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航

作品数:10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领域

  • 8篇建筑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5篇建筑
  • 4篇木结构
  • 3篇墙体
  • 2篇大型施工机械
  • 2篇碉房
  • 2篇修缮
  • 2篇修缮加固
  • 2篇预制
  • 2篇预制装配
  • 2篇预制装配式
  • 2篇增层
  • 2篇增层改造
  • 2篇增层结构
  • 2篇施工机械
  • 2篇素混凝土
  • 2篇砌体
  • 2篇柱下
  • 2篇柱下独立基础
  • 2篇装配式
  • 2篇混凝土

机构

  • 10篇四川省文物考...
  • 7篇西南科技大学
  • 1篇四川省建筑设...

作者

  • 10篇崔航
  • 4篇褚云朋
  • 1篇古松
  • 1篇丛宇

传媒

  • 1篇四川文物
  • 1篇建筑经济
  • 1篇山西建筑
  • 1篇城市地理
  • 1篇科技视界

年份

  • 1篇2023
  • 5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城市与建筑的非文本阐释——以西安部分建筑为例浅评唐风建筑对西安城市文化的传承与流失
2015年
建筑是人类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不同的建筑受到地理、历史、文化、经济等多个方面因素的影响而有着各自的特点。城市的发展促进建筑的不断改进,而建筑则沉淀了每一座城市的历史。本文通过对西安部分"新唐风"建筑进行举例评析,并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对建筑与城市文化的传承进行了思考与评判。
崔航
一种预制装配式型钢混凝土柱下独立基础
本申请提供一种预制装配式型钢混凝土柱下独立基础,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自凝结素混凝土垫层、水泥砂浆找平层、底层型钢混凝土预制块、中层普通混凝土预制块、上层普通混凝土预制块、预制钢垫板;在预制钢垫板上垂直焊接有预制钢柱;所述自...
崔航唐飞宋艺古松褚云朋翟文娟彭丰
一种预制装配式型钢混凝土柱下独立基础
本申请提供一种预制装配式型钢混凝土柱下独立基础,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自凝结素混凝土垫层、水泥砂浆找平层、底层型钢混凝土预制块、中层普通混凝土预制块、上层普通混凝土预制块、预制钢垫板;在预制钢垫板上垂直焊接有预制钢柱;所述自...
崔航唐飞宋艺古松褚云朋翟文娟彭丰
文献传递
四川德阳市旌阳宝峰寺调查简报
2022年
旌阳宝峰寺位于四川省德阳市,坐西向东,今占地面积近1800平方米。2020年5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对旌阳宝峰寺开展现场调查,对建筑整体进行航拍、测绘。旌阳宝峰寺至迟于清康熙年间建成,现存主要建筑为咸丰、光绪年间所建,包括前殿(牛王殿)、正殿(大佛殿)、南配殿(娘娘殿)、北配殿(龙王殿)等,其大木梁架和木装修大部分保持清代原貌,并保留题记26条、楹联6副、墓碑1通、石匾2通、修桥碑1通及彩画、壁画30余幅,种类丰富,要素齐全,工艺考究,是研究宝峰寺营造史、地方宗教史和民俗史的宝贵实物证据,具有重要价值。
崔航胡小俊(绘图)张应维(文/绘图)廖树伟(绘图)潘文军胡小俊
关键词:清代
古木结构榫卯节点抗震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榫卯连接是传统木结构极具特色的营造技艺。榫卯节点“刚柔相济”,具有半刚性的连接特性,使得古木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文章根据古木结构的震害调研,得到了木结构的地震破坏主要表现为榫卯节点拔榫及构架倾斜,在此基础上,归纳了不同木结构梁柱榫卯节点的抗震性能。
崔航施毕新丛宇蓝迪
关键词:古建筑木结构榫卯节点抗震性能
遗址公园数字化建设发展趋势研究
2023年
随着信息数字技术的成熟和普及,传统遗址公园建设和管理方式逐渐被淘汰,数字化技术等在遗址公园建设中应用逐渐广泛,进一步扩大遗址公园的影响力,延长遗址的生命力。运用文献统计方法对国内外遗址公园数字化建设相关文献进行处理,重点从遗址公园的数字化展示、导览系统、管理运营、数据库构建四个方面阐述其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最后对数字技术在遗址公园建设中的意义、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为遗址公园的数字化提供研究支撑。
张毅柴铁锋崔航赵华杨柳青
关键词:遗址公园数字化
一种藏羌建筑砌体碉房采用木结构增层改造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藏羌建筑砌体碉房采用木结构增层改造方法,涉及房屋建造技术领域,包括至少一个木柱,每个木柱下端均设有凸榫;还包括植入到墙体内的第一锚筋和钻设在墙体顶部的榫槽,且凸榫植入在榫槽内,第一锚筋与木柱或凸榫固定。本...
崔航褚云朋王思琪唐飞古松姚军刘虹蓝迪陈雪琴
文献传递
一种碉楼石砌墙体加固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碉楼石砌墙体加固装置,涉及建筑工程修缮加固技术领域,包括两端分别植入墙体裂缝两侧或两端共同植入两个墙体的扒锯;还包括外挂在墙体外壁上的钢板网,钢板网的四周设有用于植入墙体内的锚筋、短筋或拉结筋中的其中...
崔航褚云朋唐飞古松姚军王思琪丛宇施必新孙美玲宋艺
文献传递
古建筑木结构修缮加固技术研究被引量:12
2022年
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和演变,古建筑木结构已成为我国乃至世界建筑艺术中的宝贵遗产。对古建筑木结构常见破坏形式进行了阐述,如腐朽、虫蛀、开裂、拔榫、弯垂等。在此基础上,归纳了木结构传统修复加固技术,如对糟朽构件采用剔补、墩接等方法,对开裂构件采用嵌补法,对发生拔榫破坏的榫卯节点用铁件拉结,对弯垂构件进行压平、支顶等方法;总结了现代加固技术,将加固对象按照主要受力构件加固分为木梁、木柱及榫卯节点等,并从性能方面分析采用纤维复合材料等现代加固技术对主要受力构件的加固效果。
崔航施毕新褚云朋古松
关键词:古建筑木结构加固技术
一种藏羌建筑砌体碉房采用木结构增层改造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藏羌建筑砌体碉房采用木结构增层改造方法,涉及房屋建造技术领域,包括至少一个木柱,每个木柱下端均设有凸榫;还包括植入到墙体内的第一锚筋和钻设在墙体顶部的榫槽,且凸榫植入在榫槽内,第一锚筋与木柱或凸榫固定。本...
崔航褚云朋王思琪唐飞古松姚军刘虹蓝迪陈雪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