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飞

作品数:23 被引量:53H指数:4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细胞
  • 5篇成像
  • 5篇磁共振
  • 5篇磁共振成像
  • 4篇恶性
  • 3篇细胞瘤
  • 3篇扩散
  • 2篇影像
  • 2篇诊断显像
  • 2篇肉瘤
  • 2篇肉芽
  • 2篇肉芽肿
  • 2篇头颅
  • 2篇年龄
  • 2篇肿瘤
  • 2篇误诊
  • 2篇纤维瘤
  • 2篇显像
  • 2篇巨细胞
  • 2篇表观

机构

  • 19篇郑州大学第一...

作者

  • 19篇李飞
  • 17篇任翠萍
  • 15篇程敬亮
  • 11篇王姗
  • 8篇李莹
  • 8篇肖翠萍
  • 7篇李贝贝
  • 5篇孙囡
  • 5篇王乾
  • 1篇王珊
  • 1篇胡琳莉
  • 1篇郭艺红
  • 1篇叶田
  • 1篇李婧
  • 1篇孔慧娟
  • 1篇李刚
  • 1篇张勇
  • 1篇杨洪毅
  • 1篇李道明
  • 1篇白洁

传媒

  • 8篇临床放射学杂...
  • 5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18
  • 6篇2017
  • 7篇2016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鞍窝内脑膜血管外皮瘤误诊一例
2017年
患者男,47岁,以“头晕7天余,加重伴呕吐1天”为主诉入院。患者7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伴头痛、纳差、四肢乏力,伴右眼疼痛、视物不清,伴呃逆。体检:神志清,精神可,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直接对光反应,左眼灵敏,右眼迟钝。
李飞任翠萍李莹李贝贝肖翠萍王姗程敬亮
关键词:误诊四肢乏力视物不清光反应头晕右眼
不同年龄组幕上脑实质室管膜瘤ADC值特点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组幕上脑实质室管膜瘤ADC值特点及ADC值在幕上脑实质室管膜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33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幕上脑实质室管膜瘤患者影像资料,包括MRI平扫、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增强检查,将患者分为儿童组(〈12岁)、成人组(≥18岁),对两组不同病理类型ADC值进行统计学分析和均值比较。结果儿童组12例,平均r ADC值0.94±0.52,WHOⅡ型4例,WHOⅡ~Ⅲ型1例,WHOⅢ型7例;成人组21例,平均r ADC值1.17±0.36,WHOⅡ型1例,WHOⅡ~Ⅲ型2例,WHOⅢ型18例;WHOⅡ型r ADC值儿童组小于成人组;WHOⅡ~Ⅲ型r ADC值儿童组小于成人组;WHOⅢ型儿童组r ADC值小于成人组,两组间r ADC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29,P=0.00)。结论儿童组、成人组幕上脑实质室管膜瘤影像表现不同,r ADC值存在差异,儿童组各病理类型r ADC值均小于成人组。ADC值在幕上脑实质室管膜瘤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王姗任翠萍白洁李莹李贝贝肖翠萍李飞程敬亮
关键词:室管膜瘤磁共振成像年龄表观扩散系数
艾司氯胺酮混合氢吗啡酮用于腰椎手术后PCIA的改良效果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评价艾司氯胺酮混合氢吗啡酮用于腰椎手术后PCIA的改良效果。方法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腰椎内固定术病人96例,年龄18~64岁,ASA分级Ⅰ或Ⅱ级,BMI 18.5~29.9 kg/m 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48):氢吗啡酮PCIA组(H)和艾司氯胺酮混合氢吗啡酮PCIA组(S+H组)。术毕行PCIA,S+H组:氢吗啡酮0.05 mg/ml+艾司氯胺酮0.25 mg/ml;H组:氢吗啡酮0.05 mg/ml。2组镇痛泵参数设置:总量200 ml,背景输注速率2 ml/h,PCA剂量2 ml,锁定时间10 min。当NRS评分≥4分且患者连续3次按压PCA泵无效时,静脉注射氢吗啡酮0.2 mg补救镇痛。记录术后48 h内氢吗啡酮累计用量(镇痛泵用量和补救镇痛用量)和瘙痒、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嗜睡、头晕、头痛、幻觉、噩梦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记录术后48 h病人镇痛满意度。记录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和术后24、48 h的恢复质量(QoR-15量表)。结果与H组比较,S+H组术后48 h内氢吗啡酮累计用量减少,病人镇痛满意度升高,首次排气时间缩短(P<0.05),术后24和48 h时QoR-15评分升高(P<0.05),术后48 h内补救镇痛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氢吗啡酮PCIA相比,艾司氯胺酮混合氢吗啡酮用于腰椎手术PCIA可减少术后氢吗啡酮用量,提高镇痛满意度,促进术后早期恢复。
