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皮会丰

作品数:14 被引量:63H指数:4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细胞
  • 3篇蛋白
  • 3篇毒性
  • 2篇太赫兹
  • 2篇氯化镉
  • 2篇解剖学
  • 2篇口腔
  • 2篇口腔癌
  • 2篇赫兹
  • 2篇
  • 2篇HZ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组学
  • 1篇蛋白介导
  • 1篇蛋白磷酸化
  • 1篇凋亡
  • 1篇动蛋白
  • 1篇毒理
  • 1篇毒理效应
  • 1篇雄性

机构

  • 14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14篇皮会丰
  • 8篇余争平
  • 6篇卢永辉
  • 6篇何旻蒂
  • 5篇张蕾
  • 5篇陈纯海
  • 5篇张彦文
  • 5篇高鹏
  • 2篇王铠
  • 2篇许商成
  • 2篇朱非亚
  • 2篇陈林
  • 1篇周舟
  • 1篇李靖
  • 1篇梁平
  • 1篇韩克强
  • 1篇李洪艳
  • 1篇李裕明
  • 1篇郑璐
  • 1篇钟敏

传媒

  • 4篇局解手术学杂...
  • 4篇陆军军医大学...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基础医学教育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0
  • 5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驱动蛋白家族成员5A介导的溶酶体功能在镉神经毒性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驱动蛋白家族成员5A(kinesin family member 5A,KIF5A)介导的溶酶体功能损伤在镉神经毒性中的作用。方法以原代培养的SPF级C57BL/6J小鼠皮层神经元为模型,分为对照组和镉暴露组。检测氯化镉暴露24 h后皮层神经元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进一步用1、2、3μmol/L氯化镉处理神经元24 h,检测细胞存活率、神经元分化和溶酶体功能。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KIF5A mRNA和蛋白的表达。腺病毒过表达KIF5A检测镉暴露后神经元的溶酶体功能、分化及细胞存活率。结果神经元暴露氯化镉24 h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为2.9μmol/L。与对照组相比,2、3μmol/L镉暴露24 h后神经元细胞活力受到抑制(P<0.01),突起生长的总长度和分枝点数目显著减少(P<0.01)。此外,与对照组相比,2、3μmol/L氯化镉处理后显著抑制神经元溶酶体组织蛋白酶B(cathepsin B,CTSB)的活性和改变其酸性环境(P<0.01),但是对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 D,CTSD)活性没有影响。镉暴露后KIF5A的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过表达KIF5A可以显著改善镉暴露对神经元组织蛋白酶活性CTSB的抑制、稳定镉暴露造成的溶酶体pH值改变,拮抗镉暴露对神经元细胞活力及突起生长的抑制作用(P<0.01)。结论镉暴露显著减少神经元中KIF5A蛋白的表达,从而损伤溶酶体功能,抑制神经元细胞活力及突起生长。
邓平陈梦妍谢佳田丽余争平皮会丰
关键词:氯化镉神经毒性
上皮间质转化标志物E-cadherin和Vimentin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9
2013年
目的检测上皮间质转化(EMT)标志物E-cadherin和Vimentin在原发性肝癌及相邻正常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水平,探讨E-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差异与肝癌转移相关胜及预测临床预后意义。方法收集3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癌组织及相邻正常组织,Westernblot荧光发光法定量检测E-cadherin,Vimentin蛋白在肝癌组织及相邻正常组织的表达,分析二者的蛋白表达相互关系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Twist,Vimentin,E—cadherin在肝癌组织及相邻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数据统计采用配对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E-cadherin蛋白在原发性肝癌中肝癌组织较相邻正常组织表达显著降低,相对表达量为0.082±0.063对比0.226±0.2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050,P〈0.01;其在门静脉癌栓患者肝癌组织中表达较无门静脉癌栓者降低妒=0.001),其在TNMm期患者肝癌组织中表达较TNM I/II期表达降低(p=0.003);Vimentin蛋白在原发性肝癌中癌组织表达较相邻正常组织表达增高(p=0.002),Vimentin蛋白表达与E-cadherin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509,P=0.004),Vimentin蛋白表达与门静脉癌栓(P〈0.01)、TNM分期妒〈0.01)、Milan标准(P=0.005)存在相关性;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E—cadherin在癌组织中几乎不表达,在相邻正常组织细胞膜上高表达,Vimentin和Twist均在肝癌组织细胞中高表达,而在相邻正常组织不表达。结论EMT标志物E—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与患者门静脉癌栓、TNM分期等临床特征密切相关,E—cadherin和Vimentin可作为预测肝癌转移复发及评估临床预后的有效指标。
