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海明

作品数:10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辽宁科技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5篇降解
  • 3篇动力学
  • 3篇乙酸
  • 3篇三氯乙酸
  • 2篇电化学
  • 2篇电化学还原
  • 2篇电极
  • 2篇动力学研究
  • 2篇阳极
  • 2篇印染
  • 2篇印染废水
  • 2篇影响因素
  • 2篇镍电极
  • 2篇泡沫镍
  • 2篇泡沫镍电极
  • 2篇甲基
  • 2篇甲基蓝
  • 2篇废水
  • 2篇
  • 2篇次甲基

机构

  • 10篇辽宁科技大学
  • 2篇国家海洋环境...
  • 1篇海南大学

作者

  • 10篇杨海明
  • 4篇赵小彤
  • 2篇安百钢
  • 2篇李莉香
  • 2篇鞠茂伟
  • 2篇陈国艳
  • 1篇耿新
  • 1篇王绍艳
  • 1篇赵宏伟

传媒

  • 5篇辽宁科技大学...
  • 2篇化工环保
  • 1篇新型炭材料(...
  • 1篇2016中国...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阳极接触辉光放电电解法降解水中C_(4)~C_(8)全氟羧酸
2022年
采用阳极接触辉光放电电解(ACGDE)法降解水中C_(4)~C_(8)全氟羧酸(PFCAs),考察了PFCAs降解反应的影响因素、反应动力学和反应机理。结果表明,ACGDE可将全氟辛酸(PFOA)等PFCAs降解,240 min后,PFOA的去除率可达90.0%,脱氟率可达38.2%。随着PFCAs碳链的变短,ACGDE对PFCAs的降解效果变差。溶液pH升高和有机污染物吡啶的存在均有利于PFOA降解。引发PFOA降解的主要活性物质是H·/水合电子。PFCAs的降解和脱氟过程均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PFOA降解过程中的主要中间产物为其他短链PFCAs,降解机理主要是e_(aq-)攻击C—F键对其进行脱氟降解,生成碳链更短的PFCAs。短碳链PFCAs降解是PFOA降解的控制步骤。
于彻张超李佳骏高荣荣温晓尹凤超杨海明
关键词:全氟辛酸脱氟
锂离子电池硅(/碳)负极自修复聚合物黏合剂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2年
硅的高比容量使其成为开发先进锂离子电池倍具希望的负极材料。然而,低电导率、严重的体积效应和不稳定的固体电解质界面(SEI)等问题限制了Si负极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尽管构建硅碳(Si/C)复合结构在提升Si负极的性能方面已展现优势,作为电极关键组成部分之一的黏合剂也显著影响电池的电化学性能。自修复聚合物黏合剂利用非共价键和可逆共价键自主修复Si体积变化而导致的内外部损伤以及电极微裂纹,有效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循环稳定性。自修复聚合物用于柔性锂金属电池的固态电解质,可以快速修复由于外力作用导致的固态电解质损伤和开裂,为柔性可穿戴电子产品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前景。本文综述了通过非共价键和可逆共价键交联或组装自修复聚合物黏合剂的合成、表征及其应用于Si(/C)负极的自修复机制,并简要总结了自修复聚合物在柔性锂电池固态电解质中的最新应用,进一步对应用于Si(/C)负极自修复聚合物黏合剂面临的技术挑战和设计要求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武帅狄方郑金刚赵宏伟张涵李莉香耿新耿新杨海明周卫民杨海明安百钢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共价键
阴极电芬顿法降解次甲基蓝影响因素及动力学研究
印染废水具有组分复杂、水量大、色度高难生物降解等特点,是一种难以使用传统的生化、物化方法处理的工业废水.阴极电芬顿法是一种高级氧化技术(Advance Oxidation Processes),可以在阴极将溶解氧还原为双...
杨海明陈国艳赵小彤赵晨安百钢李丽香王绍艳
关键词:印染废水次甲基蓝降解动力学
对苯二甲醛掺杂石墨相氮化碳异质结光催化剂降解罗丹明B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非金属半导体-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作为新型的光催化剂被广泛研究,但g-C_(3)N_(4)存在光生电子-空穴复合率高的问题,使其应用受到限制。本文采用熔融法制备对苯二甲醛(TA)掺杂的g-C_(3)N_(4)异质结光催化剂(g-C_(3)N_(4)/TA-x/g-C_(3)N_(4),CNTA-x)。通过XRD、XPS、FT-IR、SEM、UV-vis DRS、EIS和PL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TA的掺杂使CNTA-x具有更快的电子转移速度,可有效促进催化剂表面电子和空穴的分离,增强对可见光的利用,进而提升其光催化效率。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下,经40 min光照CNTA-6对罗丹明B(20 mg/L)光催化降解率达到99.3%,是g-C_(3)N_(4)的1.32倍。循环实验表明,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捕获实验说明超氧自由基(·O^(2-))在光降解体系中起主要作用。
