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永 作品数:13 被引量:34 H指数:4 供职机构: 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 山东省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课题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更多>>
动物布鲁氏菌Rev.1疫苗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017年 布鲁氏菌病(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对公共卫生和畜牧养殖业构成严重威胁。布鲁氏菌Rev.1疫苗研制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并在欧洲、中东和蒙古等地区被广泛应用于小反刍动物的布病防控,一度被认为是防控小反刍动物布病最有效的疫苗。但是,Rev.1疫苗仍存在毒力偏强及毒力不稳定等现象,其安全性值得关注。从Rev.1疫苗背景、生物学特性、疫苗使用情况以及存在的不足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Rev.1疫苗的科学应用和布病相关疫苗的开发提供借鉴。 彭永 张阁 冯宇 丁家波关键词:布鲁氏菌病 副结核分枝杆菌分离及小鼠感染模型的建立 副结核病(Paratuberculosis)是由副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avium subspecies paratuberculosis MAP)引起的慢性肠道炎症,主要感染反刍动物,在世界范围内均... 彭永关键词:副结核病 流行病学调查 文献传递 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方法检测奶牛场常用干草表面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正>【目的】本研究以干草表面附着物为研究对象,了解干草中细菌群落结构以及致病菌属特征。【方法】对来自7个不同奶牛场饲草舍的干草样本,应用Illumina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干草表面附着物细菌的16S rRNA基... 张阁 孙翠丽 彭永 程汝佳 彭小薇 丁家波文献传递 多重PCR对禽分枝杆菌亚种鉴定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2 2017年 为建立禽分枝杆菌多重PCR鉴定方法,根据国外报道的诊断方法设计4对特异性引物,选用我国禽结核参考菌株(CVCC 68201)基因组DNA为模板,优化了退火温度,测定了DNA最小检测量,并进行了特异性检验。采用优化好的多重PCR体系,对国家兽医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存的禽分枝杆菌标准菌株进行检测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禽结核参考菌株(CVCC 68201)能很好的扩增出577 bp(IS901基因片段)、385 bp(IS1245基因片段)和140 bp(dna J基因片段)三条目的条带,基因组DNA的最小检测量为0.38 ng/μL,目的条带在退火温度50℃~62℃之间均能得到有效扩增。对23株禽分枝杆菌菌株检测,并设立牛分枝杆菌作为阴性对照,最终将禽分枝杆菌菌株分为三大类:禽亚种/森林土壤亚种、副结核亚种、人猪亚种,与国家兽医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的分类结果相比不仅一致且更加详尽而有临床意义。因此,基于分子生物学方法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可以对禽分枝杆菌亚型进行快速鉴定并对禽结核病的诊断提供参考。 张阁 彭永 刘国权 蒋卉 冯宇 朱良全 丁家波关键词:亚型鉴定 多重PCR 一种诊断家禽结核病的多重PCR检测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诊断家禽结核病的多重PCR检测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所述的试剂盒包括多重PCR引物组、2×PCR核心试剂预混物(Premix Taq反应液)、阳性对照(禽结核参考菌株DNA)、阴性对照(ddH<Sub>2</... 朱良全 张阁 丁家波 刘国权 彭永 蒋卉 杨劲松 毛开荣文献传递 一株粗糙型羊种布鲁氏菌弱毒株及其疫苗 本发明涉及一株粗糙型羊种布鲁氏菌弱毒株及其疫苗。