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龙
- 作品数:9 被引量:55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轻质原油减氧空气驱低温氧化特征被引量:9
- 2021年
- 选取青海油田尕斯库勒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下段油藏轻质原油,开展了热动力学分析实验并计算了原油氧化的活化能;通过原油静态氧化实验模拟了多孔介质中原油的氧化过程,通过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与气相色谱联用对比了原油低温氧化前后的组分变化;将减氧空气动态驱替实验与核磁共振技术相结合,分析了减氧空气驱原油动用程度。原油氧化全过程可划分为轻烃挥发、低温氧化、燃料沉积与高温氧化4个阶段,高温氧化阶段所需活化能最大,燃料沉积段所需活化能次之,低温氧化段所需活化能最低;参与反应气体中的氧浓度与反应所需活化能呈负相关,氧浓度越高,氧化反应所需平均活化能越低;原油与含氧空气发生低温氧化反应,在产生大量热能的同时,还生成部分CO、CO_(2)、CH_(4)气体,在储集层内形成烟道气驱,具有一定的混相、降黏、降低界面张力、促进原油膨胀的作用,有助于提高采收率;在油藏温度合适的情况下,对所有尺度的孔喉区间而言,减氧空气驱的采出程度均比氮气驱高,应优先选用空气/减氧空气驱开发方式。
- 齐桓李宜强李宜强陈小龙魏莉李杰罗江浩孙雪彬汤翔管错
- 关键词:轻质原油提高采收率
- 深水钻井钻柱动力学机理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深水钻井钻柱是我国新兴海洋石油工业中用量大、质量要求高的管材,由于作业环境和受力分析复杂,深水钻井钻具系统的强度问题是当代学者研究的热门话题。文章详细阐述上部和底部钻柱横向振动、纵向振动、扭转振动机理,介绍了纵振易引起横振,横振引起扭振原理,同时分析了三种振动、海洋载荷、隔水管、平台相互耦合振动机理,指出了钻柱动力学危害和采取的防范措施,其中隔水管、平台、钻柱内外流体和流体流态等影响因素同样不可忽视。
- 杨尧焜代成建陈小龙吴俊
- 关键词:深水钻井钻柱动力学有限元影响因素
- 井底恒压控压钻井井口回压分析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针对目前钻井中遇到的窄密度安全窗口日趋频繁的问题,基于井底恒压控压钻井技术工艺技术原理,以通用圆管流量方程和稳态波动压力理论为基础,精确计算了赫-巴流变模式下的系统环空循环压耗及波动压力,将钻井过程划分为若干工况,综合流型+过程+工况的组合模式得到井口回压计算模型。结合实例对回压计算模型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用该模型计算的井口回压与实际值相差很小,能够满足工程精度要求。用该模型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工况下井口回压与排量、钻井液密度、起下钻速度以及起下钻时间的关系,分析结果对控压钻井的安全实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 赖敏斌樊洪海彭齐纪荣艺马光曦黄梅陈小龙
- 关键词:控压钻井井口回压
- 多孔介质中聚表剂乳状液的生成及稳定性研究被引量:2
- 2020年
- 为了研究聚表剂乳状液在多孔介质中生成及稳定能力,进行了油聚同注与单一注聚实验。以多孔介质为乳状液的生成载体研究了聚表剂浓度、油水比和运移距离对聚表剂乳状液生成及稳定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缔合结构形成的腔体对残余油的捕集作用是聚表剂乳状液产生与稳定的重要作用机制。聚表剂在多孔介质中运移距离越远,所生成的乳状液粒径越大,稳定性越弱;与运移距离相反,油水比与聚表剂浓度越大,越容易生成乳状液,且所生成乳状液的粒径越小,稳定性越好。综合考虑各因素对乳化作用的影响,将压力梯度与毛细管数相结合作为聚表剂乳状液的表征参数,该参数对于表征聚表剂在多孔介质中的乳化发生程度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 陈小龙李宜强李宜强陈诚
- 关键词:多孔介质乳状液
- 减氧空气重力稳定驱驱替机理及与采收率的关系被引量:20
- 2020年
- 采用二维可视化模型开展减氧空气重力驱(OAGD)实验,分析重力、毛细管力与黏滞力对油气界面运移特征的影响;开展了长岩心驱替实验,研究邦德数、毛细管数、低温氧化反应对OAGD采收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引入低温氧化数并建立了其与采收率的关系。研究表明,油气前缘形态与变化规律主要受重力、毛细管力与黏滞力的综合影响,邦德数一定(4.52×10^−4)时,油气前缘形态受毛细管数大小控制:毛细管数小于1.68×10^−3时,油气前缘稳定;毛细管数大于2.69×10^−2时,油气前缘呈黏性指进;毛细管数为1.68×10^−3~2.69×10^−2时,油气前缘呈毛细管指进。OAGD稳定驱气体突破前,重力数越高、毛细管数越低,采收率越高,采收率主要受重力影响,可通过降低注气速度提高采收率;气体突破后,重力数越低、毛细管数越高,采收率越高,采收率主要受黏滞力影响,可通过提高注气速度提高采收率。低温氧化数与采收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可用于预测OAGD采收率。