邵华赵颖莹薛琼王莹李飞杨建军
关键词:氯胺酮氢吗啡酮镇痛病人控制
颞肌内囊性低度恶性纤维黏液样肉瘤1例
2016年
患者女,42岁,因"发现右颞部肿物18个月,出现压痛半月余"于我院就诊。查体:右颞部可见隆起似"杏核"大小肿物,活动度差,轻度压痛,肿物表面及周围皮肤无明显异常。MRI:平扫见右侧颞肌内椭圆形长T1长T2信号肿物(图1A),约27.85mm×28.56mm×47.12mm,液体抑制翻转恢复(fluid attenuation inverse recovery,FLAIR)序列呈不均匀低信号,DWI未见明显扩散受限.ADC图呈高信号.病变周围软组织稍增厚.FLAIR序列旱稍高信号;增强扫描未见明显强化(图1B)。
李飞任翠萍程敬亮
关键词:颞肌
颌骨外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影像特征被引量:3
2017年
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giant-cell reparative granuloma,GCRG)是一种修复性反应,具有局部侵袭性,属罕见的非肿瘤性良性病变,仅占骨良性病变的7%。GCRG最常发生于颌骨,颌骨外侵犯少见。本研究回顾性分析9例颌骨外GCRG的MRI或CT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能力。
王乾任翠萍王姗李飞孙囡程敬亮
关键词: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磁共振成像
1型神经纤维瘤病误诊为脑炎一例被引量:1
2016年
患者男,2岁。1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9℃),无皮疹、抽搐、咳嗽咳痰、腹痛腹泻等。口服"泰诺林"后体温降至正常,后熟睡中出现抽搐,表现为全身抖动,双眼上翻,口吐白沫,小便失禁,无口唇紫绀、咬牙等,持续1分钟左右自行缓解。在当地医院对症治疗后,发热及抽搐缓解,但头颅MRI提示异常。
王乾任翠萍王珊李飞孙囡程敬亮
关键词:1型神经纤维瘤病脑炎误诊头颅MRI腹痛腹泻小便失禁
不同卵巢刺激方案下年龄因素对卵巢低反应人群新鲜周期活产率的影响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探讨不同卵巢刺激方案下年龄因素对卵巢低反应人群新鲜周期活产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于2014年2月至2018年11月接受辅助生殖治疗的3342例卵巢低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卵巢刺激方案分为卵泡期长效长方案组(1375例)、黄体期短效长方案组(1161例)、拮抗剂方案组(806例),每组再根据年龄分为4个年龄段:≤30岁、31~35岁、36~40岁、>40岁,并比较分析各年龄段患者的新鲜周期活产率。结果卵泡期长效长方案组中,年龄≤30岁、31~35岁、36~40岁、>40岁患者的新鲜周期活产率分别为39.4%(228/579)、36.1%(135/374)、16.6%(48/290)、3.0%(4/132);黄体期短效长方案组中,各年龄段患者的新鲜周期活产率分别为32.1%(99/308)、20.8%(55/264)、13.0%(45/346)、7.0%(17/243);拮抗剂方案组中,各年龄段患者的新鲜周期活产率分别为22.8%(26/114)、16.3%(25/153)、11.2%(31/278)、3.8%(10/261);各组新鲜周期活产率均随年龄增大而明显降低(P均<0.01)。当年龄≤35岁时,卵泡期长效长方案组的新鲜周期活产率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均<0.01);>35岁时,3种方案新鲜周期活产率无明显差异(P均>0.05)。3种方案下年龄与活产率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是活产率的独立影响因素(卵泡期长效长方案组:OR=0.898,95%CI为0.873~0.916,P<0.01;黄体期短效长方案组:OR=0.926,95%CI为0.890~0.996,P<0.01;拮抗剂方案组:OR=0.901,95%CI为0.863~0.960,P<0.01)。结论年龄是卵巢低反应患者活产率的独立影响因素,无论采取何种卵巢刺激方案,卵巢低反应患者的新鲜周期活产率均随女性年龄的增长而降低。卵泡期长效长方案在年龄≤35岁患者中有更高的新鲜周期活产率,这值得进一步探讨。
李飞叶田孔慧娟李婧胡琳莉杨洪毅郭艺红李刚
关键词:年龄因素排卵诱导卵巢低反应
