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利

作品数:5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会议论文
  • 2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理学

主题

  • 4篇自组装
  • 3篇STM
  • 2篇三聚氰胺
  • 2篇扫描隧道显微...
  • 2篇氰胺
  • 2篇热稳定
  • 2篇热稳定性
  • 2篇AU
  • 2篇AU(111...
  • 2篇MELAMI...
  • 1篇氢键
  • 1篇自组装薄膜
  • 1篇ATOMS
  • 1篇CU
  • 1篇CU(111...
  • 1篇HYDROG...
  • 1篇ADATOM...
  • 1篇TAILOR...

机构

  • 5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合肥微尺度物...

作者

  • 5篇王利
  • 4篇邵翔
  • 2篇施宏
  • 2篇王文元
  • 1篇李喆

传媒

  • 1篇Chines...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中国化学会第...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Au/Cu(111)及Cu/Au(111)表面melamine分子的自组装研究
合金结构往往展现出单独组分材料不具备的性质,因而在催化方面应用广泛。但是合金体系的表面科学研究却仍然十分有限。分子自组装膜(SAM)由于其自发性、高度有序性、以及广泛的扩展性等特点,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一种自下而上构筑纳米结...
石何霞王利王文元施宏邵翔
关键词:STM自组装MELAMINE
文献传递
三聚氰胺与蜜勒胺在Au(111)表面的自组装和氢键识别(英文)被引量:1
2017年
三聚氰胺和蜜勒胺(即三聚氰胺的三聚体)均为合成石墨型氮化碳(g-C_3N_4)的前驱体分子,具有与不同相g-C_3N_4的结构基元类似的骨架结构。本文利用低温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对比研究了三聚氰胺与蜜勒胺在Au(111)表面上的自组装结构,并对两种分子可能形成的氢键类型进行识别。研究发现,三聚氰胺在表面上仅有一种氢键方式,形成两种组装结构;而蜜勒胺却可以形成三种类型的氢键,并组装成六种有序结构,而且不同类型的氢键在表面的比例随着分子在表面覆盖度的变化而变化。特别的,有些氢键类型之间可以在探针作用下发生转变。这些研究结果将为利用氢键构建和调控表面功能性纳米结构提供新方法,同时也为研究g-C_3N_4的表面原位合成及相关理化性质打下基础。
王利石何霞王文元施宏邵翔
关键词:三聚氰胺扫描隧道显微镜氢键自组装
Tailoring the Self-assembly of Melamine on Au(111) via Doping with Cu Atoms
2017年
The doping effect of Cu on the self-assembly film of melamine on an Au(111) surface has been investigated with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 (STM). The evaporated Cu adatoms occupy the positions underneath the amino groups and change the hydrogen bonding pat- tern between the melamine molecules. Accordingly, the self-assembly structure has changed stepwise from a well-defined honeycomb into a track-like and then a triangular structure depending on the amount of Cu adatom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u adatom and melamine is moderate thus the Cu adatoms can be released upon mild heating to around 100 ℃. These findings are different from previous observations of either the coordination assembly or the physically trapped metal adatoms.
石何霞王文元李喆王利邵翔
关键词:MELAMINE
'分子掺杂'调控表面自组装性质的STM研究
固体表面的分子自组装薄膜,是公认的自下而上构筑表面周期性纳米结构的重要方法,也是对表面性质进行修饰调控的有效途径,从发现之初,即一直吸引着人们进行大力的研究.自组装成有序结构的分子本身可以设计成包含各种重要的有机官能团,...
王利邵翔
关键词:自组装薄膜热稳定性
“分子掺杂”调控表面自组装性质的STM研究
固体表面的分子自组装薄膜是自下而上构筑表面周期性纳米结构的重要方法,也是对表面性质进行调控的有效途径。然而,由于自组装过程中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较弱,所以自组装薄膜通常具有较差的热稳定性,这大大阻碍了其广泛应用。除了构建具有...
王利邵翔王兵
关键词:自组装三聚氰胺热稳定性扫描隧道显微镜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