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伍俊

作品数:5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爱尔眼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内障
  • 3篇白内障
  • 2篇术后
  • 1篇地塞米松
  • 1篇血糖
  • 1篇炎症
  • 1篇炎症反
  • 1篇炎症反应
  • 1篇炎症因子
  • 1篇预防白内障
  • 1篇增生
  • 1篇增生性糖尿病...
  • 1篇针头
  • 1篇植入
  • 1篇视功能
  • 1篇视功能恢复
  • 1篇视网膜
  • 1篇视网膜病
  • 1篇视网膜病变
  • 1篇术后炎症

机构

  • 5篇爱尔眼科医院

作者

  • 5篇伍俊
  • 3篇黄海涛
  • 2篇文智伟
  • 1篇陈忠平

传媒

  • 2篇中华眼外伤职...
  • 1篇哈尔滨医药
  • 1篇临床眼科杂志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8
  • 3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应用自制麻醉针头经筋膜囊球后麻醉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观察应用自制麻醉针头经眼球筋膜囊(tenon囊)行双路球后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对照研究。选择永州爱尔眼科医院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行23 G玻璃体切除术球后麻醉者147例(147眼)为研究对象,均采用睫状神经节阻滞麻醉联合滑车神经阻滞麻醉(即双路球后麻醉)。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利用常规5号细长针头经皮肤面麻醉方法为对照组,72例(72眼);利用专利针头经tenon囊麻醉方法为观察组,75例(75眼)。观察记录麻醉操作时间、麻醉起效时间、眼眶压评估、眼球制动测定、疼痛6节点评估、麻醉中不良反应及并发症、麻醉术后4 h后遗效应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麻醉后间接眶压分别为(53.89±1.18)mmHg和(62.85±1.16)mmHg(1 mmHg=0.133 k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麻醉中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包括眼睑淤血(P=0.012)、追加麻醉(P=0.007)、一过性黑朦(P=0.0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在麻醉术后4 h后遗效应出现上睑下垂(P=0.006)、复视(P=0.001)、术眼疼痛(P=0.001)、患者自我满意度(P=0.005),术者满意度(P=0.043)等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麻醉操作时间分别为(2.09±0.06)min和(2.06±0.06)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起效时间分别为(3.10±0.06)min和(3.18±0.07)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麻醉后2 min、4 min、6 min及术毕之间眼球制动效果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疼痛程度在6节点之间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自制麻醉针头经筋膜囊行双路球后麻醉相较常规球后麻醉患者眶压控制理想,麻醉风险及并发症少,患者及术者满意度高。
黄海涛葛正威肖霞伍俊王会红胡艳玲陈忠平
关键词:玻璃体切除术TENON囊
维脑路通联合地塞米松球周注射治疗白内障术后角膜水肿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评价维脑路通联合地塞米松球周注射治疗白内障术后角膜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白内障晶状体超声乳化术后严重角膜水肿198例(200眼)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后者在前者基础上加用球周注射维脑路通联合地塞米松。观察两组各100眼角膜水肿消退的时间及术后1、3、5、7d角膜恢复透明的眼数,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角膜水肿消退的时间短,术后1d:角膜水肿患眼100眼对100眼,无差异;术后3d:45眼对15眼,t=21.43;术后5d:66眼对32眼,t=23.13;术后7d:82眼对45眼,t=29.53;均为P〈0.005。从术后3d起角膜恢复透明的眼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维脑路通和地塞米松对白内障术后角膜水肿恢复有较好的疗效。
伍俊文智伟黄海涛
关键词:角膜水肿地塞米松维脑路通球周注射
普拉洛芬联合地塞米松滴眼液预防白内障术后炎症反应被引量:15
2018年
目的探讨普拉洛芬联合地塞米松滴眼液预防白内障术后炎症反应的效果。方法选取行单眼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80例(80眼),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术后24 h采用普拉洛芬联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预防炎症,对照组术后24 h单纯采用普拉洛芬滴眼液预防炎症。比较2组术后1、7、14、21 d眼部症状、体征积分,前房闪辉值,炎性因子水平及炎症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术后7、14、21 d眼部症状、体征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实验组术后7、14、21 d前房闪辉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实验组术后7、14、21 d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实验组炎症反应发生率6. 67%,显著低于对照组26. 67%(P <0. 05)。结论普拉洛芬联合地塞米松滴眼液预防白内障患者术后炎症反应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眼部症状、体征,控制炎症因子水平。
伍俊
关键词:白内障炎症因子炎症反应
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房水细胞因子的改变及与血糖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患者房水细胞因子的改变及与血糖的相关性。方法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PDR患者的临床资料,列为观察组。另纳入单纯性年龄相关白内障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共纳入观察组43例,对照组32例。观察组空腹血糖(FB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11.040,P<0.001)。观察组患者房水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4.984,P<0.001)。观察组患者房水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18.860,P<0.001)。Pearson相关性检验显示观察组患者FBG水平与房水VEGF及TNF-α水平均呈现显著正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PDR患者房水高表达VEGF及TNF-α且与血糖水平正相关。
伍俊文智伟黄海涛
关键词: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空腹血糖房水
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的疗效及视功能恢复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的疗效及其视功能恢复。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白内障患者90例为观察对象(共99只眼),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常规人工晶体植入术)与观察组(显微镜下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对比两组术后视力情况、屈光度数偏差值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后观察组视力恢复有效率为96.08%,明显大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仅5例出现屈光度数偏差>±0.50D,占总数的9.80%,明显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结论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疗效较好,术后视功能恢复较好且恢复时间短,值得推广应用。
伍俊
关键词:白内障高度近视超声乳化晶状体植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