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颖聪

作品数:2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宝鸡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血性
  • 1篇游离脂肪
  • 1篇游离脂肪酸
  • 1篇预后
  • 1篇预后价值
  • 1篇脂肪
  • 1篇脂肪酸
  • 1篇青年
  • 1篇青年缺血性脑...
  • 1篇青年缺血性脑...
  • 1篇缺血
  • 1篇缺血性脑卒中
  • 1篇卒中
  • 1篇脑梗
  • 1篇脑梗死
  • 1篇脑脊液
  • 1篇脑卒中
  • 1篇急性
  • 1篇急性脑梗死
  • 1篇急性期

机构

  • 2篇宝鸡市中心医...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2篇张建军
  • 2篇陈颖聪
  • 1篇耿佼
  • 1篇张志军
  • 1篇尉建辉
  • 1篇张会平
  • 1篇高李
  • 1篇王宏

传媒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河北医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150例青年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研究被引量:18
2016年
目的:总结住院的青年脑卒中的患者的资料共计150例,对青年脑卒中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并分析患者的病因。方法:对2011年6月至2014年9月入院进行治疗的150例的青年脑卒中病例进行回顾分析,总结他们的病因以及临床特点,并进行系统化的分析。结果:150例的青年脑卒中的患者中包含69例的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以及81例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包括:脑血栓的形成(24.3%)、蛛网膜下腔的出血(20.4%)、基底节区的出血(17.9%)、脑栓塞(14.3%)。青年脑卒中的主要发病原因包括高血压(41.5%)、动脉的粥样硬化(18.7%)、脑动脉瘤(8.7%)。结论:青年脑卒中患者在临床上以蛛网膜下腔的出血、基底节区的出血、脑血栓的形成、脑栓塞发病率最高。青年脑卒中的病因主要包括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以及脑动脉瘤。
鱼海张建军张会平高李尉建辉陈颖聪耿佼徐志昊王宏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青年病因
脑脊液中游离脂肪酸含量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预后价值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脑脊液(CSF)中游离脂肪酸(FFA)水平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预后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275例ACI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入院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患者卒中程度进行评分,同时检测患者CSF中FFA水平。90d后对患者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进行预后评价,然后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FFA对ACI患者中的预后价值。结果 CSF中FFA的水平与NIHSS评分及ACI病灶体积呈明显的正相关。198例预后良好的患者CSF中FFA的水平明显低于77例预后不良的患者(P<0.05),而232例生存患者CSF中FFA的水平明显低于43例死亡患者(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变量分析结果显示,CSF中FFA水平超过0.301mmol·L-1时,患者预后不良的风险增加(OR=5.28,P<0.0001)。结论 ACI患者入院早期CSF中FFA水平可以作为患者短期预后的独立指标之一。
陈颖聪张志军张建军
关键词:脑脊液游离脂肪酸急性脑梗死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