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川

作品数:4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定理临床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颅脑
  • 2篇颅脑损伤
  • 2篇脑脊液
  • 2篇脑损伤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瘤
  • 1篇动脉瘤性
  • 1篇血浆
  • 1篇血清
  • 1篇血清指标
  • 1篇炎症
  • 1篇炎症反
  • 1篇炎症反应
  • 1篇预后
  • 1篇手术
  • 1篇蛛网膜
  • 1篇网膜
  • 1篇下血
  • 1篇颅内
  • 1篇颅内感染

机构

  • 4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陆川
  • 3篇孙军
  • 3篇蔡建勇
  • 2篇巴华君
  • 2篇林群
  • 2篇陈献东
  • 2篇郑伟明
  • 1篇戴君侠
  • 1篇郑伟民
  • 1篇吴艳

传媒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年份

  • 3篇2016
  • 1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血浆和肽素与自发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血预后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 探讨血浆和肽素与自发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血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对某院76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试验组)与76例健康者(对照组)进行血浆和肽素检测,观察该指标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试验组血浆和肽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发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血浆和肽素浓度均显著上升.血浆和肽素的浓度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预后具有显著的预测价值.
林群蔡建勇陆川陈茂华陈献东巴华君孙军郑伟明
急性颅脑损伤后脑脊液和血清TNF-α、IL-6含量变化及其意义
目的:通过对颅脑损伤后51例患者伤后不同时期脑脊液和血清中IL-6、TNF-α的变化分析,来探讨IL-6、TNF-α能否作为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指标,为将来有效治疗有所帮助。 材料与方法:本实验研究对象为2005...
陆川
关键词:急性颅脑损伤脑脊液血清指标IL-6
文献传递
开颅行脑脊液分流术患者颅内感染的临床研究
2016年
目的分析开颅行脑脊液分流术患者颅内感染流行病学特点,总结有效的治疗方法,为提高其生存率积累经验。方法选取2015年1-6月医院收治的165例开颅行脑脊液分流术后颅内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于确诊后12h内,采集其脑脊液进行病原菌培养分离鉴定;所有研究对象均给予脑脊液置换术进行治疗,根据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为3组,A组患者59例给予头孢曲松,B组患者46例给予亚胺培南,C组患者60例给予万古霉素,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颅内压等生化指标变化和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165例患者感染单一病原菌110例占66.7%,感染多种病原菌55例占33.3%,共分离病原菌21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19株占56.4%,革兰阳性菌68株占32.2%,真菌24株占11.4%;治疗前3组患者颅内压、白细胞计数、道格拉斯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组患者各指标均显著改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总有效率A组为89.8%、B组为95.7%、C组为93.3%,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为23.73%、B组为2.17%、C组为21.7%,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胺培南治疗开颅行脑脊液分流术后颅内感染具有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等特点。
戴君侠蔡建勇陈茂华孙军陆川郑伟明
关键词:颅内感染开颅手术脑脊液分流术
FTY720改善颅脑损伤大鼠认知功能及其机制的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研究FTY720对颅脑损伤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选用健康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20只,采用改进的Feeney自由落体损伤装置建立大鼠颅脑损伤模型,分别于模型形成前给予-1 m L 0.9%氯化钠注射液或1 mg·kg1 FTY720腹腔注射。各组取10只大鼠,采用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实验,记录大鼠逃避潜伏期,评价认知功能。另外各组取10只大鼠断头处死,分离海马组织,采用HE染色观察神经细胞形态,采用ELISA法检测脑组织白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6浓度。结果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较假手术组显著延长(P<0.05),海马组织神经细胞结构较假手术组明显破坏(P<0.05),脑组织白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6浓度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大鼠逃避潜伏期较模型组显著缩短(P<0.05),海马组织神经细胞结构较模型组明显恢复(P<0.05),脑组织白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6浓度较模型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 FTY720可显著改善颅脑损伤大鼠认知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FTY720的中枢炎症抑制作用有关。
林群蔡建勇吴艳巴华君陆川陈献东陈茂华孙军郑伟民
关键词:FTY720炎症反应脑保护作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