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著
- 作品数:7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玉溪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两种不同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对比被引量:1
- 2017年
-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常见的腰椎退行性病变,临床主要表现为腰腿痛。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上,多数患者可通过牵引、卧床获得缓解,但其中仍有20%的患者需行手术治疗,尤其是对于伴有椎间不稳定的患者,在行减压治疗的同时需接受内固定融合术。
- 赵辉纳强柏涛王国著赵佳
- 关键词:弹性内固定腰椎间盘突出症
- 个体化设计穿刺路径在PVP/PKP单侧穿刺技术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个体化设计穿刺路径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单侧穿刺技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接受PVP或PKP采用单侧穿刺进行手术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患者97例作为研究总结对象,阐述依据术前个体化穿刺路径所实施的穿刺技术,观察穿刺结果、骨水泥弥散及评估术后疗效。结果:97例患者均按术前个体化设计获得成功穿刺,97例术后VAS评分、ODI评分、Cobb角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与术后3月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好的工作套管置入位置是骨水泥弥散满意的前提,个体化设计穿刺路径在术中具体实施可获得令人满意的工作套管置入。
- 柏涛赵辉梁金董谐王国著纳强
- 关键词:个体化设计穿刺路径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单侧穿刺
- 一期后路治疗胸腰椎结核经验分享
- <正>~~
- 纳强张雄文莫炳宏徐松王国著梁金
- 文献传递
- 深部缝合+局部加压治疗脊柱术后隐性脑脊液漏疗效观察与体会被引量:1
- 2015年
- 笔者自2010—2013采用延长切口引流时间治疗281例脊柱术后患者中发生隐性脑脊液漏病例共36例,2013—2015年采用深部缝合+局部加压方法治疗320例脊柱术后患者中发生隐性脑脊液漏病例共29例,回顾性分析2种方法在感染率、低颅压症状发生率、住院时间、术后至出院期间医疗费用方面的区别。
- 柏涛纳强赵辉王国著赵佳
- 一种经皮椎弓根穿刺术前定位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经皮椎弓根穿刺术前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网格状立体贴膜、一号杆、二号杆、三号杆、四号杆、五号杆、杆连接套;该装置分为立体贴膜的初步位点确定和定位器的精确定位,该定位装置使用方便,结构小巧,可准...
- 柏涛纳强许丽芬杨燕敏张雄文梁金董谐王国著赵佳
- 文献传递
- 经皮椎体强化术中分次调配骨水泥、靶点封堵裂口防止经椎体前壁骨水泥渗漏的效果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探讨分次调配骨水泥、靶点封堵裂口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强化术中防止骨水泥渗漏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03—2019-12诊治的29例椎体前壁骨皮质存在裂口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24例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5例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以裂口为靶点进行穿刺,分次调配骨水泥,使用高粘状态骨水泥对裂口进行封堵,凝固后使用低粘度骨水泥灌注椎体,观察骨水泥由骨皮质裂口渗漏情况。结果 29例均顺利完成手术,28例骨水泥均未超出椎体范围进入其他组织,3例在椎体前壁裂口处可观察到骨水泥稍膨出,1例可见骨水泥由椎体中部上终板处向椎间隙内渗漏少许。结论采用分次调配骨水泥、靶点封堵技术可显著降低经皮椎体强化术中骨水泥渗漏的概率,提高手术安全性。
- 柏涛纳强张雄文赵辉梁金董谐王国著
- 关键词:骨水泥渗漏
- 一种经皮椎弓根穿刺术前定位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经皮椎弓根穿刺术前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网格状立体贴膜、一号杆、二号杆、三号杆、四号杆、五号杆、杆连接套;该装置分为立体贴膜的初步位点确定和定位器的精确定位,该定位装置使用方便,结构小巧,可准...
- 柏涛纳强许丽芬杨燕敏张雄文梁金董谐王国著赵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