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莹

作品数:15 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材料工程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金属学及工艺
  • 5篇文化科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冷挤
  • 5篇冷挤压
  • 4篇数值模拟
  • 4篇值模拟
  • 3篇车用
  • 2篇正交
  • 2篇热锻
  • 2篇教育
  • 2篇课程
  • 2篇教学
  • 2篇合金
  • 2篇不锈
  • 2篇不锈钢
  • 2篇齿轮
  • 2篇齿轮轴
  • 1篇锻模
  • 1篇学科
  • 1篇学位
  • 1篇压模
  • 1篇研究生教育

机构

  • 15篇上海工程技术...
  • 3篇上海电机学院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航发南方...
  • 1篇江苏南洋中京...

作者

  • 15篇张莹
  • 5篇刘淑梅
  • 4篇董万鹏
  • 4篇陈莹莹
  • 3篇曹峰华
  • 3篇廖秋慧
  • 3篇何建丽
  • 2篇卢庆华
  • 2篇龚红英
  • 1篇苏钰
  • 1篇吴文云
  • 1篇李霞
  • 1篇董安平

传媒

  • 3篇教育教学论坛
  • 2篇模具技术
  • 2篇锻压技术
  • 2篇上海工程技术...
  • 2篇上海工程技术...
  • 1篇模具工业
  • 1篇热加工工艺
  • 1篇材料工程
  • 1篇农业装备与车...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4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车用齿轮轴冷挤压成形模拟及反挤压工艺参数优化被引量:5
2018年
针对车用齿轮轴制定了冷挤压成形工艺方案,并对其进行了相应的正、反挤压模具设计。利用Deform-3D进行有限元仿真模拟,对成形件进行等效应变、等效应力、损伤和载荷—行程曲线分析。选取凸模速度、摩擦因数以及凸模锥角3种工艺参数进行正交试验及工艺优化,通过正交试验的方差分析得出摩擦因数对齿轮轴反挤压载荷大小具有显著影响,并得到各参数对成形载荷的影响顺序为:摩擦因数>凸模锥角>凸模速度。最终得到的最优反挤压工艺参数为:凸模速度为25mm/s、摩擦因数为0.10和凸模锥角为25°。优化后反挤压的最大载荷由原来的2.15×10~4 kN减小到1.01×10~4 kN,降低了53个百分点。
曹守亮张莹陈莹莹姬忠超龚红英廖泽寰
关键词:齿轮轴冷挤压正交试验
熔模精铸K4169合金复杂薄壁件缺陷预测与实验研究
2025年
采用ProCAST有限元软件对K4169镍基高温合金复杂薄壁类铸件熔模精铸的充型、凝固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铸造过程中的温度场,对缺陷的形成进行预测,并使用相同的工艺参数对复杂薄壁铸件进行浇注,对其缩松水平、显微组织和拉伸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浇注温度为1530℃、模壳预热温度为1000℃时,金属液充型平稳,凝固过程符合顺序凝固原则,铸件整体缺陷较少;统计不同部位的显微缩松平均体积分数,最高约为1.01%;薄壁区域的二次枝晶间距最小约为18.4μm,厚大部位的二次枝晶间距最大为38.8μm;K4169合金的铸态组织为树枝晶组织,经过标准热处理后枝晶长大、变粗,晶粒内树枝晶形貌已不明显;标准热处理态K4169合金的平均室温抗拉强度为785.0 MPa,平均屈服强度为659.7 MPa,平均断后伸长率为13.9%,缩松水平会显著影响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两项指标,但伸长率变化不明显。
王祥张莹隋大山陈忠奉董安平郭钊齐飞易出山桂大兴
关键词:数值模拟熔模精铸镍基高温合金复杂薄壁铸件显微缩松
新工科研究生教育二级学院的培养模式研究被引量:7
2018年
针对新工科研究生教育,提出建立持续改进的多样化培养模式,转变面向研究型人才的精英教育为贴近科研成果转化实践的工程教育,以创新培养制度保障为基础,加强专业学科方向及育人平台的多样化,培养工程协同创新意识,从而提高工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董万鹏何建丽卢庆华刘淑梅张莹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
汽车突缘叉热锻模具磨损的有限元分析及验证被引量:1
2022年
在热锻过程中,模具表面不断受到循环机械载荷和热冲击的影响,因此,磨损成为模具失效的主要原因。针对汽车突缘叉模具磨损严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突缘叉热锻成形工艺,基于Archard磨损理论模型,建立了突缘叉热锻成形过程中的热-力耦合有限元模型,并研究了热锻成形过程中锻件的成形情况,同时对模具磨损最严重的位置进行了预测,最后通过实验对有限元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模拟和实验结果表明:在整个热锻成形过程中,预锻后模具的磨损情况最为严重,其中预锻下模磨损最严重区域出现在型腔的圆角处;预锻下模在1000次锻造模拟后的最大总磨损深度为2.75 mm,而实际生产1000件后的最大总磨损深度为2.70 mm,模拟和实验测量结果基本相符,说明基于Archard磨损理论模型建立的突缘叉有限元模型能够比较准确地预测热锻后的模具磨损情况。
