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佳丽
- 作品数:7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唐仲英育种基金陕西省农业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小麦T763A的败育特点及育性恢复被引量:4
- 2016年
- 为了明确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小麦T763A败育的形态特征和细胞学特点及对T763A恢复系的选用提供依据,以不育系T763A,保持系763B,恢复系Tm3315B、Tm504B和TP731B为供试材料,进行外部形态特征观察和花粉粒制片(醋酸洋红、I2-KI和DAPI);并以中国春和黑麦为对照试材,对所有供试材料进行核型鉴定。结果表明:T763A败育类型为典败和圆败,成熟花粉粒皱缩无规则,内含物少,花粉败育,败育主要发生在单核晚期到二核期;所有供试材料均为非1B/1R类型;3个恢复系(Tm3315B、Tm504B和TP731B)恢复能力均较强,其中以Tm504B对T763A的恢复能力相对最好,这可能与T763A的胞质类型及与恢复系所含的恢复基因数量有关。
- 段阳姚盟蒙立颖石晓艺齐智叶佳丽闫鹏娇刘子涵宋喜悦
- 关键词: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育性恢复
- 5种细胞质雄性不育小麦败育的生物学特性及育性恢复被引量:3
- 2015年
- 为了解不同类型异质雄性不育小麦的易恢性差异和不同恢复系的恢复力差异,采用特异性分子标记及醇溶蛋白的A-PAGE检测方法对5种类型同核异质不育系(K706A、Va706A、Ju706A、C6706A、U706A,分别为K、Va、Ju、C6和U型)、保持系(706B)及恢复系(6521-2、LK783、1321、223原-9、9023晚、X197、宿7078、宿968、中国春、WM5-5)进行1B/1R类型鉴定,同时对不同杂交组合F1(不育系/恢复系)的自交结实率进行异地(杨凌和三原)分析。结果表明,Va706A、Ju706A、C6706A、U706A、706B为1BL/1RS易位纯合体,宿968、宿7078、LK783、1321、6521-2、WM5-5、X197、223原-9为非1BL/1RS易位材料,K706A、9023晚为1BL/1RS易位杂合体。5种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中,K型的易恢性最好,Ju型和U型居中,C6型恢复能力最差。10个恢复系中,LK783和中国春在三原和杨凌恢复度均较高,宿968的恢复能力最弱,但LK783的变异幅度较大,中国春的变异幅度较小,说明中国春恢复能力好且稳定。此外,不育系与恢复系间存在明显的互作关系。
- 姚盟叶佳丽杨智全段阳蒙立颖闫鹏娇刘子涵张玲丽宋喜悦
- 关键词: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生物学特性育性恢复
- 基于转录组测序分析K型细胞质雄性不育小麦育性恢复相关代谢途径与其候选基因鉴定
- 细胞质雄性不育(CMS)在小麦杂交育种中具有重要作用.K 型细胞质(Aegilops kotschyi)温敏雄性不育小麦在中国北方正常播种条件下,表现完全雄性不育可用于杂交种子生产;但在特定播种条件下育性恢复,可实现自繁...
- 李莎刘子涵贾雨林叶佳丽耿兴侠杨雪桐宋喜悦
- 关键词: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碳代谢WRKY转录因子
- 小麦黑胚种子生活力及发芽特性分析
- 【目的】分析小麦黑胚病对种子生活力及其发芽特性的影响,为小麦新品种的改良和种子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以郑品麦16号、衡2011观174、秦农27、漯0327等具有不同黑胚率的8份小麦新品系为材料,采用四唑染色法对...
- 姚盟叶佳丽宋喜悦郑锦娟张玲丽
- 关键词:小麦黑胚病种子生活力种子发芽特性
- 文献传递
- 小麦K-CMS恢复系1BL/1RS和非1BL/1RS核型的鉴定及育性恢复基因的效应分析被引量:5
- 2016年
- 为给K型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系(K-CMS,本文简称K型不育系)的易恢性及恢复系的恢复度研究提供参考,以三个K型不育系及69份恢复系为材料,综合采用特异性分子标记及醇溶蛋白的A-PAGE检测方法对恢复系进行1BL/1RS核型鉴定,并初步推断恢复系恢复基因的遗传组成及其效应。结果表明,69份恢复系材料中,有65份属于非1BL/1RS类型(占94.2%),4份属于1BL/1RS类型(占5.8%);三个K型不育系的易恢性强弱依次为KTM3315A、KTP3315A、K3315A,且三个不育系间无显著差异。各恢复系间的恢复力表现出较大差异,其中恢复系KR8-1-2的恢复能力较强且稳定。初步推测K型不育系的育性恢复主效基因多位于1BS染色体上,恢复基因Rfv1效应约为60%,恢复基因Rfv2的效应约为10%。
- 闫鹏娇齐智石晓艺蒙立颖段阳姚盟叶佳丽刘子涵宋喜悦
- 关键词:细胞质雄性不育粘果山羊草育性恢复恢复基因
- D^2型细胞质雄性不育小麦绒毡层细胞程序化死亡与活性氧代谢被引量:11
- 2017年
- 【目的】D2型细胞质是细胞质雄性不育小麦(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CMS)的重要胞质来源,深入研究其败育机理对小麦杂种优势利用具有重要价值。【方法】以3种同核异质D2型细胞质雄性不育小麦Va87B1-706A、C687B1-706A、Ju87B1-706A及其相应保持系706B为试材,通过体式显微镜和DAPI染色分别在四分体时期、单核早期、单核晚期、二核期和三核期观察小麦花药的外形和小孢子发育的形态;利用扫描电镜和KI-I2染色分析三核期花药外皮层、内皮层、乌氏体和花粉粒的表型及败育特点;采用石蜡切片和DNA ladder的技术观察不同发育时期D2型不育系和保持系小麦花药绒毡层细胞形态变化特征以及绒毡层细胞程序化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的过程;测定花药发育过程中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过氧化氢酶(hydrogen peroxidase,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ate peroxidase,APX)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的活性以及非酶物质还原型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AsA)和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的含量变化;同时利用RT-PCR技术对部分抗氧化酶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与保持系706B比较,3种D2型细胞质雄性不育小麦在三核期均表现出外皮层表皮褶皱、乌氏体排列稀疏散乱以及小孢子皱缩、表皮粗糙和萌发孔闭合的不育特征,败育类型为典败和染败;自单核晚期开始3种不育小麦的小孢子发生紊乱;石蜡切片观察绒毡层细胞的变化,发现不育系均比保持系延迟一个时期在二核期发生解体,并于三核期完全降解;进一步检测细胞凋亡DNA小片段发现3种不育系花药绒毡层的DNA损伤均起始于单核晚期,绒毡层PCD比保持系延迟一个时期启动,并且优先细胞学表型检测到凋亡;生理指标测定和定量分析的结果说明绒毡层�
- 刘子涵石晓艺闫鹏娇段阳耿兴侠叶佳丽李莎杨雪桐张高明贾雨林张玲丽宋喜悦
- 关键词:小麦活性氧代谢基因表达
- 基于转录组测序分析高温诱导小麦雄性不育的相关分子机制
- 植物雄性不育对杂种优势的利用具有重要作用。小麦光温敏核不育系可用于两系杂交生产,在一定条件下通过自花授粉保持雄性不育,而在特定条件下可以生产杂交小麦种子,光温敏雄性不育系统的发展加速了杂交小麦的育种进程。
- 杨雪桐耿兴侠刘子涵叶佳丽徐梦凡张玲丽宋喜悦
- 关键词:小麦转录组学光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