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爱民

作品数:36 被引量:170H指数:8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广西医疗卫生重点科研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16篇神经痛
  • 16篇疱疹
  • 16篇经痛
  • 15篇带状疱疹
  • 15篇带状疱疹后
  • 15篇带状疱疹后神...
  • 15篇疱疹后神经痛
  • 9篇自噬
  • 7篇凋亡
  • 7篇疼痛
  • 7篇小鼠
  • 7篇脊髓
  • 5篇炎症
  • 5篇射频
  • 5篇脉冲射频
  • 4篇通路
  • 4篇夏天无
  • 3篇信号
  • 3篇信号通路
  • 3篇射频治疗

机构

  • 27篇广西医科大学
  • 9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川北医学院附...
  • 1篇四川省肿瘤医...
  • 1篇百色市人民医...

作者

  • 36篇张爱民
  • 29篇蒋宗滨
  • 12篇何睿林
  • 11篇周增华
  • 11篇陈云婷
  • 10篇许圣荣
  • 5篇王峰
  • 4篇陈婷婷
  • 4篇潘剑
  • 3篇李燕尧
  • 2篇陈丽妮
  • 2篇梁楼峰
  • 2篇叶小龙
  • 1篇覃思平
  • 1篇严秀荣
  • 1篇闫芳然
  • 1篇姜岳明
  • 1篇黄子津
  • 1篇黄剑峰
  • 1篇莫曾南