- 陈小龙李宜强李宜强张成明徐善志齐桓汤翔
- 关键词:驱油机理采收率
- 基于量纲分析的优化神经网络模型预测GAGD非混相开发油藏采收率被引量:7
- 2019年
- 与传统的注气方式相比,气体辅助重力驱作为新兴发展起来的提高采收率手段以其独特的驱替优势越来越受到国内各大油田的重视。目前国内外有关GAGD非混相开发油藏采收率的预测模型有很多,但模型大多是简单的非线性关系,普遍存在预测精度差的问题。近年来机器学习作为一种新兴手段已经广泛的用于石油工程行业,其中人工神经网络已成为处理复杂非线性回归问题最具潜力的方法。本文基于量纲分析,提出了一种可以有效预测GAGD非混相开发油藏采收率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针对其他文献中鲜有考虑油藏倾角的问题,对量纲参数之一的邦德数利用油藏倾角进行了修正。在此基础上分别利用遗传算法和粒子群算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优化,得到预测精度最高的优化模型。测试结果表明优化后的预测模型对于数值模拟、物理模拟以及实际油田的采收率预测精度均高于常规的非线性函数预测模型。
- 陈小龙李宜强李宜强陈诚
- 关键词:量纲分析采收率神经网络
- 致密油二氧化碳吞吐动态特征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6
- 2021年
- 采用大型露头方形岩心与长岩心,开展了不同注采参数、不同焖井时间等多种注采方式下的CO_(2)吞吐实验,分析了CO_(2)吞吐的动态特征、影响因素及波及方式对采收率的贡献。研究表明:CO_(2)吞吐开发可分为CO_(2)返排、产气携油、高速产油、产油速率减缓4个阶段。产气携油阶段以游离气驱为主,高速产油阶段以溶解气驱为主;CO_(2)注入量与开采速度是影响吞吐效果的主要因素,CO_(2)注入量越大,开采速度越低,采收率越高,合理的CO_(2)注入量与开采速度需结合现场需求及经济评价确定;CO_(2)吞吐开发存在合理焖井时间,超过该时间继续焖井对提高采收率贡献不大,现场应用中,可通过井底压力是否稳定判断焖井是否充分。CO_(2)吞吐开发采收率的贡献主要来源于流动波及与扩散波及,焖井时间足够长时,采收率的贡献主要来源于扩散波及。图16表2参36。
- 汤翔李宜强李宜强韩雪周永炳战剑飞周锐崔凯陈小龙陈小龙
- 关键词:动态特征影响因素驱油机理
- 减氧空气辅助重力驱全直径岩心物理模拟——以青海油田尕斯库勒E_(3)^(1)油藏为例被引量:3
- 2021年
- 与常规的注气方式相比,注气辅助重力驱具有抑制气窜,扩大波及体积的优势。通过静态低温氧化实验,研究减氧空气辅助重力驱在青海油田尕斯库勒E31油藏的适应性;利用天然全直径岩心开展减氧空气辅助重力驱实验,分析了氧气体积分数、注气速度和倾角对减氧空气辅助重力驱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低氧气体积分数(5%)减氧空气在尕斯库勒E31油藏具有较为明显的低温氧化作用,耗氧速率可以达到2.19 mol/(h·mL)。对于减氧空气辅助重力驱而言,尕斯库勒E31油藏条件下,增大注入气氧气体积分数,最终采收率提高,岩心实验采收率增幅为1.2%~6.9%。从采收率与安全角度考虑,尕斯库勒E31油藏可以选择氧气体积分数略低于10%的减氧空气作为驱替介质。注气速度大于1.0 mL/min时易发生黏性指进;而小于0.1 mL/min时易导致毛细管滞留,采收率较低;当注气速度为0.3 mL/min时,为油气稳定驱,采收率较高。减氧空气辅助重力驱过程对重力作用较为敏感,对于倾角较小的油藏,减氧空气辅助重力驱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影响尕斯库勒E31油藏减氧空气辅助重力驱的因素敏感性排序依次为注气速度、倾角和氧气体积分数。
- 龙安林祁青山陈小龙李宜强李宜强张佩李信
- 关键词:青海油田物理模拟
- 基于改进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的聚表剂性能评价被引量:2
- 2019年
- 聚表剂凭借其良好的增黏性,抗盐性以及乳化特性成为陆相油田潜在的优势驱替剂.以华鼎Ⅰ、海博BI和DG聚表剂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影响聚表剂溶液黏度性质的单因素指标,基于改进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三种聚表剂的粘度性能进行优选;通过并联岩心模型驱油实验对优选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华鼎Ⅰ的粘度性能最优,DG聚表剂的粘度性能最差;并联岩心驱油实验中以改善剖面能力为验证指标与模糊评价结果相吻合;以采出程度为验证指标与模糊评价结果不吻合,原因在于不同聚表剂之间的洗油能力存在差异.综合来看,改进的模糊数学评判方法对于聚表剂的优选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陈小龙李宜强李宜强陈诚陈诚
- 关键词:静态性能粘度模糊综合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