李禧张莹陈志英孙礼宾李英杰孙彦姚硕
关键词:热模锻
车用齿轮轴零件精密成形工艺分析及数值模拟被引量:3
2017年
提出了两种车用齿轮轴零件的冷挤压成形工艺方案,即不带背压装置的方案1与带有背压装置的方案2,同时对带有背压装置的冷挤压模具进行了设计。利用Deform-3D分别建立了两种方案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成形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采用带有背压装置的方案2时,工件的等效应力、等效应变、损伤值及成形载荷的最大值均小于方案1,同时成形质量较好。方案2比方案1可节材22%,且成形载荷只有方案1的86%。对两种工艺方案分别进行了试验验证,验证结果也显示:采用方案1,齿轮轴零件仍会出现齿端填充不完全等缺陷;而采用方案2,齿端填充完全,未出现表面缺陷。最终得出方案2为较优工艺。
陈莹莹张莹龚红英姬忠超廖泽寰许志敏
关键词:齿轮轴冷挤压数值模拟
5CrMnMo模具钢销盘磨损试验及仿真验证被引量:1
2021年
为了研究5CrMnMo模具钢高温条件下的磨损因子变化情况,通过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测得不同温度下5CrMnMo热作模具钢的磨损因子,并基于Archard磨损理论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DeForm建立了球形销-盘试验有限元模型,同时进行了磨损仿真预测,并将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者的磨损区域和磨损表面轮廓一致,说明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表明了基于Archard磨损模型建立的有限元模型适用于预测高温条件下的球形销-盘试验过程中的滑动磨损。
李禧张莹陈志英曹峰华李英杰孙彦姚硕包世友
关键词:数值模拟模具钢热锻模
研究生专业学位课程设置的逻辑起点与实践路径被引量:2
2019年
以一流学科建设为契机,对标诊断式学位授权点抽评要素,更新研究生课程体系,修正专业课程建设的逻辑起点,坚持以生为本、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学理念,拓展并践行相应的实践路径,着力夯实研究生的学术理论基础,为进一步提升专业科研素养创造条件。
董万鹏何建丽张莹吴文云刘淑梅廖秋慧
关键词:一流学科专业学位课程设置
304 不锈钢热变形行为及本构模型研究被引量:4
2022年
利用Gleeble-3800热/力学模拟试验机研究304不锈钢热变形行为,通过变形温度区间为800~1200℃,应变速率区间为0.001~1 s^(-1)的热压缩试验,得到304不锈钢在此区间的真实应力-应变曲线.结果表明,304不锈钢在热变形过程中,流动应力随着温度的降低和应变速率的升高而增大.根据真实应力-应变曲线构建304不锈钢的Arrhenius本构方程,其热变形激活能为490 kJ/mol,ln Z和lnσ_(p)之间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3,说明模型应力预测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姚硕陈志英张莹曹峰华孙彦
关键词:热变形流动应力本构模型
304不锈钢大型零件切削残余应力分析与预测优化被引量:1
2023年
以304不锈钢大型零件车削加工产生的表层残余应力为研究对象,探讨了3个切削参数(切削速度、切削深度、进给量)和2个刀具参数(刀具前角和刀具后角)对表层残余应力的影响,并以残余应力为目标函数,以5个切削工艺参数为因素进行正交实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进给量是对残余应力的最大影响因素。在现有切削加工参数基础上得到了2组最优的组合方案:(1)切削速度为6.5 r/min,切削深度为1 mm,刀具前角为0°,进给量为0.8 mm,刀具后角为20°;(2)切削速度为6.5 r/min,切削深度为0.8 mm,刀具前角为0°,进给量为0.8 mm,刀具后角为20°。
姚硕陈志英张莹曹峰华孙彦
关键词:残余应力正交实验
《CAD/CAM基础》教材建设实践与探索被引量:1
2017年
在对现有教材进行分析和教学内容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课程建设小组从事教学工作的实践及在CAD/CAM领域的研究成果、跟踪CAD/CAM技术领域的研究动态,编写了具有材料成型及控制专业特色的满足《CAD/CAM基础》教学要求及适应CAD/CAM技术发展的教材,并在教学中不断更新,吸收最新研究成果,使CAD/CAM基础课程教学反映CAD/CAM的前沿技术水平,形成了完善的教学与教材体系。结合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CAD/CAM基础》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本文对《CAD/CAM基础》教材建设的背景、特色、建设目标及成果进行了介绍。
张莹李霞刘淑梅
关键词:教材建设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