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兰
- 作品数:7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安徽省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膀胱粘膜下平滑肌瘤1例MRI表现回顾性分析并文献复习
- 目的 分析膀胱粘膜下平滑肌瘤MRI表现,提高对该病的影像学征象的认识,并提高该病的术前诊断准确率. 方法 3.0T MRI诊断膀胱粘膜下平滑肌瘤1例报道,仔细观察其MRI表现,获取病理证实并回顾、复习相关文献,归纳、总结...
- 陈玉兰王传彬董江宁
- 关键词:平滑肌瘤
- 良恶性外周神经鞘瘤扩散加权成像及MRI征象分析
- 方梦诗董江宁王传彬李乃玉陈玉兰
- 能谱CT最佳单能量成像优化甲状腺结节图像质量的研究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探讨能谱CT最佳单能量成像优化甲状腺结节图像质量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5例129个甲状腺结节的患者,术前均行颈部能谱CT双期增强扫描,得到动、静脉期的70 keV和最佳单能量(Opti keV)图像。分别对两组图像质量进行客观评价(测量图像的噪声和对比噪声比)和主观评价(5分量表),采用Wilcoxon配对秩和检验,比较两组间的差异。并采用配对卡方检验比较两组图像在甲状腺结节的边界、结节包膜完整强化环、包膜节段性缺损("残圈征")、微钙化四个征象显示率的差异。结果共检出129个结节,其中良性结节66个,恶性结节63个。动脉期Opti keV为61.16±5.07 keV,静脉期Opti keV为61.87±4.28 keV。动脉期Opti keV为61.16±5.07 keV,静脉期Opti keV为61.87±4.28 keV。动、静脉期中,Opti keV组的噪声、对比噪声比和主观评分均明显高于70 keV组(P均=0.00)。Opti keV组在甲状腺结节边界、微钙化、包膜完整强化环、包膜节段性缺损四个征象的显示率均明显高于70keV组(P均=0.00)。结论能谱CT最佳单能量成像显著提高甲状腺结节图像的主客观评价,优化图像质量,有利于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
- 吴瑶媛董江宁曹锋张萍王裴培陈玉兰
- 关键词:能谱成像甲状腺结节
- 数字化乳腺X线三维立体定位术在临床触诊阴性病灶的应用价值
- 目的 探讨应用全数字化乳腺X 线摄影引导下三维立体定位术对可疑恶性而临床触诊阴性病灶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美国GE 公司乳腺Senographe 2000DS 型全数字化钼铑双靶乳腺X线机及数字化立体穿刺定位系统。
- 陈玉兰董江宁
- 157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全数字化X线征象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全数字化X线征象,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收集术前行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检查且术后经病理证实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157例,回顾性分析IDC全数字化X线表现特征。每位患者摄取乳腺头尾位和内外侧斜位(CC位和MLO位),部分加拍切线位、扩大头尾位、乳沟位、90°侧位及点片压迫位。5例加做乳腺MRI。结果 157例IDC的直接征象中,乳腺肿块伴头皮屑状、不定形或蠕虫状微钙化90例(57%);单纯肿块44例(28%);结构扭曲或局部密度增高18例(11%),其中4例伴微钙化;单纯微钙化5例(3%)。本组157例IDC显示间接征象有154例,占98%。IDC有以下间接征象:血管增粗、增多(52/157),导管增粗(45/157),乳晕及皮肤增厚(41/157),乳头凹陷(39/157),乳内或腋前区淋巴结肿大(70/157)。结论乳腺分叶或/和毛刺状肿块及头皮屑状、不定形、蠕虫样、分支杆样微钙化是乳腺IDC的主要X线征象;对于X线主要征象不典型者,需在专业工作站仔细观察间接征象综合分析,可以有效提高术前IDC诊断准确率。
- 陈玉兰董江宁王婷婷吴瑶媛
- 关键词: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 青春期乳腺巨大纤维腺瘤数字化X线与MR表现分析
- 目的 分析青春期乳腺巨大纤维腺瘤的数字化X 线与磁共振成像表现,结合临床病史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进一步认识和诊断准确率.方法 采用美国GE 公司乳腺Senographe2000DS 型全数字化钼铑双靶乳腺X线机及GE Di...
- 陈玉兰董江宁
- 3.0T MRI诊断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1例
- 2015年
- 资料患者,女性,45岁。半年前无诱因大便时伴鲜血,疑为痔疮,经对症处理后好转。此后反复出现血便,近来血便次数增多、出血量增大,体重明显减轻。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11.06 mmol/L、三酰甘油(甘油三酯)2.26 mmol/L,血常规、肝肾功能、癌胚抗原、凝血常规及大小便常规未见异常。肠镜所见:直肠距肛门约5cm处见一隆起,高约2.5 cm,表面光滑,表面血管怒张,触之黏膜下有活动感,
- 陈玉兰吴瑶媛董江宁王婷婷张萍宋德梅
- 关键词:神经内分泌肿瘤凝血常规胃肠道间质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