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庆林
- 作品数:6 被引量:5H指数:2
-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马波沙星在猪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组织液中药代动力学的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本试验通过建立组织笼感染模型,研究马波沙星在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猪组织液中的药代动力学。向组织笼中注射0.5 mL对数期多杀性巴氏杆菌(5×10~8CFU/mL),感染后第24小时,对猪按体重单剂量肌内注射1.0 mg/kg和2.5 mg/kg马波沙星,按预定的时间点采集组织液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组织液中马波沙星的浓度。用Win Nonlin5.2.1软件提供的非房室模型处理组织液药物浓度-时间数据。结果,不同剂量给药的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如下:1 mg/kg剂量给药:t_(max)=4 h±1.41 h,C_(max)=0.30 g/mL±0.06g/mL,AUC=9.96 g/mL·h±1.54 g/mL·h,t_(1/2β)=22.92 h±6.83 h;2.5 mg/kg剂量给药:t_(max)=5 h±1.41 h,C_(max)=0.71 g/mL±0.09 g/mL,AUC=21.06 g/mL·h±3.69 g/mL·h,t_(1/2β)=20.91 h±8.57 h。结果表明,马波沙星在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猪组织液中的峰浓度较高,达峰时间较慢,消除半衰期较长。
- 曾庆林苏佳万鹏裴鹏飞韩东东曾振灵
- 关键词:药代动力学多杀性巴氏杆菌组织液
- 马波沙星在牛感染多杀性巴氏杆菌组织笼模型中的药动/药效学研究
- 本研究在皮下埋置组织茏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马波沙星在牛感染多杀性巴氏杆菌组织笼模型的药动/药效学研究。选用18头健康的犊黄牛,随机分成8个剂量试验组,每组2头,另选2头健康的犊黄牛作为空白对照组。当感染组织笼多杀性巴氏杆...
- 曹长福黄显会丁焕中孙美珍卢燕曾庆林刘伟曾振灵
- 文献传递
- 肌注马波沙星在犊黄牛体内的药动学及半体内抗菌后效应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旨在研究单次肌内注射马波沙星在犊黄牛体内的药动学及马波沙星对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抗菌后效应。选用5头健康犊黄牛按体重以2mg·kg-1的剂量给药,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马波沙星的血药浓度,使用WinNolin6.2药物动力学软件提供的非房室模型处理血药浓度-时间数据。并测定马波沙星对多杀性巴氏杆菌在预定时间点收集血清中的抗菌后效应(PAE)。马波沙星在犊牛血清中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2.04μg·mL-1、Tmax0.83h、AUC15.03h·μg·mL-1、AUMC138.67h·h·μg·mL-1、MRT9.17h、t1/2β9.00h、Vd1.80L·kg-1、CL/F0.14L·(h·kg)-1。当血清中马波沙星浓度大约在2MIC、4MIC、8MIC时,其PAE的值分别为1.90、2.65、3.50h。结果表明,犊牛肌注马波沙星后,吸收相对较为迅速,分布广泛,消除缓慢;对多杀性巴氏杆菌在血清中具有较长的抗菌后效应,且与暴露药物呈明显的浓度依赖性。
- 曹长福孙美珍卢燕曾庆林刘伟曾振灵
- 关键词:多杀性巴氏杆菌抗菌后效应
- 泰地罗新注射液在猪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 【目的】研究泰地罗新注射液在健康猪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点。【方法】选用8头健康的杜洛克×长白×约克夏杂交猪,公母各半,8周龄左右,平均体重为16.3±0.66 kg。进行单剂量肌内注射泰地罗新注射液(英特威国际有限公司生产...
- 孙美珍曹长福刘伟曾庆林曾振灵
- 关键词:药代动力学
- 文献传递
- 泰地罗新药动学研究进展
- 概述了泰地罗新用于治疗猪与牛呼吸系统疾病的药动学研究;泰地罗新是第三类动物专用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其吸收快,达峰时间短,生物利用度高,消除半衰期长,药效持久,与其它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相比有一定的优势;经肌注或皮下注射给药后...
- 曾庆林李晓虹卢燕曾振灵
- 关键词:药动学呼吸系统疾病
- 文献传递
- 比较细菌接种量和单点突变引起麻保沙星药效降低的区别
- 【目的】比较金黄色葡萄球菌接种量和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决定区单点突变引起的麻保沙星药效降低的区别,探究清除较大接种量的细菌所需药物浓度是否大于MPC。【方法】构建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 grlA等位突变的突变体,采...
- 卢燕李晓红曾庆林梅献曾振灵
- 关键词:麻保沙星金黄色葡萄球菌接种量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