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杰
- 作品数:3 被引量:26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南京军区医学科技创新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全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围术期呼吸系统并发症原因及预防对策被引量:20
- 2016年
- 目的总结全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对呼吸系统的损伤及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病原因,探讨防治策略。方法回顾2012年7月—2013年7月在我科行全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并出现呼吸系统损伤及相关并发症16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术期呼吸系统损伤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病原因和临床特点。结果全组均为全腔镜下食管癌切除+食管-管状胃颈部吻合术,开展腔镜手术初始阶段的5例术中采用双腔支气管插管,其中2例术中发生气管、支气管损伤,在腔镜下完成修补,术后康复;后期行手术的11例均在单腔气管插管+人工气胸下实施手术,均未发生气管损伤。全组无中转开胸及开腹手术。本组术后14例出现并发症,其中声音嘶哑并肺部感染3例,经喉镜检查证实为左侧声带麻痹,予保守治疗后康复出院;乳糜胸伴大量胸腔积液3例,其中1例予保守治疗,2例再次于胸腔镜下结扎胸导管,均成功治愈;单纯肺部感染4例,予抗感染治疗后痊愈;严重肺部感染并呼吸功能衰竭4例,均行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其中1例予保守治疗痊愈,余3例合并吻合口瘘,经食管瘘口及胸管引流治愈,1例最终因并发气管-食管瘘救治无效死亡。结论呼吸系统损伤是全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围术期主要并发症,围术期雾化、术中单腔气管插管+人工气胸、注意神经保护等措施是预防损伤的关键。
- 董国华姚圣吴海卫李宗杰刘灿辉孙磊
- 关键词:食管肿瘤胸腔镜检查腹腔镜检查
-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体外循环肾炎症反应的影响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均对肾损伤炎症反应有保护和修复作用,但两者联合应用保护CPB所致肾炎症反应少见报道。文中观察重组人EPO联合BMSCs移植对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大鼠肾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n=8):假手术组、CPB组、EPO组、BMSCs组、EPO+BMSCs组,假手术组只建立CPB模型,不行CPB,其余4组均行CPB,流量100 m L/(kg·min)转流并维持1 h,转流后BMSCs组经颈静脉输注BMSCs1.5×106;EPO组颈静脉注射EPO 3000IU/kg;EPO+BMSCs组EPO、BMSCs联合应用;CPB组和假手术组颈静脉输注相同容量的等渗盐水。转流结束后24 h麻醉处死实验动物,检测大鼠血清中肌酐(Cr)、尿素氮(BUN)含量;采用HE染色观察肾组织形态;ELISA法测定血清IL-6、IL-10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中TNF-α、IGF-1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CPB组大鼠血清Cr、BUN、IL-6、IL-10和肾组织中TNF-α表达量均升高,而IGF-1表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PO、BMSCs和EPO+BMSCs组血清Cr、BUN水平、IL-6、肾组织中TNF-α均较CPB组下降,而IL-10、肾组织中IGF-1水平较CPB组升高(P<0.05),EPO+BMSCs组血清Cr[(30.26±0.11)μmol/L]、BUN[(6.69±0.20)mmol/L]、IL-6[(401.7±6.8)pg/m L]水平低于EPO组[(42.76±2.24)μmol/L、(9.47±0.50)mmol/L、(533.7±7.0)pg/m L]和BMSCs组[(43.84±3.03)μmol/L、(8.80±0.32)mmol/L、(609.4±6.1)pg/m L],而EPO+BMSCs组IL-10水平[(1055.2±2.8)pg/m L]高于EPO组[(535.1±3.0)pg/m L]和BMSCs组[(544.7±2.6)pg/m 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PO和BMSCs对大鼠CPB肾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效果好于单一使用EPO或BMSCs,减轻CPB对肾的炎症反应可能是其保护机制。
- 刘凯李宗杰吴海卫王常田许飚李德闽
- 关键词:体外循环肾损伤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 大鼠体外循环脏器损伤模型的建立
- 2016年
- 目的快速、简便建立大鼠体外循环(CPB)脏器损伤模型,为研究CPB术后变化提供稳定、经济的实验平台。方法 20只成年雄性SD大鼠,平均体质量(288.8±26.1)g,随机均分为sham组和CPB组,sham组仅实施右侧颈外静脉、双侧股动脉穿刺,CPB组实施穿刺插管并建立体外循环,在120 m L·kg^(-1)·min^(-1)灌注流量下维持60 min,监测并记录大鼠体质量、血压、血气等结果,分别于术后72 h取2组大鼠血清及肺、肝、肾检测。结果成功建立大鼠体外循环(存活率90%),术中与术后血气指标符合临床实际变化,血清指标及脏器病理显示肺、肝、肾损伤确切。结论本实验模型具有大鼠体质量低、预充液少、无需气管插管、体外管路组成简单等特点,并通过图片展示穿刺及转流方法,极大地简化和降低了建立大鼠CPB模型的难度。该模型术中及术后指标变化与临床实际相符,且大鼠存活率高、脏器损伤确切,因此可作为研究体外循环相关变化和评价治疗策略的可靠平台。
- 李宗杰刘凯李德闽
- 关键词:体外循环脏器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