该疫苗株通过抗菌素与M因子血清相结合的驯化和筛选技术,筛选出一株粗糙型羊种布鲁氏菌弱毒株RM57。该粗糙型弱毒株的安全性显著提高,但仍保留了对布鲁氏菌良好的免疫效果。利用该... 丁家波 朱良全 蒋卉 王楠 王芳 毛开荣 宁宜宝 李慧姣 张广川 张阁 彭永牛副结核病的危害及其防控措施 被引量:9 2016年 由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牛的副结核病常导致感染牛的慢性增生性肠炎,以及体重、产奶量等生产性能下降,给畜牧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尚无有效治疗药物。人们常采用不同的检测技术定期对牛群进行监测、淘汰活动带菌期的牛、对牛群进行疫苗接种、采用生物安全防控等措施比较有效地避免了副结核分枝杆菌在牛群中的传播。文章主要从副结核分枝杆菌背景,牛副结核病的危害及防控措施三个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牛副结核病的防控提供思路。 张振 彭永 丁家波关键词:副结核分枝杆菌 牛副结核病 防控措施 一种布鲁氏菌诊断标识作用的基因表达产物BLSJ‑2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布鲁氏菌诊断标识作用的基因表达产物BLSJ‑2及其制备方法。该产物是由布鲁氏菌S2株基因编号(GI)为490823642的基因原核表达,并经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亲和层析柱与谷胱甘肽梯度洗脱法纯化获得。... 朱良全 张磊 王团结 丁家波 冯宇 张阁 彭永 高强文献传递 两种不同保护剂冻干的仔猪副伤寒活疫苗质量比较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系统比较两种不同保护剂冻干的仔猪副伤寒活疫苗(耐热苗和常规苗)质量指标,为科学评价两种疫苗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制备耐热苗和常规苗各3批,分别进行物理性状、纯粹性、活菌计数、安全性、剩余水分、真空度和保存期等参数测定和比较,同时比较冻干前后的活菌存活率及耐老化性能。任选耐热苗与常规苗1批,按3×109 CFU分别口服与肌肉注射仔猪各5头,设相同条件下不免疫对照5头,30 d后静脉注射致死量猪霍乱沙门氏菌,临床观察30 d后评估疫苗的效力。【结果】耐热苗及常规苗的物理性状、纯粹性、活菌计数、安全性、剩余水分、真空度均符合现行《中国兽药典》的要求。3批耐热苗冻干菌存活率分别为88.2%、83.1%和86.4%,耐老化试验后的活菌存活率为83.6%、82.9%和88.8%;然而3批常规苗冻干菌存活率分别为52.3%、56.2%和61.4%,耐老化活菌存活率分别为58.5%、60.2%和54.7%。经37°C、7 d耐老化试验结果显示,耐热苗物理性状良好,而常规苗原有团块表面凹陷1/4-1/2。保存期结果表明耐热苗4°C有效期可达24个月,常规苗仅为9个月。仔猪免疫攻毒结果表明,耐热苗肌肉注射及口服免疫均达100%(5/5)保护;常规苗肌肉注射达80%(4/5)保护,口服达100%(5/5)保护,不免疫对照0保护(5/5死亡)。【结论】耐热苗具有较高的冻干菌存活率和良好的耐老化性能,4°C可长期保存且不影响其免疫效力。 朱良全 孙晔 孙翠丽 孙翠丽 彭永 彭永 叶俊贤 高强 丁家波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方法检测奶牛场常用干草表面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随着中国奶牛业的发展,干草需求量与日俱增。作为天然牧草,干草可以成为家畜传播病原体的载体。以干草表面附着物为研究对象,了解干草中细菌群落结构以及致病菌属特征。【方法】对来自6个不同奶牛场饲草舍的干草样本,应用Illumina Mi Seq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干草表面附着物细菌的16S r RNA基因V3-V4变异区序列,分析不同干草样本细菌群落组成。【结果】干草样本中的细菌在97%的相似水平下共得到OTU个数为15 416,涵盖了29门87纲144目219科323属的细菌。微生物多样性分析表明,干草样本具有很高的细菌多样性,不同样本多样性存在差异。对干草样本菌群中丰度较高的14种病原菌属进行分析,发现相较于人工种植牧草制备的干草,天然牧草制备的干草中病原菌属丰度较高。【结论】研究解析了干草样本中微生物的多样性、丰度及主要病原菌属的特征,对奶牛场疾病防控有一定指导意义。 张阁 孙翠丽 彭永 程汝佳 杨宏军 朱良全 胡莉萍 丁家波关键词:干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