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飞
- 作品数:8 被引量:14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甲状腺乳头状癌合并甲状腺良性疾病的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对比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PTC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Nodular goiter,NG)和单纯PTC3组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复发风险分析,提高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和认识。方法检索2016年至2019年于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治疗,初次行甲状腺切除+中央淋巴结清扫,并且经病理明确诊断为PTC病例,纳入符合条件的病例396例(PTC:264例,PTC-HT:66例,PTC-NG:66例)作进一步回顾性分析。比较PTC合并不同的甲状腺良性疾病之间的临床病理及预后的三组间的流行病学(性别及发病年龄)、实验室检查结果(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抗体滴度水平)、临床病理特征(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包膜侵犯、肿块大小等)、临床分期(AJCC)、风险分级、预后评估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1)性别与年龄:PTC-HT组对比单纯PTC组女性患病率较高,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TC-NG组较单纯PTC组发病年龄偏大。(2)临床TNM特征比较:对比单纯PTC组,PTC-HT组肿瘤直径更小,微小癌占比高。PTC-NG组较单纯PTC组中多灶癌占比更低。(3)临床病理特征比较:PTC-HT组与PTC相比,PTC-HT组T分期更早。(4)术前甲功水平:对比PTC-HT组和PTC组,两组之间TSH(4.04±3.17 vs 2.76±1.76 uIU/mL),TPOAb(94.31±112.63vs33.65±53.88 IU/mL)PTC-HT组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PTC组(Z值分别为-2.876和-5.694)。(5)在基于DTC危险分层对PTC患者进行风险分级及预后评估:对比PTC组,PTC-HT、PTC-NG组预后及风险评估更好,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比单纯PTC,PTC-HT多见于女性群体,肿瘤直径更小,微小癌占比高,TSH、TPOAb显著高于单纯PTC。PTC-NG发病年龄偏大,好发于55岁以上人群,多灶癌占比低,癌灶常位于单侧叶腺体内。两组相对单纯PTC组风险分级较低。
- 黄沛丹甘枭雄沈飞叶潍冯键华蔡文松徐波
-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桥本氏甲状腺炎结节性甲状腺肿
- 乌司他丁联合姜黄素抑制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实验研究
- 肝转移的高发生率是结直肠癌的一个特征,日益受到临床上的重视。15/%~25/%的结肠癌病人在诊断时已发生肝转移,20/%~35/%病例转移灶仅出现在肝脏,而50/%~70/%的晚期病人会出现肝转移/[1,2/]。结肠癌的...
- 沈飞
- 关键词:乌司他丁姜黄素结直肠癌肝转移
- 文献传递
-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中国甲状腺外科热点分析
- 2019年
- 目的分析1989-2018年我国甲状腺外科研究的热点和相关方向,以及探索不同区域研究热点差异性。方法以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数据库)为目标数据源,用主题词的检索方式,检索时间定位于1989年1月至2018年12月。采用聚类分析方法,用书目共现分析系统获得相关数据资料的统计值;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用布拉德福定律的应用公式可求得核心区期刊文献数量P=2Ln(e^E×Y),便可近似的分析出1989年到2018年中国专业学术期刊发表的有关甲状腺外科文献的主题词相关热点研究、核心期刊分布与文献量、地区文献研究差异,并获得甲状腺外科的近三十年总体的发展趋势。结果发文量和核心期刊分布特点:最终获得相关文献总量共7686篇。主题词分布特点:“手术后并发症”“喉返神经”“出血”在1989-1998年、1999-2008年、2009-2018年3个时段中出现频次均最高。地区文献的研究特点:分布在32个省(市)和地区。其中以广东省发文量最多,达到951篇,约占文献总量的13%。同时发现热门主题词在东中西三部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我国甲状腺外科文献数量近三十年总体呈明显增长趋势;“手术后并发症”“甲状腺癌”“喉返神经”“甲状旁腺”和“出血”等主题词一直是甲状腺外科研究热点;不同地域间的甲状腺外科的研究方向不具有差异性,以广东、浙江为主的东南部省份发文量较多。
- 甘枭雄蔡文松卢嘉宝沈飞冯键华徐波
- 关键词:甲状腺甲状旁腺甲状腺癌计量学
- 医学生实习期医患沟通课程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前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不足并缺乏专业培训,探索临床医患沟通教学的方式与方法非常必要。在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实习期开展“临床医学沟通”课程培训,通过讲解良好医患关系建立方式、患者信息准备及调查分析方法、医患沟通技巧、评价医患沟通并进行调整的方法、医患沟通中的法律法规问题:培养医学生在良好医患关系建立、信息采集、信息给予、尊重与理解、结束问诊等方面的能力。培训后,实习期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获得一定提高,提示该教学课程值得推广。
- 李江琳沈飞冯哲陈济卫蔡文松徐波
- 关键词:标准化病人
- 弥漫硬化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策略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 探讨弥漫硬化型甲状腺乳头状癌合理、有效的诊断策略.方法 回顾分析2012年9月-2017年9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8例弥漫硬化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8例患者平均年龄为28.5岁,男女比例为1.0∶3.5;颈部肿物(腺体单侧或双侧叶弥漫肿大,Ⅱ度肿大)为主要的临床表现(89%,16/18),部分肿物较大者(病灶最大径范围:3.2~4.5 cm)伴局部肿胀感(33%,6/18)或吞咽困难(6%,1/18);2例(11%,2/18)分别以声音嘶哑及甲状腺功能减退为主要表现(腺体Ⅰ度肿大).超声主要特征为腺体弥漫性肿大(89%,16/18)、低回声(78%,14/18)、回声紊乱(100%,18/18)、弥漫性微小钙化(89%,16/18)、病灶边界模糊(100%,18/18)及颈部异常淋巴结(83%,15/18);超声测量病灶最大径平均值为2.8 cm,中位数为2.6 cm(最大径范围:1.2 ~4.5 cm).颈部CT检查提示颈部单侧或双侧存在多发异常淋巴结(100%,15/15).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提示:甲状腺乳头状癌(100%,16/16);颈部淋巴结穿刺活检提示: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100%,2/2).术后病理提示存在较高的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率(72%,13/18),且大部分患者合并颈部淋巴结转移(中央区:89%,16/18,侧颈区:83%,15/18).结论 年轻女性、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腺体弥漫肿大、弥漫性微小钙化及颈部异常淋巴结是弥漫硬化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主要特点.临床表现结合超声检查、甲状腺及淋巴结穿刺有利于弥漫硬化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早期诊断及手术干预.