李裕明韩克强郑璐李靖许商成田野望李洪艳皮会丰钱鹏梁平
关键词:VIMENTIN
50 Hz磁场暴露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大脑皮层组织代谢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究50 Hz磁场暴露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大脑皮层组织代谢的影响。方法将12只APP/PS1双转基因12周龄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50 Hz磁场暴露组(MF组),每组6只。磁场暴露组小鼠暴露在1.0 mT 50 Hz磁场中,2 h/d,持续21 d;对照组小鼠除无磁场暴露外,其余条件与磁场暴露组相同。暴露结束后按标准方法取小鼠大脑皮层组织,进行高分辨非靶代谢组学检测,包括样品代谢物提取、样品LC-MS/MS质谱分析、代谢物定性定量、数据分析等。结果50 Hz磁场暴露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的发育无明显影响。本次高分辨非靶代谢组学检测共鉴定出1068种代谢物。依据变异倍数分析(FC>1.5或FC<0.67倍,P<0.05),50 Hz磁场暴露后小鼠皮层组织共定性出22种差异代谢物,其中11-酮-β-乳香酸增加最明显(FC=80.68),5-氨基酮戊酸降低最明显(FC=0.34)。依据OPLS-DA(VIP>1,P<0.05),共筛选30种差异代谢物,其中VIP位居前3位的是2-油酰-1-软脂酰-sn-甘油-3-磷酸胆碱(VIP=19.76,FC=0.52)、去氢抗坏血酸(VIP=12.71,FC=0.72)、肌苷(VIP=10.64,FC=1.05)。差异代谢物层次聚类分析、相关性和KEGG通路分析显示,这些差异代谢物可能参与了16条KEGG通路,其中差异代谢物L-天冬氨酸可参与其中的13条通路、L-丙氨酸可参与其中的7条通路、乙酰胆碱可参与其中的3条通路。结论50 Hz磁场暴露可能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的氨基酸代谢、蛋白转运、辅酶A和氨酰tRNA生物合成、肌动蛋白细胞骨架调节、神经细胞配体-受体的相互作用等方面产生一定影响。
张彦文马秦龙高鹏邓平皮会丰张蕾陈纯海何旻蒂卢永辉谢佳田丽陈梦妍余争平
关键词:大脑皮层
局部解剖学知识在重金属镉的毒理效应评估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6年
镉是作业环境中的主要的污染物,评估其对健康的影响在劳动卫生学科的学生实验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1])。镉暴露后,容易蓄积在人体特定的器官中,且不同的部位所导致的临床表现也不同。研究靶器官中镉蓄积分布规律,能够明确镉对生物机体及其靶器官的作用原理以及减缓和治疗中毒疾病提供参考依据。为此,劳动卫生教学中我们特别注重结合镉的靶器官的解剖特征来讲解重金属的毒性评估实验,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2])。教学实践表明.
皮会丰卢永辉许商成何旻蒂周舟余争平
关键词:重金属教学
0.22太赫兹电磁辐射暴露致神经母细胞瘤Neuro-2a细胞损伤的非热效应研究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探讨0.22太赫兹(terahertz,THz)电磁辐射暴露致小鼠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Neuro-2a细胞损伤的非热效应特点。方法以Neuro-2a细胞作为体外实验暴露模型,采用频率为0.22 THz,平均功率密度为0(Sham组)、25(25 mW/cm^2辐照组)、50 mW/cm^2(50 mW/cm^2辐照组)辐照细胞,辐照时间为5 min,监测辐照引起的细胞培养基温度变化;于暴露后24 h检测细胞增殖(EdU阳性细胞比例和细胞活力)、凋亡(γH2AX、TUNEL阳性细胞比例、Bax与Bcl2基因表达水平);于暴露后48 h分析细胞突触生长(突触长度、分支数目及Tubb3与Syp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与Sham组比较,两辐照组细胞培养基温度升高在0.1~0.4℃;EdU阳性细胞比例、细胞活力、γH2AX和TUNEL阳性细胞比例及Bax、Bcl2基因表达水平均无明显改变;仅50 mW/cm^2辐照组细胞突触长度和分支数目较Sham组明显减少(P<0.01),Tubb3和Syp基因表达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THz辐射暴露以非热效应为主,可抑制Neuro-2a细胞突触生长,而不影响细胞增殖和凋亡,提示神经细胞突触生长是THz辐射产生神经生物效应的敏感靶标。
马秦龙陈纯海林敏陶嘉雯邓平高鹏卢永辉皮会丰何旻蒂张蕾张彦文余争平
关键词:太赫兹辐射细胞增殖细胞凋亡
太赫兹辐射暴露致小鼠皮肤损伤效应研究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探讨太赫兹(terahertz,THz)辐射暴露所致皮肤组织损伤的生物效应特点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C57BL/6J小鼠为实验动物模型,通过频率为0.22 THz,平均功率密度为0、25、50 mW/cm^2的THz辐照动物,辐照时间为5 min,观察辐照引起的暴露部位皮肤升温曲线特点和皮肤组织病理损伤特征,同时通过对辐照部位皮肤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揭示损伤的整体效应及潜在分子机制,并进一步通过ELISA验证RNA-seq揭示的相关效应。结果25 mW/cm^2 THz辐照不引起明显的升温效应,但50 mW/cm^2 THz辐照能够导致辐照动物皮肤平均温度迅速升高超过2℃,并且导致辐照部位皮肤组织出现上皮脱落及出血等病理损伤特征。通过对损伤皮肤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共筛选出上调基因49个,下调基因27个。对这些基因进行GO及KEGG分析结果显示,其主要功能为调控机体组织免疫及炎症反应等。ELISA检测结果显示,THz暴露后皮肤炎症因子IL-1β、IL-6及TNF-α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THz辐射导致暴露部位皮肤出现明显的热效应损伤及引起炎症反应等损伤效应,并导致一系列基因表达异常。
