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丽洁

作品数:3 被引量:40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有机成矿
  • 1篇有机质
  • 1篇原油
  • 1篇生物降解
  • 1篇生油
  • 1篇生油岩
  • 1篇盆地
  • 1篇重油
  • 1篇稀土矿
  • 1篇稀土矿物
  • 1篇泌阳凹陷
  • 1篇矿物
  • 1篇检出
  • 1篇降解
  • 1篇风化
  • 1篇风化壳
  • 1篇凹陷
  • 1篇北坡
  • 1篇成矿
  • 1篇成矿机理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广东药学院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河南油田

作者

  • 3篇张丽洁
  • 2篇麦碧娴
  • 2篇汪本善
  • 2篇程克明
  • 2篇李汉城
  • 1篇陈志澄
  • 1篇符群策
  • 1篇马万怡
  • 1篇苏艾国

传媒

  • 1篇中国科学(B...
  • 1篇沉积学报
  • 1篇中国稀土学报

年份

  • 1篇1997
  • 1篇1991
  • 1篇199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泌阳凹陷羊毛甾烷的检出及其意义初探被引量:7
1990年
本文从泌阳凹陷下第三系某些生油岩及原油中检测出碳数为C_(30)-C_(32)的羊毛甾烷系列,根据地球化学研究及模拟实验,提出该羊毛甾烷的生成可能主要与特定的有机输入及较低的热演化条件有关。
张丽洁汪本善邢福健李汉城麦碧娴马万怡朱照璧程克明
关键词:泌阳凹陷原油生油岩
泌阳盆地西北坡重油特征及其成因初探被引量:1
1991年
基于对泌阳盆地西北坡重油的物性特征生物标志化合物类型、分布及其各种参数的详细研究,提出该重油是次生降解(包括氧化降解及生物降解)的观点、通过西北坡重油与盆地中有代表性的正常原油对比和西北坡重油与当地核三下段生油岩的对比,否定了当地生油岩(未成熟)作为重油主要源岩的可能性,提出重油与盆地中南部原油同源,在向西北坡运移及在该区浅层储集层的聚集和保存过程中,受到次生降解作用所形成的结论。
汪本善张丽洁邢福健麦碧娴李汉城马万怡朱照璧程克明苏艾国
关键词:盆地生物降解重油
风化壳稀土矿有机成矿机理研究被引量:32
1997年
为论证风化壳稀土矿有机成矿机理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地球化学研究,得出如下几点认识:(1)富含REE风化壳含丰富有机物,包含一元酸、二元酸和非酸有机物,剖面自上而下有机物种类和数量减少;腐植酸以富里酸为主,其特点是含共轭大π键及羧基、羟基,极少量含氮基团,未见明显苯核结构。(2)风化壳上层有大量微生物,剖面自上而下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减少,下层未发现微生物。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氨基酸、短链酸和小分子量有机物作为配体与REE形成水溶性配合物,加速了REE从原岩及沉淀态向水溶态转移,为再迁移、再富集提供条件。(3)中长链酸可与REE形成REnAm(OH)x(H2O)y型多核混配配合物,起富集作用;而短链酸、氨基酸等与REE既可形成混配配合物又可形成水溶性配合离子,对迁移和富集均起作用。(4)富里酸有良好的水溶性,适于在风化壳迁移并在常温常压、pH4~6条件下与RE形成水溶性配合离子及不溶性多元混配配合物。其配合物形式随风化壳条件微小变异而不同。(5)有机酸、富里酸、微生物都为维持风化壳一定pH条件作出贡献。(6)发现风化壳中存在粘土REE(Al、Fe……)富里酸配合物,初步确定了其中一种结合模式。综上,提出在风化?
陈志澄俞受符群策陈炳辉张丽洁
关键词:有机质成矿机理风化壳稀土矿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