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璐

作品数:10 被引量:20H指数:4
供职机构: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重症
  • 3篇通气
  • 3篇机械通气
  • 2篇机械通气患者
  • 2篇急性
  • 1篇蛋白
  • 1篇婴幼
  • 1篇婴幼儿
  • 1篇预后
  • 1篇早期康复
  • 1篇镇静镇痛
  • 1篇镇痛
  • 1篇支气管
  • 1篇支气管炎
  • 1篇治愈
  • 1篇三联雾化
  • 1篇手术
  • 1篇术后
  • 1篇竖脊肌
  • 1篇体外膈肌

机构

  • 10篇郑州市第七人...

作者

  • 10篇李璐
  • 3篇曾东
  • 2篇郑华
  • 2篇王金亮
  • 2篇郑鸿翔
  • 1篇张绵
  • 1篇穆迪

传媒

  • 2篇实用中西医结...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广东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甘肃医药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社区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重PCR在急诊创伤后脓毒症患者病原体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在急诊创伤后脓毒症患者病原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确诊的80例急诊创伤后脓毒症患者设为脓毒血症组,并选取同期80例健康体检人群的血液标本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血培养和多重PCR检测。比较两种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及检测速度。观察患者的病原体分布。结果两种检测方法对于对照组均未检出阳性;对于脓毒血症组,血培养检测阳性62例,阳性率为77.50%,多重PCR检测阳性72例,阳性率为90.00%,多重PCR检测阳性率高于血培养(P<0.05)。血培养检测时间为29.63±1.32h,多重PCR检测时间为(5.98±0.48)h,多重PCR的检测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多重PCR检测的灵敏度为98.39%,特异度为27.78%,阳性预测值为0.824,阴性预测值为0.833。在血培养检出的62例阳性病例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26株(41.94%)、铜绿假单胞菌14株(22.58%)、表皮葡萄球菌10株(16.13%)、鲍曼不动杆菌12株(19.35%)。结论多重PCR在急诊创伤后脓毒症患者病原体检测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检测时间较血培养短,可在短时间内对病原体进行快速检测,对临床用药方案给予指导。
王真珍李璐唐苏予
关键词:急诊创伤脓毒症病原体检测
血清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半乳糖凝集素-3水平与老年COPD合并ARD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2025年
目的探讨血清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半乳糖凝集素-3(Gal-3)水平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19年2月至2023年10月期间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332例老年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并发ARDS分为合并组130例和未合并组202例,合并组患者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30例、中度组66例和重度组34例,比较合并组和未合并组患者以及合并组中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者的血清SIRT1、Gal-3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血清SIRT1、Gal-3水平与老年COPD合并ARD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根据合并组患者住院28 d内的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41例和死亡组89例,比较存活组和死亡组患者的SIRT1、Gal-3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SIRT1、Gal-3对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结果合并组患者的血清SIRT1水平为(0.81±0.28)ng/mL,明显低于未合并组的(1.25±0.39)ng/mL,血清Gal-3水平为(22.25±7.68)ng/mL,明显高于未合并组的(17.51±6.88)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中度组和轻度组患者的血清SIRT1水平依次升高[(0.46±0.27)ng/mL、(0.81±0.31)ng/mL、(1.21±0.35)ng/mL],而血清Gal-3水平依次下降[(27.15±7.57)ng/mL、(22.74±6.98)ng/mL、(15.62±5.02)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法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IRT1水平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0.624,P<0.001),而血清Gal-3水平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574,P<0.001);死亡组患者的血清Gal-3水平为(26.35±6.75)ng/mL,明显高于存活组的(20.36±5.84)ng/mL,血清SIRT1水平为(0.68±0.27)ng/mL,明显低于存活组的(0.87±0.37)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肺内型ARDS、APACHEⅡ评分升高、血清Gal-3�
李璐王金亮葛须鑫
关键词:老年半乳糖凝集素-3病情严重程度预后
米诺环素与替加环素治疗重症肺炎患者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既往呼吸机相关性重症肺炎患者的治疗获益不佳,多为单药治疗。本研究探讨米诺环素与替加环素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所致呼吸机相关性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以指导临床对该类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选取2018-02-01-2019-04-01在本院就诊的70例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所致呼吸机相关性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性别、年龄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表组间匹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联合米诺环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联合替加环素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为(2.10±0.21)ng/L,低于对照组的(3.40±0.37)ng/L,t=18.078,P<0.001;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为(14.26±3.27)mg/L,低于对照组的(17.92±4.39)mg/L,t=3.956,P<0.001;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为(6.94±3.27)mg/L,低于对照组的(10.42±4.61)mg/L,t=3.643,P<0.001。观察组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水平为(1.28±0.37)g/L,高于对照组的(1.03±0.31)g/L,t=2.813,P=0.006;IgG水平为(12.23±1.59)g/L,高于对照组的(10.66±1.64)g/L,t=3.064,P=0.003;IgA水平为(2.10±0.20)g/L,低于对照组的(2.30±0.37)g/L,t=4.066,P<0.001。结论与米诺环素相较而言,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所致呼吸机相关性重症肺炎患者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联合替加环素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减少炎症反应的发生。
李璐王真珍唐苏予
关键词: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米诺环素替加环素
