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原

作品数:13 被引量:71H指数:4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四川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经济管理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森林碳汇
  • 3篇贫困
  • 3篇
  • 2篇影响因素
  • 2篇造林
  • 2篇森林碳汇项目
  • 2篇实证
  • 2篇碳汇项目
  • 2篇农户
  • 2篇扶贫
  • 2篇福利效应
  • 1篇多维贫困
  • 1篇幸福感
  • 1篇中介
  • 1篇中介组织
  • 1篇森林公园
  • 1篇生命周期
  • 1篇生命周期视角
  • 1篇省际
  • 1篇省际面板

机构

  • 1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西南财经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成都市农林科...

作者

  • 11篇胡原
  • 7篇曾维忠
  • 1篇蓝红星
  • 1篇陈光燕
  • 1篇石欢
  • 1篇任彦军

传媒

  • 2篇生态经济
  • 2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农业技术经济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经济地理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林草政策研究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7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农产品微商顾客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2017年
微商模式的便捷性有利于农村特色农产品与市场更好地对接,其顾客满意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农产品微商的发展前景。基于实地考察数据,对农产品微商顾客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是顾客满意度的首要影响因素,农产品依靠微商模式,需提升产品差异性,走中高端品牌道路。
胡原蓝红星石欢
关键词:微商顾客满意度影响因素
2020年后农村相对贫困治理:对象界定与基本思路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界定治理对象、厘清治理思路是开展农村相对贫困治理的基本前提。【方法】基于文献分析,整理2020年后中国农村相对贫困的治理对象与基本思路。【结果】2020年后中国农村相对贫困治理对象的概念已由绝对性向相对性、标签化向概念化、多维度向特殊维度转变,而治理思路也逐渐从特惠型转向普惠型、阶段化转向常规化、重扶持转向重预防。【结论】基于治理对象的多维需求保障不充分、日常生计风险不确定、社会结构障碍不适应等具体表征,探索性地提出兼顾收入相对贫困与能力相对贫困双层标准的农村相对贫困治理对象界定方法,并引入"服务型"农村治理思路,以福利性服务高效保障特殊困难群体的基本福利问题,以基础性服务来防范系统性、区域性和群体性的发展能力受限问题,以防范性服务系统化解临时性风险冲击问题。
胡原胡原
关键词:贫困治理相对贫困
生命周期视角下土地流转对农户家庭消费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研究土地流转对农户家庭消费的影响。【方法】基于CHFS 2013年和2015年两期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方法实证分析土地转入与转出对不同家庭生命周期农户家庭消费的差异化影响。【结果】①土地转入或转出均会对农户家庭消费产生正向影响,且对生活支出、闲暇支出与转移性支出3个方面的影响更加显著;②土地流转对家庭生命周期处于发展期和负担期的农户家庭消费水平影响更大;③土地转入主要通过增加家庭收入、提高家庭风险偏好两条路径影响消费,土地转出则是通过增加家庭收入与储蓄两条路径影响消费。【结论】在关注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的同时,应更加关注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改善。
曾雨柔胡原曾维忠
关键词:土地流转家庭生命周期
精准扶贫提高了贫困户的幸福感吗——基于CLDS数据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0
2022年
精准扶贫是中国新时期农村贫困治理的基本方略,在帮助贫困人口脱贫增收等客观福利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对贫困户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尚不明晰。本文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2014年和2016年两期面板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PSM-DID)模型,评估了精准扶贫对贫困户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运用中介效应模型进一步探究精准扶贫对贫困户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的传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精准扶贫政策总体上提高了贫困户的主观幸福感。(2)通过进一步细分扶贫政策类型得出,瞄准人力资本改善的能力培育型扶贫政策能够显著提高贫困户的主观幸福感,但直接给予经济物质支持的扶贫政策并未对贫困户的主观幸福感产生显著影响。(3)相较于年轻和深度贫困户,精准扶贫对主观幸福感的提升作用在老年贫困户和一般贫困群体中更加显著。(4)从精准扶贫对贫困户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的传导机制分析发现,精准扶贫能够直接帮助贫困户增加经济收入,间接提升其主观社会地位并增强其村庄归属感,进而提升其主观幸福感。
胡原曾维忠蓝红星任彦军
关键词:贫困户主观幸福感
碳汇造林项目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吗?--基于四川县域面板数据的PSM-DID实证研究被引量:25
2020年