传媒

  • 5篇山东医药
  • 4篇实用疼痛学杂...
  • 3篇中国康复医学...
  • 2篇临床麻醉学杂...
  • 2篇广西医学
  • 1篇中国疼痛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中成药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毒理学杂志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华疼痛学杂...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6篇2018
  • 15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夏天无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小鼠脊髓疼痛和凋亡的影响
目的 观察夏天无注射液(Injection of Corydalis Decumbens,ICD)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小鼠疼痛和脊髓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探讨其用于PHN...
陈云婷蒋宗滨张爱民王峰
关键词:夏天无带状疱疹神经痛凋亡
脉冲射频治疗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模型大鼠脊髓背角自噬的影响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观察脉冲射频(PRF)治疗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模型大鼠疼痛的影响,探讨脊髓背角自噬改变的可能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体重200~240 g,随机分为五组:空白对照组(Blank组)、溶剂组(Solvent组)、PHN模型组(PHN组)、假治疗组(Sham组)和治疗组(PRF组),每组12只。PHN组、Sham组及PRF组腹腔注射树脂毒素(RTX)0.2 g/kg制备PHN模型。Blank组腹腔注射与PHN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Solvent组腹腔注射相同体积的溶剂(10%吐温80、10%乙醇和80%生理盐水)。于制模前2 h、制模后1、4、7、10、14 d、PRF治疗后1、4、7、10、14、21、28、35和42 d测定大鼠机械缩足阈值(MWT)和热缩足潜伏期(TWL)。治疗后第42天处死大鼠,取L4-6脊髓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脊髓组织微管相关蛋白轻链Lc3Ⅱ和Lc3Ⅰ、Beclin-1和P62蛋白含量,计算Lc3Ⅱ和Lc3Ⅰ比值。RT-qPCR检测Lc3 mRNA和Beclin-l mRNA的表达量。结果与Blank组比较,PHN组、Sham组及PRF组RTX处理后大鼠MWT明显降低,TWL明显延长,脊髓组织Lc3Ⅱ/Lc3Ⅰ蛋白含量比值和Beclin-1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62蛋白含量明显降低,Lc3 mRNA和Beclin-1 mRNA表达量明显增加(P均<0.05)。与PHN组比较,PRF组大鼠在治疗7 d后MWT明显升高,TWL明显缩短,Lc3Ⅱ/Lc3Ⅰ蛋白含量比值明显降低,Beclin-1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62蛋白含量明显增加,Lc3 mRNA和Beclin-1 mRNA表达量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脉冲射频可能通过抑制脊髓背角组织自噬活性,改善线粒体功能,从而对PHN模型大鼠产生镇痛作用。
王峰蒋宗滨张爱民兰琪欣陈婷婷
关键词:脉冲射频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脊髓自噬
自噬激活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模型小鼠脊髓背角GABA能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自噬程度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模型小鼠脊髓背角GABA能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 使用SPSS19.0的随机数字发生器将48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C组、PHN+Rapa组、PHN组及PHN+3-MA组,每组12只.C...
张爱民蒋宗滨陈云婷陈婷婷潘剑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神经痛GABA能神经元凋亡自噬小鼠
综述常用治疗药物和方法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2017年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多由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引起。PHN的治疗药物和方法较多,但常用的治疗药物和治疗方法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未做归纳总结。本文就这个问题作一综述,为临床医师治疗PHN提供参考。
叶小龙张爱民陈云婷蒋宗滨
关键词:药物疗法免疫功能
脉冲射频对保留性神经损伤大鼠Nav1.8 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通过观察保留性神经损伤(spared nerve injury,SNI)模型大鼠接受脉冲射频(pulsed Tadiofrequency,PRF)治疗后疼痛行为学和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1.8(Nav1.8)m RNA的表达水平,探讨PRF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SD大鼠32只,随机均分成4组:空白对照组(C组)、模型组(SNI组)、假治疗组(Sham组)和治疗组(PRF组)。于制模前0天,制模后4、6、8、10天,PRF治疗后6、12、18、24、30、36、42天测定四组大鼠机械缩足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在PRF治疗6天后每组各处死2只大鼠,42天后每组处死剩余大鼠,取其腰4、5的背根神经节,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半定量分析各组大鼠背根神经节Nav1.8 m RNA的表达情况。结果:SNI术后,SNI组、Sham组和PRF组大鼠的MWT较C组显著降低(P<0.01);PRF治疗后,PRF组大鼠的MWT及大鼠背根神经节Nav1.8 m 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SNI组和Sham组(P<0.01)。结论:PRF治疗对SNI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具有镇痛作用,Nav1.8可能是PRF发挥镇痛作用的一个关键靶点。
李燕尧张爱民蒋宗滨吕时甲何睿林
关键词:脉冲射频疼痛行为学NAV1.8
加巴喷丁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中的应用观察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观察加巴喷丁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均口服塞来昔布、盐酸乙哌立松、甲钴胺片,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加巴喷丁。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数字评分法评分(NRS评分)、颈椎病治疗成绩评分表评分及疼痛缓解时间、不良反应。结果与同组治疗前比较,两组NRS评分降低、颈椎病治疗成绩评分表评分升高,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NRS评分降低、颈椎病治疗成绩评分表评分升高,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疼痛缓解时间短,P<0.05。观察组发生胃肠道不适1例,头晕2例,乏力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对照组发生胃肠道不适1例,皮肤瘙痒1例,皮疹痒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加巴喷丁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其可较快的改善患者疼痛。
许圣荣蒋宗滨张爱民周增华何睿林梁楼峰
关键词:加巴喷丁颈椎病
脉冲射频对坐骨神经分支损伤模型大鼠脊髓神经元凋亡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脉冲射频(pulsed radiofrequency,PRF)对坐骨神经分支损伤(spared nerve injury,SNI)模型大鼠脊髓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将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8):空白对照组(C组)、模型组(SNI组)、假治疗组(Sham组)和治疗组(PRF组)。于制模前0天,制模后1、4、7、10天,PRF治疗后6、12、24、36、48天分别测定4组大鼠机械缩足阈值(pain 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PMWT);在PRF治疗前0天、治疗48天后分别处死每组大鼠4只,提取L4—L6节段脊髓,采用蛋白印记(Western Blot)技术检测bcl-2、caspase-3表达情况,TUNEL法检测脊髓组织凋亡细胞数。结果:(1)坐骨神经分支损伤术后,SNI组、Sham组和PRF组大鼠的PMWT较C组显著降低(P<0.01);(2)经PRF治疗后,PRF组大鼠的PMWT可显著提高(P<0.05);(3)随着PMWT提高,PRF组bcl-2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caspase-3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而脊髓组织细胞凋亡数量显著下降(P<0.05)。结论:PRF可能通过抑制脊髓神经细胞凋亡对SNI模型大鼠产生良好的镇痛作用。
张爱民周增华蒋宗滨
关键词:脉冲射频脊髓凋亡
夏天无肌注辅助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观察夏天无肌注辅助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疗效,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将40例PHN患者分为一般治疗组(G组)和辅助治疗组(A组),每组20例。G组患者口服抗癫痫药(加巴喷丁)、抗抑郁药(阿米替林)及镇痛药物(氨酚羟考酮)进行常规治疗,A组在G组口服药物的基础上臀部肌肉注射夏天无注射液(2 m L,每日2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在治疗前(T_0)、治疗1周(T_1)、治疗2周(T_2)、治疗结束后2周(T_3)时间点采用数字评分法(NRS)评估患者疼痛严重程度。在T_0、T_2和T_3时间点,采集患者清晨空腹血液标本,检测患者血清肝功能指标(ALT、AST)、肾功能指标[尿素(URE)、肌酐(CREA)、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浆P物质、β-内啡肽。T_0~T_3时间点,观察两组患者的药物过敏、消化道出血、恶心呕吐及行为异常等不良反应。结果 T_0、T_1、T_2、T_3时间点,A组患者NRS评分分别为(7.8±0.9)、(2.5±0.5)、(1.7±0.2)、(1.6±0.4)分,G组患者分别为(7.6±1.2)、(3.7±0.4)、(2.8±0.5)、(3.0±0.3)分,两组T_1、T_2、T_3时间点NRS评分与T_0时间点相比,P均<0.05;A组T_2、T_3时间点NRS评分与G组相比,P均<0.05。与T_0时间点相比,两组患者在T_2和T_3时间点的血浆P物质浓度显著性降低、β-内啡肽浓度显著升高(P均<0.05),血清ALT、AST、URE、CREA、Ccr浓度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与G组相比,A组T_2和T_3时间点的血浆P物质浓度显著性降低、β-内啡肽浓度显著性升高(P均<0.05),血清ALT、AST、URE、CREA、Ccr浓度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截止到T_3时间点,两组患者均未观察到药物过敏、消化道出血、恶心呕吐及行为异常等不良反应。结论夏天无肌注在辅助治疗PHN时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不增加肝肾功能负担与不良反应,其机制可能与夏天无注射液促进了β-内啡肽的释放、抑制血浆P物质释放有关。
兰琪欣蒋宗滨张爱民何睿林周增华许圣荣陈云婷
关键词:夏天无注射液带状疱疹后遗症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血浆P物质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模型小鼠脊髓的自噬变化
目的:观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模型小鼠脊髓自噬程度的变化.方法:使用SPSS19.0的随机数字发生器将36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NS)、溶剂组(Solvent)...
张爱民蒋宗滨陈云婷陈婷婷潘剑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自噬脊髓小鼠
信号通路和离子通道在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病机制研究新进展
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euP)由神经系统原发性损害和功能障碍所激发或引起的疼痛,目前其具体致病机制尚未清楚.随着对NeuP不断深入研究,目前认为:疼痛信号变化和离子通道变化异常占有重要地位....
张爱民蒋宗滨
关键词: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病机制信号通路离子通道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