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庆
- 作品数:6 被引量:56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疟疾与ABO血型关系的探讨被引量:2
- 1993年
- 西双版纳勐捧乡经镜检确诊的疟疾患者计102例,当地正常人1011名同时进行ABO血型检测;A,B,O和AB血型者依次分别为26、29、40和7例及162、345、450和54名。通过对两组人群的ABO血型基因频率及各血型人群罹患疟疾相对危险率的计算,发现A血型人群较易感染疟原虫,其相对危险率较其他血型者高1.79倍(X^2=5.9146,P<0.05)。
- 张龙兴章幼妹王捷刘德全高大庆冯晓平黄文辉依丹杨岚何剑英罗群英罗成芝
- 关键词:疟疾ABO血型基因频率
- 云南南部恶性疟原虫对氯喹、咯萘啶、青蒿琥酯、哌喹敏感性的体外测定被引量:21
- 1992年
- 1988及1990年在滇南恶性疟流行区用体外微量法测得恶性疟原虫对氯喹、咯萘啶、青蒿琥酯及哌喹的抗性率分别为98.7%(75/76)、27.6%(16/58)、13.8%(9/65)及97.7%(43/44);半数抑制量(ID_(50))分别为125.0、19.0、4.7及243.3nmol/L,抗氯喹恶性疟原虫对哌喹有明显的交叉抗性;对咯萘啶及青蒿琥酯则未见明显的交叉抗性。抗青蒿琥酯恶性疟原虫对以上3种药均有一定程度的交叉抗性。抗咯萘啶恶性疟原虫对青蒿琥酯无交叉抗性,而对氯喹及哌喹有一定程度的交叉抗性。
- 杨恒林杨品芳刘德全刘瑞君董莹张春勇高大庆何慧
- 关键词:疟原虫氯喹咯萘啶青蒿琥酯
- 一种便于现场测定恶性疟原虫抗药性的培养基被引量:19
- 1989年
- 为了各地开展体外微量测定法调查恶性疟原虫的抗药性,研制了便于现场调查使用的培养基。将连续培养恶性疟原虫用的RPMI1640完全液体培养基用安瓿封装,冰瓶贮存.可供现场50d内使用。该培养基的效果与冰冻干燥培养基相似,明显优于WHO培养基。
- 刘德全任道性刘瑞君邱持平高大庆
- 关键词:疟原虫抗药性培养基
- 恶性疟原虫对咯萘啶、青蒿琥酯敏感性现场体外测定被引量:8
- 1989年
- 1988年7~10月在滇南的勐腊县,应用Rieckmann体外微量测定技术在自制涂药板中测定了恶性疟原虫对氯喹、咯萘啶及青蒿琥酯的敏感性。结果显示,氯喹与4年前和8年前相比,抗性率无明显变化;抗性程度呈下降趋势。咯萘啶的测定结果与对氯喹敏感株Fccl/HN的测定结果相似;少数病例的疟原虫对青蒿琥酯的敏感性低于Fccl/HN。对比测定结果显示,当地恶性疟原虫对上述三种药物无交叉抗性。咯萘啶、青蒿琥酯涂药板各药井中裂殖体形成数同氯喹板一样随药物浓度增加而依次减少。说明本文方法涂制的咯萘啶、青蒿琥酯板药性稳定,测定结果可靠,可用于现场敏感性监测。
- 杨恒林杨品芳何慧刘德全刘瑞君高大庆
- 关键词:恶性疟原虫咯萘啶青蒿琥酯氯喹
- 云南省恶性疟原虫对氯喹抗性的纵向监测被引量:27
- 1994年
- 应用WHO推荐的体外微量测定法于停用氯喹前的1981年及停药后的1984、1988—1990和1992年在云南省南部的勐腊县测得恶性疟原虫对氯喹的抗性率分别为97.4%、100%、96.1%及93.7%;ID50依次为170、132、125及110nmol/L,ID95为1000、740、707及576nmol/L;平均抑制量分别为55.4、46.7、45.8及35.4pmo1/井。与1981年测得结果相比,抗性率无明显变化;ID50分别下降22.3%(P<0.05)、26.4%(P<0.05)及35.3%(P<0.01),ID95依次下降26.0%(P<0.05)、29.3%(P<0.05)及42.4%(P<0.01)。平均抑制量分别下降15.7%(P>0.05)、17.3%(P<0.05)及36.1%(P<0.01)。提示云南南部恶性疟原虫对氯喹的抗性并不稳定,而是随药物压力的下降而降低。
- 杨恒林杨品芳董莹车立刚何慧刘德全刘瑞君詹斌张春勇高大庆
- 关键词:疟原虫抗性氯喹
- 西双版纳疟疾患者RESA抗体的初步调查
- 1992年
- 用RESA—IFA试验对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恶性疟患者血样41份,恶性和间日疟原虫混合感染患者血样12份及间日疟患者血样38份进行RESA抗体检测。恶性疟患者阳性者9例,阳性率为22.0%(9/41);混合感染者阳性1例,阳性率为8.3%(1/12);间日疟患者全部阴性。RESA抗体阳性的患者IFA试验的GMRT为1552.1,阴性患者为741.8,差异非常显著。RESA抗体阳性患者平均原虫密度为5042个原虫/μl血,阴性患者为25398个原虫/μl血。表明恶性疟患者血清中的RESA抗体与临床免疫有一定关系。
- 张龙兴王捷章幼妹刘德全高大庆冯晓平黄文辉
- 关键词:疟疾患者间日疟阴性患者混合感染者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