林业是重要的碳汇资源,在减缓全球气候变化、改善自然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林业碳汇的重要实现形式,碳汇造林项目兼具生态保护、促进经济发展与贫困减缓等重要功能,其实施成效究竟如何需要进一步验证。为此,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碳汇造林项目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理,利用2000—2016年四川47个县域的面板数据,采用PSM-DID模型估计了碳汇造林项目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平均效应和动态效应,并对其影响机理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①碳汇造林项目的实施显著地促进了地区实际GDP和人均实际GDP的增长,这一结论在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②囿于项目周期较长,此促进作用在短期内尚不能立竿见影,具有明显的滞后效应,且实施的时间越长,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越大;③碳汇造林项目主要通过优化当地产业结构、提高居民储蓄率、提升地区政府财政收支水平等途径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因此,为更好地发挥碳汇造林项目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应继续拓展碳汇造林项目的覆盖区域,加大专项投资力度,引导碳汇造林项目向生态脆弱的深度贫困地区倾斜;在更加注重碳汇造林项目的长期效应的同时,应建立完善项目运行的长效稳定机制,防范潜在的自然与市场风险,保障项目对地区经济发展的长期驱动力;加快改善地区的融资环境,鼓励居民和企业将储蓄和融资能力有效转化为投资能力,充分依托碳汇造林项目促进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
胡原胡原
关键词:双重差分
劳动力资本、经济资本与森林公园旅游发展——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基于2008—2017年中国31个省区的面板数据,全面解析我国各省森林公园劳动力资本、经济资本及其它影响因素对森林公园旅游的带动作用,对我国港澳台外31省市区(包括省、直辖市、自治区)森林公园的旅游业进行GMM回归分析,然后引入滞后变量分别分析劳动力资本、经济资本对森林旅游的滞后影响,最后运用面板门槛模型分析作用机制。研究结果为:1)经济资本作为主要动因一直以来正向带动森林公园旅游业,但人力资本的带动效应却不明显。2)滞后性分析显示劳动力资本对森林公园旅游带动存在明显的时间滞后效应,在短期内不能立竿见影但随着投入时间的增加,对当地森林公园旅游发展的促进作用也在进一步释放出来。3)劳动力资本与经济资本通过协同机制对森林公园旅游发展进一步产生正向影响,面板门槛模型显示当劳动力资本跨越门槛值后,经济资本对森林公园旅游的作用会由抑制转为促进。4)对于森林公园旅游业不能单纯只靠劳动力数量的增加,更要注重吸引和留住专业人才;森林公园建设需要大量经济资本,充足的资金是森林旅游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郑雯雪张维泰胡原
关键词:森林公园劳动力资本经济资本
相对视角下森林碳汇项目农村经济福利效应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绝对收入难以全面反映农村居民的经济福利,结合相对收入分析森林碳汇项目农村居民经济福利效应,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以促进森林碳汇项目可持续健康运营。【方法】基于2007—2018年县域统计数据,以四川省为例,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实证测算森林碳汇项目试点县农村居民经济福利效应。【结果】在全样本分析中,相较于非试点县,森林碳汇项目试点县农村居民绝对收入水平普遍更低,乡乡比较表现出明显的福利损失;在异质性分析中,贫困县与民族县实施森林碳汇项目的农村居民经济福利效应为正。【结论】相对视角下实施森林碳汇项目导致农村主观经济福利受损,突出表现为乡乡比较。在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实施森林碳汇项目能够降低城乡收入差距并提高纵向比较时的主观经济福利,从而产生积极的经济福利效应。
罗顺兰胡原胡原郑雯雪
关键词:森林碳汇农村经济福利效应
中国森林碳汇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政策建议被引量:16
2022年
结合福利效应理论,采用统计分析与空间分析方法,在探析国内森林碳汇项目开发整体现状及其典型特征的基础上,揭示我国森林碳汇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表明,我国森林碳汇项目开发以造林为主、森林经营为辅,华中和西南地区是我国森林碳汇项目实施的重点区域,项目周期以中短期为主,项目开发增速有所放缓。当前我国森林碳汇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项目开发进展缓慢且份额占比不高、项目实施成效未能兼顾公平与效率、项目非碳效应评估监测机制不完善、项目设计层面人地差异性体现不足。最后,针对性地提出推动森林碳汇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我国深入发展森林碳汇提供现实依据,为我国森林碳汇政策创新提供决策参考。
胡原胡原曾维忠
关键词:森林碳汇造林
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碳汇的现实困境与改进对策被引量:2
2021年
森林经营碳汇项目是我国林业碳汇供给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巩固退耕还林成效的重要途径。结合嵌入式社会结构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基于现阶段森林经营碳汇项目中“协商推动型”“强制推动型”两种组织模式条件下地方政府与退耕农户的利益分析,探析现实运行模式与面临的困境。结果表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的两类组织模式均面临不同的现实困境:协商推动条件下的交易成本问题、政府强制推动背景下农户的道德风险问题以及低补贴水平导致低参与率的恶性循环问题。农村基层组织、农村合作社以及农村精英群体三类中介组织的介入可以通过降低项目交易成本有效解决当前面临的现实困境,但存在区域适用性。
胡原胡原龚荣发
关键词:森林碳汇退耕农户中介组织
森林碳汇项目可持续性研究进展
2023年
森林碳汇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远景、促进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通过市场路径稳步提升森林的固碳增汇能力,关键在于森林碳汇项目的可持续运营。文中将项目可持续运营影响因素解构为供需主体的驱动因素以及项目效应的强化因素,对相关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的国内外进展进行梳理发现,现有文献对森林碳汇项目可持续运营的驱动因素已有诸多探讨,但缺乏对多元主体差异化利益诉求的系统考察;强化因素侧重于生态福利效应层面,定量研究尚不多见,且以主客观评价为主,可对比性、准确性不足,缺乏因果效应检验。基于森林碳汇项目可持续运营相关研究现阶段不足,提出4个需深化的研究方向,即进一步探究森林碳汇项目多元主体的供需权衡关系、项目运营与社会福利的因果效应、森林碳汇项目非碳与固碳效应的权衡、异质性森林碳汇项目差异化福利效应的影响机制。
胡原胡原成蓥曾维忠
关键词:森林碳汇项目影响因素福利效应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