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功
- 作品数:2 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医学院药学系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泰诺福韦引起肾上皮细胞线粒体毒性的分子机制
- 2015年
- 目的研究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ucleoside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s,NRTIs)类药物泰诺福韦(tenofovir,TFV)和阿德福韦(adefovir,ADV)引起肾毒性(kidneytoxicity)的线粒体分子机制.方法在细胞水平,使用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和小鼠原代肾小管上皮细胞以TFV和ADV不同药物浓度(0、30、100、300、500、1000μmol·L^-1)处理不同时间(24、48、72、98、120h).然后用MTT和细胞流式等选定合适的浓度和时间处理以上细胞,利用代谢组学和蛋白组学寻找药物引起细胞毒性显著性变化的代谢物和分子蛋白,结合生物信息学探究其中的联系和通路,最后使用Westernblot和RealtimePCR等方法进行验证.在动物水平,使用C57BL/6J小鼠作为动物模型,分为3组,每组6只,分别为0.5%CMC溶剂对照组、5mg·kg^-1·d泰诺福韦酯组和10mg·kg^-1·d阿德福韦酯组,灌胃5周.实验前1d,使用代谢笼收集小鼠尿液,同时对小鼠禁食.实验当天处死小鼠,收集小鼠血液.取小鼠肾脏,进行HE等染色,比较各组小鼠肾脏病变差异,观察药物引起小鼠肾毒性的作用,同时用代谢组学检测小鼠尿液、血清和肾脏的代谢物水平的变化,寻找泰诺福韦类药物引起小鼠肾毒性的生物标志物.结果在不同浓度和时间处理细胞中,发现给予泰诺福韦和阿德福韦1000μmol·L^-1处理5d能够产生显著性的细胞毒性(P〈0.01).代谢组学结果显示细胞经药物处理后AMP和ADP水平分别升高了1.85和2.49倍,蛋白组学数据发现药物处理后细胞线粒体单链DNA结合蛋白水平下降了0.5和0.665倍、Westernblot和Q-PCR结果再次验证了此蛋白的显著性变化(P〈0.01).小鼠经5周给药后,代谢组学发现泰诺福韦和阿德福韦药物处理组跟溶剂对照组相比,血清内尿酸和尿酸盐水平升高,分别为2.1和1.4倍,同时尿酸代谢通路上游的代谢物也出现了上升.以此为据,我们在小鼠肾脏和尿液里也发
- 赵心彬蓝洲梁宇宋文欣程丽丽陈立功
- 关键词:泰诺福韦阿德福韦肾毒性生物标志物
- 泰诺福韦引起肾上皮细胞线粒体毒性的分子机制
- 【目的】研究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ucleoside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s,NRTIs)类药物泰诺福韦(tenofovii,TFV)和阿德福韦(adefovii,ADV)引起...
- 赵心彬蓝洲梁宇宋文欣程丽丽陈立功
- 关键词:泰诺福韦阿德福韦肾毒性生物标志物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