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志军
- 作品数:7 被引量:33H指数:4
- 供职机构:江西农业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理学更多>>
- 平菇多糖中蛋白质脱除方法的比较被引量:9
- 2017年
- 本试验以蛋白质脱除率、多糖保留率以及两因素的综合指标为评价指标,采用Sevage法、盐酸-乙醇等电点法和TCA法,分析比较其对平菇多糖脱蛋白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平菇多糖中蛋白质脱除率最高的为Sevage法,其次为TCA法;而多糖保留率最高的为盐酸-乙醇等电点法,其次为TCA。综合考虑两因素的影响,以TCA法效果最好。利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获得TCA法脱蛋白工艺的回归方程,再经响应面分析,得出脱蛋白最佳方案,即:TCA浓度5.6%,处理时间33 min,处理温度48℃,此时其综合评价平均值为83.96%,蛋白质脱除率为89.5%,多糖保留率为78.4%。
- 王新嘉雷国风翟志军吴晓玉
- 关键词:平菇多糖脱蛋白
- 江西盘革菌一新记录种及其樟树感染率调查被引量:3
- 2017年
- 樟树(Cinnamomumcamphora(L.)J.Presl)是重要的园林绿化树种,同时具有材用、药用、化工原料等重要用途。真菌是樟树的重要病原体之一。从江西农业大学校园内樟树表皮上采集到一种真菌,经形态和分子鉴定,确定该真菌为刺丝盘革菌(Aleurodiscus mirabilis(Berk.&M.A.Curtis)H?hn.)。
- 张俊波宋海燕况丹翟志军胡颂平胡殿明
- 关键词:担子菌真菌分类分子系统学
- 我国主栽食用菌茶薪菇的物种概念被引量:8
- 2021年
- 茶薪菇是我国广泛栽培的一种食药用菌,由于其形态特征与柱状环伞十分相似,分类地位至今尚不明确。本研究采用形态学和多基因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茶薪菇和柱状环伞的分类问题,结果表明:茶薪菇和柱状环伞是两个不同但亲缘关系密切的物种;在形态上,茶薪菇菌盖颜色浅褐色至深褐色,油茶味浓,菌环较薄易脱落,褶缘囊状体柱状、烧瓶状或纺锤状,易与柱状环伞相区别。因此,提出了该种新组合——茶薪菇Cyclocybe chaxingu,并指定了茶薪菇的新模式(凭证标本为HFJAU1332,保存于江西农业大学真菌标本馆)。
- 刘祈猛宋海燕陈润秀陈明辉翟志军翟志军高扬胡殿明
- 油菜秸秆、莲子壳和谷壳栽培秀珍菇的比较研究被引量:6
- 2020年
- 用油菜秸秆、莲子壳和谷壳3种农业废弃物为主料栽培秀珍菇。结果表明,秀珍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产量在3种不同的基质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油菜秸秆是栽培秀珍菇的最佳主料,最优配方为油菜秸秆75%、麦麸16%、玉米粉5%、石灰2%、石膏2%,菌丝平均生长速度为0.51 cm·d^-1,前三茬菇平均质量为144 g/袋,平均生物学效率达72%。
- 江可江可陈明辉陈明辉周健平翟志军宋海燕胡殿明
- 关键词:秀珍菇农业废弃物代料栽培
- 离子排阻色谱法快速测定益生菌发酵液中7种有机酸含量被引量:2
- 2016年
- 运用离子排阻色谱法建立益生菌发酵液中主要有机酸的快速分离与检测方法。采用Aminex HPX-87H分析柱,选用3.5 mmol/L硫酸与乙腈混合液(体积比为99∶1)为流动相,在柱温50℃、流速0.6 m L/min及检测波长为210 nm条件下,对益生菌发酵产品中甲酸、乙酸、丙酸、乳酸、正丁酸、琥珀酸及柠檬酸7种有机酸进行分离与检测。结果表明:7种有机酸在0.02~22.34 g/L内线性关系较好,回归方程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82~0.999 99。利用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发酵液检测加标回收率为97.28%~107.33%,精密度为0.47%~2.07%(n=5)。利用该方法实现了对8株益生菌36 h发酵液中主要有机酸含量的快速分析比较。此法简单、快速、准确,适用于益生菌发酵液中主要有机酸的分离与检测。
- 黄静吴晓玉翟志军王园秀
- 关键词:益生菌发酵液有机酸
- 田头菇属的系统分类学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20年
- 目前,田头菇属(Agrocybe)除茶树菇(Agrocybe aegerita)外,仅少数种被成功驯化并人工栽培。系统分类学是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为加强对田头菇属种质资源的开发,通过对国内外田头菇属的分类研究历史和现状进行综述和展望,以期为我国田头菇属的系统分类研究、种质资源开发与利用及其遗传育种提供理论参考。
- 刘祈猛刘郁林陈明辉翟志军翟志军胡殿明
- 关键词:种质资源遗传育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