ADC在脊索样脑膜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在脊索样脑膜瘤(CM)和其他亚型脑膜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搜集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5例脑膜瘤患者(其中CM 10例,WHOⅠ级脑膜瘤患者22例,WHOⅡ级非典型脑膜瘤9例,WHOⅢ级横纹肌样脑膜瘤3例和乳头样脑膜瘤1例)的常规MRI平扫、增强及DWI资料,然后测量肿瘤实质区的ADC、r ADC值,比较CM与其他亚型脑膜瘤的ADC、r ADC值差异,并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ADC、r ADC值的诊断价值。分别对CM和其他3个级别脑膜瘤的平均ADC值和r ADC值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10例CM、22例WHOⅠ级脑膜瘤、9例WHOⅡ级非典型脑膜瘤、4例WHOⅢ级脑膜瘤(横纹肌样脑膜瘤3例,乳头状脑膜瘤1例)的平均ADC值分别为(1.20±0.35)×10^(-3)mm^2/s、(0.83±0.11)×10^(-3)mm^2/s、(0.73±0.16)×10^(-3)mm^2/s、(0.69±0.13)×10^(-3)mm^2/s,平均r ADC值分别为1.57±0.48、1.12±0.18、1.03±0.10、0.98±0.23,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DC值和r ADC值诊断CM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14±0.055和0.889±0.600,以0.903×10^(-3)mm^2/s和1.32为阈值时,诊断CM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与88.6%、80%与94.3%。结论 CM的ADC值和r ADC值高于其他亚型的脑膜瘤,有助于CM和其他亚型脑膜瘤的鉴别诊断,提高CM术前诊断的准确率。
李飞任翠萍肖翠萍程敬亮李莹李贝贝王姗
关键词:表观扩散系数脊索样脑膜瘤
骨骼脂性肉芽肿影像学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总结脂性肉芽肿(Erdheim—Chester病,ECD)影像学特点,提高临床放射科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5年7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7例经病理证实的ECD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其中5例接受DR检查;6例接受CT检查,其中3例接受增强扫描;4例接受磁共振(MR)检查,其中2例接受动态增强扫描;3例接受SPECT检查。结果7例患者中4例DR表现为丝瓜瓤样改变。5例CT表现为溶骨性破坏,4例表现为周边局限性硬化,1例表现为对称性硬化,增强扫描未见强化。4例骨骼系统MR扫描,3例表现为长T,长T:信号,1例表现为短T.长L信号,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3例SPECT扫描,表现为病变部位放射性核素浓聚。结论ECD发生于骨端或干骺端时,DR及CT常表现为膨胀性改变,周围部分硬化;ECD的MR表现较复杂,可能原因是病灶中不成熟和成熟脂质成分的比例不同;SPECT有利于发现隐藏病灶,也可以作为疗效监测的手段。
王姗任翠萍李莹李贝贝肖翠萍李飞程敬亮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的MRI征象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 :观察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Malignant peripheral nerve sheath tumor,MPNST)的MRI特殊征象和一般征象,提高本病的术前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病理证实的MPNST的MRI表现,其中20例行增强扫描。结果:(1)特殊征象:不典型"靶征"12例,9例位于四肢处,2例位于腰椎椎管内,1例位于髋关节周围软组织;"神经出入征"6例,均位于四肢坐骨神经走行区;"束征"6例,均位于四肢处。(2)动态强化方式及增强:动态强化呈Ⅱ型强化方式8例(40%),Ⅰ型强化方式10例(50%),对应表现为环形、片状、结节状不均匀强化;Ⅲ型强化方式2例(10%),对应表现为较均匀强化。(3)一般征象:12例形态不规则,边缘毛糙,14例形态较规则,边缘光滑;5例没有侵犯周围组织,21例侵犯周围组织;22例(84.6%)T_1WI表现为等或低信号,25例(96.2%)T_2WI主要表现为等或稍高或混杂高信号。结论 :MPNST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其中特殊征象不典型"靶征"、"神经出入征"、"束征"及Ⅰ、Ⅱ型动态强化方式对诊断有较大的帮助。
王乾任翠萍王姗李飞孙囡程敬亮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