,因宫缩乏力以B-Lynch缝合作为首选外科止血方法的11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评价B-Lynch缝合的止血效果,分析其止血失败的原因及对策。结果:B-Lynch缝合止血失败的主要原因为子宫下段止血不到位、子宫体积大、肌壁厚导致子宫压迫不到位、胎盘剥离面止血不到位、术中出血速度快等;止血失败组(16例)中流产史、瘢痕子宫、胎盘异常比例均高于止血成功组(96例)(P<0.05),胎盘异常是影响止血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OR=13.626,95%CI3.829~48.496)。结论:B-Lynch缝合止血有其局限性,需合理选择剖宫产术中外科止血方法,流产史、瘢痕子宫、胎盘异常是B-Lynch缝合止血失败的高危因素。
- 黄乐杨微涛彭景倪萍陈秋玲周文娟
- 关键词:B-LYNCH缝合剖宫产产后出血
- 戊酸雌二醇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宫腔粘连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戊酸雌二醇联合地屈孕酮对宫腔粘连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宫腔粘连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于宫腔镜下宫腔粘连电切术后第2天开始服用戊酸雌二醇2 mg,3次/d,共21天,第11天开始加用地屈孕酮片10 mg,2次/d口服,连续3个周期(1个周期为21天)。结果53例患者术后3个月复查宫腔镜45例(84.90%)宫腔形态恢复良好,8例(15.10%)宫腔形态恢复欠佳,再次出现宫腔粘连;月经恢复正常者38例(71.69%),10例(18.87%)月经较术前增多,但较正常偏少,5(9.44%)例仍闭经。服用戊酸雌二醇患者4例出现乳房胀痛,无明显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无明显异常。结论戊酸雌二醇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宫腔粘连安全有效。
- 倪萍龙玲范幸
- 关键词:宫腔粘连宫腔镜戊酸雌二醇地屈孕酮
- 低分子肝素联合间苯三酚治疗妊娠晚期羊水过少的临床效果
- 2023年
-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间苯三酚治疗妊娠晚期羊水过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长沙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0例妊娠晚期羊水过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低分子肝素以及间苯三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治疗前,两组羊水指数(AFI)、最大羊水池深度(AFD)、脐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和舒张期末血流速度比值(S/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FI、AFD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S/D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T、APTT和TT均长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间苯三酚治疗妊娠晚期羊水过少的临床效果显著,可增加患者羊水量,改善患者血流指标与凝血功能。
- 彭景杨微涛倪萍
-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间苯三酚宫内妊娠妊娠晚期羊水过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