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文成
- 作品数:4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唐山工人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心室主动电极体外临时持续起搏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评价心室主动电极体外临时持续起搏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2年1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因起搏器感染行电极拔除术且起搏器依赖患者共415例,均使用心室主动电极体外桥接临时持续起搏。收集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分析其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415例患者平均年龄(63.8±11.7)岁,男性315例(75.9%)。局部囊袋感染310例(74.7%),菌血症75例(18.1%),感染性心内膜炎30例(7.2%),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85例(44.6%),高度或完全性房室阻滞30例(55.4%)。穿刺点位于同侧锁骨下或腋静脉315例(75.9%),右侧颈内静脉入路100例(24.1%)。405例(97.6%)为右心室间隔部临时起搏,10例(2.4%)由于不耐受单腔起搏模式而选择了右心房+右心室双腔体外临时起搏。临时起搏电极保留时间为(15.3±11.6)d,4例(0.9%)出现与临时起搏相关的并发症。中位随访24.5(7.8,51.3)个月期间,1例(0.3%)患者再次出现起搏器感染。结论:对于起搏器依赖患者在感染装置拔除后,心室主动电极体外临时持续起搏安全、有效,临时起搏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
- 郑文成郑文成昃峰李学斌李鼎段江波段江波王龙
- 关键词:临时起搏
- 围术期强化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介入术后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探讨围术期强化瑞舒伐他汀钙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预后的影响。方法搜集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期间,同意接受急诊介入治疗的STEMI患者85例,随机分为他汀强化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他汀强化组在手术前30 min内开始服用瑞舒伐他汀钙20 mg,连续服用7 d,20 mg/d,之后以10 mg/d长期维持。对照组在急诊手术以前不服用任何他汀类药物,只在手术完成以后开始服用瑞舒伐他汀钙10 mg/d长期维持。比较两组治疗后的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 TNI)、N末端-前体B型利钠肽(NT-pro 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冠脉内即刻血流以及超声心动图情况。结果他汀强化组中慢血流和无复流的发生率分别为17.8%和6.7%,较对照组的27.5%和15.0%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 TNI(3.9±1.8)μg/L、CK-MB(122.9±15.0)U/L、hs-CRP(4.3±1.3)mg/L、NT-pro BNP(2 645±534)pg/L均低于对照组的(4.8±2.2)μg/L、(155.8±21.0)U/L、(5.3±1.6)mg/L、(3 554±626)pg/L,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而超声心动图中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容积、短轴缩短率、室间隔厚度和左房内径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STEMI患者瑞舒伐他汀钙PCI围术期强化治疗,可降低血清炎症、心肌坏死指标,改善超声心动图心功能指标;能否对术后即刻慢血流和无复流的发生率产生有统计学意义的降低,有待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 刘长青刘晓坤张琦卢峰李霞安浩君邸亚丽杨静郑文成杨连秀
-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钙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无复流慢血流炎症指标
- 心脏起搏装置感染拔除后未再植入新起搏装置的安全性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评价心脏起搏装置感染拔除后未再植入新起搏装置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因起搏器感染行电极拔除术患者共825例,根据是否植入新起搏装置分为再植入组(n=640)和未再植入组(n=185)。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拔除后未再植入新起搏装置的患者,分析其安全性。随访的研究终点是患者死亡以及再次植入新起搏装置。结果:185例(22.4%)患者感染装置拔除后未再植入新起搏装置。未再植入组与再植入组的年龄、男性、起搏器植入时间、窦性心动过缓或停搏患者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再植入组相比,未再植入组的高度或完全性房室阻滞患者比例较低(45.6%vs.1.1%,P<0.05),而心房颤动伴长R-R间期患者比例较高(18.4%vs.62.3%,P<0.05)。未再植入组患者中,单纯囊袋感染155例(83.8%),菌血症20例(10.8%),感染性心内膜炎10例(5.4%)。未再植入新起搏装置的最常见原因是患者为非起搏依赖且电极拔除后未见长R-R间期(128例,69.2%;其中包括12例已行心房颤动射频导管消融治疗且术后未再出现长R-R间期的患者),其次为自主心率<50次/min但无心动过缓相关症状(55例,29.7%),2例(1.1%)患者伴高度房室阻滞但电极拔除后不愿意再次植入。电极拔除过程中最常用的工具是经股静脉抓捕器(50.3%),其次是锁定钢丝(28.7%)。对未再植入组患者中位随访40.6(12.5,52.8)个月,36例(19.5%)患者达到研究终点,包括24例(12.9%)因症状性心动过缓再次植入起搏装置的患者和12例(6.5%)死亡患者,所有死亡患者均无症状性心动过缓,均与慢心率无关。结论:心脏起搏装置感染拔除后,22.4%的患者不需要再植入新起搏装置,最常见的为心房颤动伴长R-R间期患者,密切随访证实未再植入新起搏装置的患者是安全的。
- 郑文成郑文成昃峰李学斌李鼎段江波段江波何金山王龙
-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梗死相关动脉为左回旋支的心电图特征被引量:10
- 2023年
- 目的:分析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梗死相关动脉(IRA)为左回旋支的心电图特征并总结规律,以帮助临床医师早期识别这类患者,避免误诊而延误再灌注治疗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冠状动脉造影显示IRA为左回旋支且无其他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病变的患者108例,分析患者入急诊室后心电图各导联ST段及T波的改变情况。结果:108例患者平均年龄为(68.3±15.7)岁,男性70例(64.8%),从发病至获得首份心电图的平均时间为(185±90)min。60例(55.6%)患者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平均入门(进入急诊室)至球囊扩张(DTB)时间为(108±23)min,其中15例(25.0%)患者DTB时间≤90 min。108例患者的心电图表现如下:(1)胸前导联:100例(92.6%)患者V_(1)导联T波直立且V_(1)导联T波振幅大于V_(6)导联T波振幅,96例(88.9%)患者V_(1)导联和(或)V_(2)导联R波/S波振幅≥1,96例(88.9%)患者V_(5)~V_(6)导联ST段压低>0.05 mV,仅16例(14.8%)患者V_(5)~V_(6)导联T波倒置;(2)肢体导联:103例(95.4%)患者Ⅰ、aVL导联T波倒置,仅23例(21.3%)患者Ⅰ、aVL导联ST段压低>0.05 mV。根据冠状动脉优势型区分,左优势型、右优势型、均衡型患者的心电图表现相似。在左回旋支不同节段(近段、远段、钝缘支)闭塞患者中,心电图表现也相似。结论:NSTEMI患者心电图如出现V_(1)导联T波直立且V_(1)导联T波振幅大于V_(6)导联T波振幅,同时V_(1)导联和(或)V_(2)导联R波/S波振幅≥1、V_(5)~V_(6)导联ST段压低,Ⅰ、aVL导联T波倒置,提示IRA很可能为左回旋支。
- 郑文成郑文成
- 关键词: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梗死相关动脉左回旋支心电图