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彦林
- 作品数:6 被引量:7H指数:1
- 供职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普萘洛尔治疗30例重症婴幼儿血管瘤临床疗效观察
- 2015年
- 目的 了解普萘洛尔治疗重症婴幼儿血管瘤的起始时间、剂量、维持时间、停药方法。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4年11月至2015年1月就诊于河南省人民医院血管瘤科口服心得安的重症婴幼儿血管瘤患儿30例,剂量由0.5 mg/(kg·day)逐渐增加至2 mg/(kg·day),监测用药前后1h、2h、3h心率,用药前后1h血糖水平,用药期间是否有胃肠道反应,观察用药24h后瘤体大小、颜色变化,停药后是否有瘤体反弹情况。结果 30例患儿在用药期间均未出现低血压、低血糖,烦躁、嗜睡、兴奋等精神异常症状,无厌奶、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所有患儿起始用药后24h,瘤体体积明显缩小、颜色较用药前变暗,年龄≤3个月的效果优于〉3个月。用药6个月后及停药后2周复查均无反弹。结论 普萘洛尔治疗重症婴幼儿血管瘤时用药时间宜早、停药时间宜晚(维持6-10个月,较重的可适当延长用药时间),从低剂量逐步增加至维持剂量2mg/(d·kg)(分为早晚各一次,每次1mg/kg)较安全,先天性卵圆孔未闭不是普萘洛尔治疗的绝对禁忌,立即停药后瘤体反弹较少。
- 王彦林董长宪孙斌
- 关键词:普萘洛尔
- 药物治疗失败的卡梅现象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效果
- 2020年
- 目的探讨药物治疗失败的卡梅现象(KMP)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效果。方法抽取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经药物治疗失败的KMP患儿47例,男26例,女21例,年龄1~11个月,行单纯血管瘤切除术或血管瘤切除+原位植皮术。分析其临床表现、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47例患儿年龄较小,血管瘤发展至KMP时间为0~11个月,瘤体位置深且面积大。41例行单纯血管瘤切除术,行血管瘤切除+原位植皮术6例。手术时间35~260 min,出血量20~380 ml,血小板计数术后1~9 d恢复正常、2~60 d出现峰值,住院时间14~72 d,随访24~78个月未见复发、功能障碍者。结论KMP进展时间短,药物保守治疗失败者手术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 王彦林董长宪郭晓楠刘大看肖莉左松任腾飞
- 关键词:血管瘤植皮
- 小腿后群肌内静脉畸形致马蹄足畸形原因分析及手术治疗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分析小腿后群肌内静脉畸形致马蹄足畸形原因,探索相应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河南省人民医院的小腿后群肌内静脉畸形合并马蹄足畸形病例,共69例,男33例,女36例;年龄2~47岁,平均7.7岁。结合患者主诉、体格检查及MRI检查明确诊断并将致畸原因分为2类。(1)疼痛性障碍:病史、主诉及体格检查提示,患肢镇痛或被动情况下,踝关节背伸可大于75度;(2)挛缩性障碍:病史及体格检查提示患肢镇痛或被动情况下,踝关节背伸小于15度,呈挛缩马蹄足畸形。对于疼痛性障碍患者首选药物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者行手术治疗。挛缩性障碍患者首选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分为单纯静脉畸形切除术和静脉畸形切除术+跟腱Z形吻合延长术。所有行手术患者术后进行系统功能康复锻炼。随访期间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价,计算满意率。结果本组69例,疼痛性障碍13例,均首选药物保守治疗,其中4例因效果不佳转行手术治疗,满意率为69.2%(9/13)。挛缩性障碍56例,均采用手术治疗,其中行单纯静脉畸形切除术11例,行静脉畸形切除+跟腱Z形吻合延长术45例。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除3例有轻度跛行外,其余53例恢复正常功能,满意率为94.6%(53/56),患者自我满意率100%。结论挛缩性障碍是小腿后群肌静脉畸形合并马蹄足畸形的主要病因,首选手术治疗。对于少数疼痛性障碍导致的功能性马蹄足畸形,首选药物保守治疗,如效果不理想,选择手术治疗可以实现较好的治疗效果。
- 王彦林肖莉任腾飞左松刘大看
- 关键词:挛缩疼痛马蹄足畸形
- 额颞、颌面颈部脉管畸形的分型及手术治疗效果评价
- 目的:评价额颞、颔面颈部脉管畸形不同类型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12年1月至2015年7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血管瘤科手术治疗329例额颞、颌面颈部脉管畸形患者的分型、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功能、外观改善情况.结果:术后...