体外膈肌起搏联合早期康复对机械通气患者竖脊肌面积及脱机时间的影响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 探讨体外膈肌起搏联合早期康复对机械通气患者竖脊肌面积及脱机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接受治疗的机械通气患者11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5)和对照组(n=55)。对照组给予常规和早期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体外膈肌起搏治疗。观察两组脱机成功率、竖脊肌面积变化等。结果 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分别为(11.43±2.01)d和(20.20±2.54)d,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1次脱机成功率为70.91%,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竖脊肌面积、吸气末膈肌厚度、呼气末膈肌厚度和膈肌移动度分别为(2 101.18±333.40)mm2、(3.16±0.81)mm、(2.20±0.90)mm和(1.89±0.40)cm,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转出ICU时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气道峰压、呼气压力和气道阻力分别为(44.40±9.12)mmHg、(23.39±6.89)cmH_(2)O、(18.29±6.04)cmH2O和(27.82±6.68)cmH_(2)O·L-1·s-1,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动脉血氧分压(PaO_(2))为(67.76±9.15)mmHg,氧合指数为(248.24±10.27)mmHg,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27%,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体外膈肌起搏联合早期康复有助于机械通气患者脱机成功,缩短脱机时间,减少竖脊肌面积损失,改善动脉血气指标和呼吸参数。
唐苏予郑华曾东郑鸿翔王真珍李璐孙雯雯陈光辉
关键词:体外膈肌起搏早期康复机械通气
ICU急危重症患者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分析
2020年
目的:探讨ICU急危重症患者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ICU收治的急危重症患者185例,采用ICU意识模糊评估法对ICU患者是否发生谵妄进行评估,72例发生谵妄(观察组),113例未发生谵妄(对照组)。分析谵妄的危险因素。结果:年龄≥65岁、高血压病史、术后ICU停留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是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65岁、高血压史、术后ICU停留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是ICU患者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应针对危险因素评估ICU患者谵妄的风险,采取相应措施,降低ICU患者谵妄发生率。
张绵曾东李璐
关键词:ICU急危重症患者谵妄
三联雾化吸入疗法对成人重症哮喘急性发作的效果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三联雾化吸入疗法治疗成人重症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9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04例成人重症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2例。研究组采用三联雾化吸入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8.08%,高于对照组的82.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咳嗽、呼吸困难和哮鸣音等症状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咳嗽、呼吸困难和哮鸣音等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三联雾化吸入疗法治疗成人重症哮喘急性发作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李璐
关键词:急性发作
气压式功率超声迅速治愈婴儿急性毛细支气管炎1例报告被引量:1
2015年
本研究应用气压式功率超声实验治疗,发现应用90 s,能迅速缓解患儿临床症状并治愈。该患儿先后2个月内发病2次,均如此治愈,未用其他药物治疗。如果功率超声通过以后的研究确实有效,将为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
王金亮葛须鑫穆迪李璐
关键词:毛细支气管炎婴幼儿
膈肌移动度联合膈肌浅快呼吸指数在机械通气患者撤机中的应用
2023年
目的探讨膈肌移动度(diaphragm mobility,DD)联合膈肌浅快呼吸指数(diaphragmatic superficial fast breathing index,D-RSBI)在机械通气患者撤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研究,选择2021年4月—2022年4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综合ICU科接受机械通气>48 h的患者,在患者进行自主呼吸试验(SBT)30 min时,使用超声测量DD,评估患者膈肌功能;记录患者呼吸频率(RR)、潮气量(VT)以及其他生理参数,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DD与D-RSBI以及两者联合在机械通气撤机中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机械通气患者60例,其中撤机成功为41例(68.33%),撤机失败为19例(31.67%)。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以及V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撤机成功组RR、RSBI、D-RSBI、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均低于撤机失败组(P<0.05),撤机成功组的DD高于撤机失败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D、D-RSBI均是影响撤机成功的独立因素(OR>1,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DD、D-RSBI预测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成功的AUC均>0.7,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且两者联合AUC高于两者单独预测。结论DD联合D-RSBI可以有效预测机械通气撤机情况,进一步改善患者撤机结局。
郑华王真珍李璐
关键词:机械通气浅快呼吸指数
机械通气重症患者实施以浅镇静为目标导向性的程序化镇静镇痛的效果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重症患者实施以浅镇静为目标导向性的程序化镇静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重症医学科2018年1月~2019年8月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行常规药物镇静镇痛,观察组实施以浅镇静为目标导向性的程序化镇静镇痛。比较两组镇静药物使用剂量、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及通气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丙泊酚、右美托咪啶给药剂量低于对照组,机械通气、ICU入住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通气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9.09%.低于对照组的3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浅镇静为目标导向性的程序化镇静镇痛能够减少重症监护患者镇静药物使用剂量,缩短通气时间,使患者尽快恢复自主呼吸。
李璐
关键词:机械通气重症
颅脑术后继发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膜联蛋白A2和S100钙结合蛋白A10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2024年
目的探讨颅脑术后继发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膜联蛋白A2(Annexin A2)和S100钙结合蛋白A10(S100A10)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收治的颅脑术后继发颅内感染患者120例为试验组,选取同期颅脑术后未感染的12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脑脊液中Annexin A2、S100A10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Annexin A2、S100A10与各临床指标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颅脑术后继发颅内感染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nnexin A2、S100A10水平对颅脑术后继发颅内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试验组的糖尿病占比、脑脊液渗漏占比、血乳酸脱氢酶(LDH)、脑脊液中Annexin A2及S100A10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中Annexin A2与S100A10、血LDH水平呈正相关,S100A10水平与LDH水平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脑脊液渗漏、血LDH、脑脊液中Annexin A2和S100A10均是颅脑术后继发颅内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脑脊液中Annexin A2、S100A10水平单独预测及二者联合预测颅脑术后继发颅内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8、0.768、0.865,其中联合预测AUC大于二者单独预测(P<0.05)。结论颅脑术后继发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中Annexin A2、S100A10表达水平升高,是颅脑术后继发颅内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二者联合预测价值较高。
曾东李璐郑鸿翔王真珍
关键词:颅脑手术颅内感染膜联蛋白A2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