王玉莹尹凤超付爽李颖杨海明
关键词:光催化异质结罗丹明B
生物模板辅助水热合成介孔氧化镁及其除氟性能
2023年
针对水中氟离子污染问题,提出利用生物模板辅助水热合成介孔氧化镁脱氟材料。以香蒲绒为生物模板,MgCl2为镁源,尿素为沉淀剂,通过水热-煅烧后,得到介孔氧化镁脱氟材料。对材料进行SEM、BET、XRD、FT-IR等表征,考察吸附剂用量、溶液pH值、共存阴离子等因素对脱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氟离子浓度为50 mg/L时,在吸附剂用量为1.2 g/L、反应时间为90 min、pH=2~11、25℃条件下,脱氟效果均能达到98%以上,受共存离子Cl^(-)、SO_(4)^(2-)、NO_(3)^(-)、HCO_(3)^(-)、CO_(3)^(2-)影响不大,受PO_(4)^(3-)影响较大。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线和准二级动力学,饱和吸附量为109.82 mg/g,属于单分子层的放热过程。经5次循环吸附实验后,氟离子的去除率降至55.65%。
张家祺李荻李颖杨海明
关键词:水热合成
钯负载泡沫镍电极电化学还原三氯乙酸的影响因素
2017年
采用非电沉积法制备的钯负载泡沫镍电极作为阴极,直径0.6 mm的铂丝作为阳极,对三氯乙酸进行恒电流电化学还原脱氯研究。考察了初始物不同浓度,pH值和钯负载泡沫镍电极片三个因素对三氯乙酸降解反应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镜(SEM)方法对制备的钯负载泡沫镍电极进行了表征。实验中发现不同条件下三氯乙酸的还原去除率均可达到90%以上。当反应条件为20 mmol/L硫酸钠为电解质,钯负载量4.5 mg/cm2,温度为20℃,10 m A恒电流电解240 min时,初始浓度为9 mg/L,pH=2.5时三氯乙酸降解率达99.6%,其效果最佳。
荣文娜赵晨赵小彤杨海明
关键词:三氯乙酸泡沫镍电还原
钯负载泡沫镍电极电化学还原水中三氯乙酸被引量:2
2017年
采用非电沉积法制备了钯负载泡沫镍电极,运用SEM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并以其阴极、铂丝为阳极进行了电化学还原三氯乙酸的研究,考察了工艺条件对三氯乙酸降解效果的影响,并对反应动力学和反应机理和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钯负载泡沫镍电极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储氢性能;以20 mmol/L硫酸钠为电解质,在电解温度为20℃、钯负载量为4.5 mg/cm^2的条件下恒流(10 mA)电解240 min,三氯乙酸降解率达99.76%,氯原子脱除率达73.86%;三氯乙酸的电化学还原反应过程以及三氯乙酸上未脱除氯原子浓度的变化均符合拟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三氯乙酸在电化学还原过程中逐个脱除氯原子。
杨海明赵小彤安百钢李莉香王绍艳鞠茂伟
关键词:泡沫镍电极三氯乙酸脱氯
阳极接触辉光放电等离子体降解水中溴乙酸研究
2022年
溴乙酸(BAs)是一类有毒、难降解有机污染物。阳极接触辉光放电法(ACGDE)是一种新型水处理技术,可以在溶液中生成氧化剂羟基自由基(·OH)和还原剂活性氢(·H)/水合电子(e_(aq)^(-))。实验结果表明,ACGDE可将三溴乙酸(TBA)等BAs高效去除,反应240 min后,TBA的去除率达96.67%,总脱溴率达92.21%。Fe^(2+)和有机物异丙醇的存在均有利于TBA的降解。溶液pH在3~13范围内对TBA的降解影响明显,pH=9时TBA降解最慢。BAs的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BAs降解速率随着BAs溴原子数的增加而加快。引发BAs降解的主要活性物质是羟基自由基(·OH)、活性氢(·H)/水合电子(e_(aq)^(-))。
付爽尹凤超李颖高宏成张超杨海明
关键词:脱溴反应动力学
阴极电芬顿法降解次甲基蓝影响因素及动力学研究
印染废水具有组分复杂、水量大、色度高难生物降解等特点,是一种难以使用传统的生化、物化方法处理的工业废水。阴极电芬顿法是一种高级氧化技术(Advance Oxidation Processes),可以在阴极将溶解氧还原为双...
杨海明陈国艳赵小彤赵晨安百钢李丽香王绍艳
关键词:活性炭纤维印染废水脱色次甲基蓝
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三氯乙酸的影响因素被引量:5
2015年
主要对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三氯乙酸实验进行了研究,并着重分析了溶液中的二氯乙酸,一氯乙酸对三氯乙酸的测定实验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水样中只有三氯乙酸时,在530 nm处进行吸光度法检测,其线性检测范围为0~10 mg/L,相关线斜率为0.110 6,相关系数R2=0.999 9,最大加标回收率为99.98%,最小相对标准偏差为1.78%。当三氯乙酸水样中有等浓度的二氯乙酸时,相关线斜率为0.108 7,且对等浓度二氯乙酸进行530 nm处分光光度法检测时,二氯乙酸的最大影响百分比达8.73%;当三氯乙酸水样中有等浓度的一氯乙酸时,相关线斜率为0.111 8,且对等浓度一氯乙酸进行530 nm处分光光度法检测时,一氯乙酸的最大影响百分比最大达3.49%。
赵小彤杨海明鞠茂伟
关键词:分光光度法氯乙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