- 王彦林
- 手术治疗坐骨神经区域脉管性疾病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坐骨神经区域脉管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8年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血管瘤科收治的采用手术治疗的坐骨神经区域疼痛、有功能障碍的脉管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切口愈合情况。术后进行随访,包括体格检查和影像检查。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术前和术后出院时疼痛强度,0%为无痛,10为剧痛。通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术前、术后随访时疼痛和肢体功能,0%为正常,越接近100%,功能障碍越严重。结果共纳入76例患者,男32例,女44例,年龄2~55岁,其中静脉畸形(VM)48例,动静脉畸形(AVM)9例,淋巴管畸形(LM)6例,纤维脂肪性血管性病变(FAVA)13例。76例中有13例VM曾行局部硬化剂注射治疗,4例AVM曾行介入栓塞治疗,症状无改善或加重。FAVA病例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分别为(113.33±30.11)min、(81.67±22.29)ml、(3.83±0.98)d,均少于其他3种脉管性疾病,手术损伤最小、恢复最快;AVM病例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分别为(288.33±33.71)min、(981.67±164.85)ml、(11.17±1.47)d,均多于其他3种脉管性疾病;VM与LM病例手术时间接近;VM病例术中出血量[(396.67±85.71)ml]相差较大,最少为150 ml,最多为1100 ml。所有病例术中及术后生命体征平稳,均未出现大血管、神经损伤,术后71例患者切口甲级愈合,4例切口乙级愈合,1例切口丙级愈合。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13个月。末次随访时73例疼痛完全缓解,3例疼痛部分缓解;72例下肢功能恢复正常,4例改善;磁共振或CT血管造影检查显示,70例瘤体消失,6例瘤体有残存。VM、AVM、LM、FAVA病例术前疼痛VAS评分分别为2.00(1.00,3.75)分、2.00(1.00,3.50)分、4.00(0.75,6.25)分、4.00(1.50,6.00)分,术后均为0.00(0.00,0.00)分;术前ODI分别为17.78%(15.56%,22.22%)、17.78%(13.33%,35.56%)、50.00%(31.67%,8
- 肖莉王彦林刘秋雨刘大看董长宪左松
- 关键词:坐骨神经脉管性疾病外科手术随访研究
- 静脉畸形组织结构与治疗选择的临床分析
- 2021年
- 目的:根据静脉畸形(venous malformation,VM)组织结构、组织病理特点将病人分成3组,分析治疗方案及对应治疗结果,根据VM组织结构指导治疗方案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血管瘤科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170例VM,男73例,女97例,年龄(23.4±9.9)岁.根据标本组织结构将VM分成包膜组141例,非包膜组22例,骨化组7例.超声、磁共振、X线和CT血管造影检查病人.手术或微创治疗VM.术中大体查看和术后VM组织病理检查.术前和出院后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检测.术后1年随访163例,7例失访.结果:得到3组VM的影像、组织结构与病理表现、治疗方案及疗效评价的数据.包膜组手术101例,治愈78例(77.2%),术后复发2例(2.0%);微创治疗余40例,包括硬化治疗和射频消融,治愈23例(57.5%),复发2例(5.0%),是预后最佳的组织结构类型.非包膜组手术15例,治愈3例(20.0%),复发4例(26.7%);微创治疗余7例,治愈1例,复发3例,复发率高(42.9%).骨化组均手术治疗,7例治愈,无复发.包膜组和非包膜组出院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所有病例出院时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较治疗前降低.术后6例发生切口延迟愈合等并发症.结论:组织结构可成为VM治疗方案选择及预后判断的有效依据,包膜组疗效最佳,非包膜组疗效差,骨化组只适用手术治疗.
- 肖莉王彦林董长宪孙斌
- 关键词:静脉畸形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