- 冯键华沈飞蔡文松徐波
-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超声检查
- 腹膜假黏液瘤8例误诊及治疗分析
- 2015年
- 目的 总结腹膜假黏液瘤的诊治经验,为临床鉴别诊断和治疗提供借鉴.方法 结合近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8例术中意外发现腹膜假黏液瘤的误诊病例资料.结果 超声、CT、腹水细胞学、肿瘤标志物等检查结果有助于诊断,而病理检查可获得确诊以及腹膜假黏液瘤分型结果.通过完全肿瘤细胞减灭术或大部肿瘤切除术联合腹腔灌注化疗和全身化疗,8例患者中7例存活4~71个月不等,1例第3次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进而呼吸衰竭死亡.结论 通过术前超声、CT、腹水细胞学、肿瘤标志物等检查可减少腹膜假黏液瘤误诊率.术中发现腹膜假黏液瘤后按照完全肿瘤细胞减灭术或大部肿瘤切除术进行手术或再次手术,并且进行腹腔灌注化疗以及常规全身化疗可以提高腹膜假黏液瘤患者生存率、延长生存时间.
- 李江琳沈飞冯哲陈济卫蔡文松朱光辉徐波
- 关键词:阑尾药物疗法误诊
- 外科硕士研究生医患沟通培养实践探索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索外科硕士研究生医患沟通培养教育方法。方法通过对56位外科硕士研究生的医患沟通培养实践,研究医患沟通教育的培养模式和评估方法。结果通过课程培养,56位外科硕士研究生有92.8%的外科硕士研究生认为课程"有很大帮助";培养前后对"信息采集"、"尊重隐私"、"语言艺术"、"情感沟通"、"诊疗作用"等方面认知有差异(P<0.05),而在"专业知识"方面培养前后无差异(P>0.05)。结论应当在外科硕士研究生中建立医患沟通培养课程和相应的评估体系。
- 李江琳冯哲沈飞蔡文松姜少军谢克基徐波
- 关键词:医患沟通医学教育教育改革
- 基于年龄分层BRAF-V600^E基因突变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BRAF-V600^E突变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3月本院甲状腺外科诊治的331例术后病理诊断为PTC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基于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的扩增阻滞突变系统(ARMS)检测BRAF-V600^E突变。根据8版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年龄风险分层,以55岁为年龄切点值,将患者分为<55岁组和≥55岁组。运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分析BRAF-V600^E突变状态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采用Cox多元回归分析向前逐步回归法分析两组患者肿瘤复发风险,运用Kaplan-Meier检验分析两组患者肿瘤无复发生存(RFS)。结果共236例(71.3%)发生BRAF-V600^E突变。在<55岁组共210例PTC患者,145(69.0%)例PTC为BRAF-V600^E变异型。BRAF-V600^E基因的突变与桥本氏甲状腺炎、组织学亚型、淋巴结转移、碘放射治疗(RAI)剂量、中或高复发风险、T分期有关(均P<0.05);在≥55岁组共121例PTC患者,91例(75.2%)为BRAF-V600^E变异型,BRAF-V600^E基因突变与肿瘤大小、桥本氏甲状腺炎、组织学亚型、RAI剂量、中或高复发风险、T分期、N分期、AJCC分期(Ⅲ/Ⅳ)有关(均P<0.05)。BRAF-V600^E基因在<55岁组不能独立预测肿瘤复发,但是在≥55岁组,BRAF-V600^E基因、男性、多灶癌、N分期、M分期都纳入COX回归方程中,是PTC复发的相关因素(均P<0.05),≥55岁组对比<55岁组PTC患者有明显更高的复发风险(P=0.032)。≥55岁组中位RFS为43.4个月,5年肿瘤无复发生存率为62.1%;<55岁组为78.7个月,5年肿瘤无复发生存率为88.2%。<55岁组中,BRAF-V600^E变异组与BRAF-V600^E野生组患者的肿瘤无复发生存曲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4);BRAF-V600^E变异组与BRAF-V600^E野生组患者的RFS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变异组患者中位RFS为13个月,5年肿瘤无复发生存率为35.5%;野生组患者中位RFS为101.3个月,5年肿瘤无复发生存率为
- 甘枭雄蔡文松沈飞冯键华徐波
- 关键词:BRAF基因突变年龄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