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艳明

作品数:5 被引量:40H指数:3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卫生局中医药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类风湿
  • 5篇关节炎
  • 5篇风湿
  • 4篇胶囊
  • 4篇痹祺胶囊
  • 4篇CIA大鼠
  • 3篇信号
  • 3篇信号通路
  • 3篇通路
  • 3篇类风湿关节炎
  • 3篇风湿关节炎
  • 2篇性关节炎
  • 2篇类风湿性
  • 2篇类风湿性关节...
  • 2篇风湿性
  • 2篇风湿性关节炎
  • 2篇JAK-ST...
  • 1篇蛋白
  • 1篇增殖
  • 1篇细胞

机构

  • 5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市肿瘤医...

作者

  • 5篇谭洪发
  • 5篇徐艳明
  • 4篇荣晓凤
  • 3篇彭菲菲
  • 1篇文军
  • 1篇罗素

传媒

  • 3篇免疫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大黄素对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细胞增殖及转移的抑制作用被引量:20
2017年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体外培养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增殖及转移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块提取法和酶消化法体外培养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大黄素培养6、12、24 h,CCK-8法检测增殖能力的变化及时效关系,Transwell法检测处理前后转移能力的变化。结果酶消化法和组织块法分别于14 d和21 d得到原代RA成纤维样滑膜细胞,扩大培养3代后用大黄素处理,CCK-8检测6 h处理后20、40、60、80、100μmol/L大黄素的抑制率依次为0.39±0.11、0.51±0.04、0.55±0.07、0.72±0.18、0.98±0.11。且随着处理时间延长,抑制率增加(P<0.05)。Transwell法检测浓度为20、40、80μmol/L大黄素处理后,处理组穿过小室膜的细胞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迁移试验表明,抑制率分别为39.48%、54.76%、82.99%。侵袭试验表明,抑制率分别为25.38%、60.41%、81.7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浓度的大黄素对体外培养RA-FLSs的转移及增殖能力具有抑制作用,且具有一定的量效和时效关系,为进一步研究大黄素在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实验室依据。
彭菲菲徐艳明谭洪发罗素荣晓凤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大黄素增殖
痹祺胶囊对CIA大鼠OPG/RANKL表达的影响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观察痹祺胶囊对类风湿关节炎CIA大鼠OPG/RANKL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骨保护机制。方法采用牛Ⅱ型胶原和完全弗氏佐剂复制类风湿关节炎CIA大鼠模型,设置空白组、模型组、甲氨蝶呤组、痹祺胶囊高中低剂量组,每组各12只。每周监测各组大鼠足趾容积和体质量变化;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踝关节组织形态;RT-PCR法及Western blot法测定踝关节中OPG、RANKL的mRNA及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法观察OPG、RANKL蛋白在踝关节中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踝关节红肿明显,伴关节畸形,光镜下见关节滑膜及血管翳明显增生、关节破坏明显,各用药组均有改善,其中痹祺胶囊高剂量组改善最显著。模型组OPG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各用药组OPG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痹祺胶囊高剂量组升高最显著;模型组RANKL mRNA及其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各用药组RANKL mRNA及其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痹祺胶囊高剂量组降低最明显。结论痹祺胶囊能抑制CIA大鼠滑膜增生,减轻关节软骨及骨破坏,其机制可能与下调RANKL的表达,上调OPG表达,降低RANKL/OPG比值相关。
谭洪发荣晓凤徐艳明文军彭菲菲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痹祺胶囊OPGRANKL
痹祺胶囊对CIA大鼠WNT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痹祺胶囊对类风湿关节炎CIA大鼠WNT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骨保护机制. 方法:采用牛Ⅱ型胶原胶和完全弗氏佐剂复制类风湿关节炎CIA大鼠模型,设置空白组、模型组、甲氨蝶呤组、痹祺胶囊高中低剂量组...
谭洪发荣晓风徐艳明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痹祺胶囊信号通路
文献传递
痹祺胶囊对类风湿关节炎CIA大鼠JAK-STAT信号通路的影响被引量:17
2015年
目的观察中成药痹祺胶囊对胶原诱导性(CIA)大鼠的JAK-STAT信号通路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牛Ⅱ型胶原和完全弗氏佐剂制备CIA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甲氨蝶呤组、痹祺胶囊高中低剂量组进行给药,每组12只大鼠。每周监测各组大鼠足趾容积和体质量变化。用药12周后,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踝关节病理形态;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软骨和滑膜中JAK3、STAT3蛋白表达水平;RT-PCR法测定软骨和滑膜中JAK3、STAT3的m RNA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踝关节红肿明显,伴关节畸形、活动量减少及跛行,滑膜和软骨中JAK3及STAT3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各用药组足趾肿胀度较模型组显著减轻(P<0.05),痹祺胶囊高剂量组较其它组减轻最明显(P<0.05);模型组软骨和滑膜中JAK3、STAT3蛋白及m 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各用药组均明显降低(P<0.05),痹祺胶囊高中剂量组优于MTX组(P<0.05);光镜下观察模型组大鼠踝关节滑膜大量增生、血管翳生成和软骨明显破坏,各用药组可抑制滑膜增生和减轻软骨破坏,其中痹祺胶囊高剂量组作用最佳,与MTX组作用相当(P>0.05)。结论痹祺胶囊能明显减轻CIA大鼠关节炎症、滑膜增生、血管翳形成及软骨破坏,其机制可能与调控JAK-STAT信号通路中JAK3、STAT3的表达相关。
徐艳明荣晓凤谭洪发彭菲菲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STAT3痹祺胶囊
痹祺胶囊对类风湿关节炎CIA大鼠JAK-STAT信号通路的影响
目的:观察痹祺胶囊对CIA大鼠JAK-STAT信号通路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以牛Ⅱ型胶原和完全弗氏佐剂制备CIA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甲氨蝶呤组、痹祺胶囊高中低剂量组进行给药,每组1...
徐艳明荣晓凤谭洪发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痹祺胶囊STAT3蛋白信号通路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