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金凯

作品数:4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篇学术
  • 1篇东学西渐
  • 1篇新闻
  • 1篇新闻传播
  • 1篇新闻传播研究
  • 1篇学术出版
  • 1篇学术生产
  • 1篇议题
  • 1篇议题设置
  • 1篇中央一号文件
  • 1篇外译
  • 1篇流动人口
  • 1篇媒介
  • 1篇媒介理论
  • 1篇居住
  • 1篇居住空间
  • 1篇话语权
  • 1篇个案
  • 1篇个案研究
  • 1篇公寓

机构

  • 4篇南京大学

作者

  • 4篇张金凯
  • 1篇郑欣

传媒

  • 1篇当代青年研究
  • 1篇经济体制改革
  • 1篇新闻界
  • 1篇中国出版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媒介的两个路径:鲍德里亚与恩岑斯贝格关于媒介理论的争论被引量:1
2020年
自20世纪媒介技术迅猛发展以来,对于媒介的认识和争论一直没有停止,传播学和媒介研究也正是在此背景下不断发展前行。上世纪六十、七十年代媒介研究范式变革时期,鲍德里亚与恩岑斯贝格两位思想家就媒介理论的基本认识展开一场争论,秉持法兰克福学派传统的恩岑斯贝格在法国"五月风暴"的氤氲下推进本雅明的技术文化理论,发展出了意识工业概念,对于思考媒介理论的合法性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对于鲍德里亚来说,媒介技术的"进化",实为一种拟真替代本真的社会交往,以媒介技术为中介的传播活动中,最终将导致人的本真缺失,因而宣告传统媒介理论已失去解释力。本文认为,这两个看似不在一个水平线上的对话实则包含了媒介理论研究的两种路径,即作为生产工具的技术论与作为传播工具的文化论。当我们在回顾和梳理鲍德里亚和恩岑斯贝格的争论时,需要从媒介化社会的视角来重新审视媒介理论的技术论和文化论之间的平衡。
张金凯
关键词:鲍德里亚媒介理论
新型异质空间:居住空间中的性交换——基于北京某流动人口公寓的个案研究
2015年
对于流动人口如"北漂"来说,租住公寓只是他们漂泊的临时停靠点,温暖的港湾只能出现在他们居室内的幻想中。流动人口公寓中的性交易问题不仅牵引出法律、经济和道德问题,除了流动人口居住者与性工作者之间的对立外,两者同样被裹挟进消费主义逻辑下空间的生产和增殖过程,他们因空间的剥夺不仅失去了对空间的控制和生产能力,而且成为消费主义驱动的空间增殖的生产工具。在这个过程中流动人口公寓这样具有异质性表象的居住空间,其实质不仅没有凸显真实空间的虚伪性,而且通过自身的异质性表象掩盖了真实空间的特征而成为当下一种新形式的"异质空间"。
张金凯
关键词:居住空间
学术出版与理论自信:新闻传播研究的“东学西渐”--基于“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的分析
2022年
中国的新闻传播研究从“西学东渐”走来逾百年,已逐渐开始步入“东学西渐”的新时期。通过对2014—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新闻学与传播学类出版著作的分析,发现这些著作作为中国学术出版的典范,以新闻传播研究的学科视野和学术框架讲述“中国故事”,并提出具有本土特色的“中国理论”。从学术出版的角度看,中国的新闻传播研究已经从早期“舶来品”的理论依附阶段到逐步反思、立足本土、构建本土话语的理论自觉阶段,开始进入主动建构国际学术话语权的理论自信阶段。
张金凯
关键词:学术出版新闻传播研究
从“中央一号”文件看我国农民工研究议题设置被引量:1
2016年
农民工议题一直是国家决策的重点,由于农民工群体的人口基数巨大,农民工议题中存在很多具体类别的问题,需要决策层与学术界进行互动,实现政治与学术的相辅相成。本文以农民工议题为切入口,通过分析中央一号文件与学术界研究文献对应的具体内容,探寻在我国政治环境下顶层设计与学术生产的互动机理,提出三种政治与学术之间的相互关系,论证需要更加成熟的决策制定和公民参与机制以保证文件实行的合理性。
张金凯郑欣
关键词:中央一号文件议题设置学术生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