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淋巴
  • 4篇细胞
  • 3篇淋巴瘤
  • 3篇淋巴细胞
  • 2篇淋巴细胞白血...
  • 2篇弥漫
  • 2篇急性
  • 2篇急性淋巴细胞
  • 2篇急性淋巴细胞...
  • 2篇急性淋巴细胞...
  • 2篇白血
  • 2篇白血病
  • 1篇单核
  • 1篇单核细胞
  • 1篇第二肿瘤
  • 1篇毒性
  • 1篇血淋巴细胞
  • 1篇亚叶酸
  • 1篇亚叶酸钙
  • 1篇药物

机构

  • 5篇南昌大学
  • 4篇南昌大学第二...

作者

  • 5篇陈丽娜
  • 4篇华建媛
  • 4篇郑积富
  • 4篇石庆之
  • 1篇李振江
  • 1篇杨美华

传媒

  • 2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生命的化学
  • 1篇重庆医学

年份

  • 4篇2017
  • 1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大剂量甲氨蝶呤在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17年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疾病。甲氨蝶呤(MTX)是治疗儿童及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常用化疗药物,大剂量甲氨蝶呤逐渐代替头颅放疗成为预防中枢神经系统复发及治疗的主要措施,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无事件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大剂量MTX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肝、肾功能损害,骨髓抑制,口腔黏膜炎等,亚叶酸钙作为大剂量MTX特异性解毒药物可以对抗其细胞毒效应。
陈丽娜华建媛郑积富石庆之
关键词:甲氨蝶呤白血病淋巴细胞急性亚叶酸钙药物毒性
来那度胺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7年
来那度胺作为第二代免疫调节剂,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血管生成、调节肿瘤微环境等多重作用,其疗效优于沙利度胺,而神经病变、嗜睡、便秘等不良反应明显减轻,现已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表明来那度胺对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也有效,其单药应用或联合化疗对初治及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亦显示出一定的疗效。
陈丽娜杨美华华建媛郑积富石庆之
关键词:来那度胺免疫调节
恶性淋巴瘤继发第二肿瘤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5年
恶性淋巴瘤(ML)是起源于淋巴结及淋巴组织的免疫系统的恶性肿瘤,其发生大多数与免疫应答过程中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产生的某种免疫细胞恶变有关。随着疾病分类的细化,治疗策略和方案的规范化,恶性淋巴瘤的治疗效果显著提高,生存周期明显延长,并发第二肿瘤的概率逐渐增加。其中,白血病是最常见的第二肿瘤,乳腺癌在继发实体瘤中占据主要位置。放射线、化疗药物、癌基因的存在及激活、免疫紊乱是其常见的危险因素。
陈丽娜石庆之华建媛郑积富
关键词:恶性淋巴瘤第二肿瘤
TCF3-PBX1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相关基因的筛选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研究比较TCF3-PBX1阳性和阴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基因表达的差异,并寻找在特定类型白血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基因,为临床诊疗提供新思路。方法在公共基因芯片数据库GEO中下载GSE11877数据集,利用R编程语言,应用贝叶斯检验和倍比法(fold change)筛选差异表达基因(校正P<0.05,并且log2(fold change)>2)。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生物学过程功能富集分析。结果共获得207个数据集,其中TCF3-PBX1阳性组23个,阴性组184个,最终汇总获取2 890个基因的表达水平,其中27个符合条件的差异基因被选出,这些基因的功能大致分为细胞骨架结构、细胞信号转导、转录调控、细胞黏附、细胞凋亡等。功能富集分析显示BANK1、GAB1、ZAP70等8个基因在TCF3-PBX1阳性白血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到关键作用。结论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能有效分析基因芯片数据并获取生物内在信息,TCF3-PBX1阳性白血病的发生是由于多种基因表达改变所致,为确定其早期诊断标志与新治疗靶位提供了新的思路。
郑积富陈丽娜华建媛李振江石庆之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基因芯片
外周血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绝对值及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预后相关性研究
目的:  分析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预后相关因素,探讨其初次诊断时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值(ALC)、单核细胞绝对值(AMC)以及淋巴细胞绝对值/单核细胞绝对值(ALC/AMC)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因素之间的...
陈丽娜
关键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外周血淋巴细胞预后因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