陈纯海马秦龙陶嘉雯卢永辉林敏高鹏邓平何旻蒂皮会丰张蕾张彦文余争平
关键词:太赫兹皮肤热效应RNA-SEQ炎症反应
50 Hz磁场暴露对Neuro2a/APP(695)细胞基因转录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研究50 Hz磁场暴露对Neuro2a/APP(695)细胞基因转录的影响。方法Neuro2a/APP(695)细胞简单随机分为假性辐照组和磁场暴露组(n=3)。暴露条件为1.0 mT 50 Hz正旋波磁场,4 h/d,连续3 d;假性辐照组细胞除无磁场暴露外,余同磁场暴露组。暴露结束后按标准方法送样,进行转录组测序检测,包括样品RNA提取、数据质量评价和数据分析等。结果50 Hz磁场暴露后Neuro2a/APP(695)细胞有141种定性的基因表达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中有129种表达上调、12种表达下调。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Neuro2a/APP(695)细胞中62种上调差异表达基因涉及432类显著GO功能富集,其中涉及生物学过程337类、细胞组分16类、分子功能79类;3种下调差异表达基因共涉及275类显著GO功能富集,其中涉及生物学过程260类、细胞组分5类、分子功能10类。KEGG通路分析显示,这些差异基因可能参与了20条KEGG通路,其中2个下调差异表达基因通路,18个上调差异表达基因通路。结论50 Hz磁场暴露可能对Neuro2a/APP(695)细胞的黏附连接、Hippo信号通路、糖胺聚糖生物合成-硫酸软骨素/硫酸皮肤素、蛋白消化和吸收和甘露糖型O-聚糖生物合成等方面产生影响,以上通路可能是50 Hz磁场对Neuro2a/APP(695)细胞产生影响的主要途径。
陶嘉雯马秦龙龚明月陈纯海高鹏张蕾何旻蒂卢永辉皮会丰余争平张彦文
微血管吻合器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口腔癌术后软缺损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微血管吻合器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口腔癌术后软缺损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52例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口腔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行功能性颈清扫+原发灶切除+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术,其中27例患者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术中的静脉采用手工显微外科行端端吻合,25例患者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后的静脉应用微血管吻合器行端端吻合。结果以微血管吻合器行静脉吻合时间为(6.3±1.9)min,较手工吻合时间(12.3±1.4)min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25例患者应用25枚微血管吻合器行静脉端端吻合,血管吻合后术中所有游离股前外侧皮瓣静脉吻合口均未出现漏血、吻合器脱落、张力过大而撕裂、血栓形成导致皮瓣静脉危象等情况,术后亦未出现动、静脉血管危象;27例患者采用手工显微外科吻合40根静脉,术后有2例患者出现静脉血管危象。结论微血管吻合器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口腔癌术后软组织缺损中静脉吻合质量高、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
朱非亚陈林皮会丰王铠
关键词:口腔癌游离股前外侧皮瓣软组织缺损静脉吻合
抑制细胞自噬显著增加二甲双胍诱导的口腔癌细胞凋亡
2016年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对人口腔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为口腔癌的治疗开辟新的路径。方法采用不同浓度(5、10、20 mmol/L)二甲双胍处理CAL27细胞24、48、72 h;流式细胞术和TUNEL检测细胞凋亡数;免疫荧光观察自噬小体;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和自噬标志物的表达。结果不同浓度二甲双胍处理CAL27细胞可显著诱导其凋亡;CL-PARP、Bcl-2等凋亡标志物也显著增高。二甲双胍可以刺激CAL27细胞产生自噬,细胞荧光检测到增多的GFP-LC3小点;LC3、Beclin1等自噬标志蛋白也显著变化。二甲双胍诱导CAL27细胞STAT3表达下调的同时可以抑制mTOR信号通路是其产生自噬的可能原因。抑制自噬能够显著加强二甲双胍诱导的肿瘤细胞凋亡。结论二甲双胍能诱导口腔癌细胞凋亡,可使口腔癌细胞自噬水平上升,其机制与STAT3及mTOR信号通路有关,抑制自噬能够显著加强二甲双胍诱导的肿瘤细胞凋亡。
朱非亚陈林皮会丰王铠
关键词:口腔癌二甲双胍自噬MTORSTAT3
DNM1L蛋白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在镉致肝脏毒性中的作用研究
研究背景:  镉(Cadmium),是一种毒性非常大的工业和环境污染物。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重金属元素镉由于其在工业中的广泛应用,对水源,土壤和农产品的污染已经给众多地区的人民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危害。镉具有很强的蓄...
皮会丰
关键词:镉污染肝脏毒性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